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养鹅技术
  • 甲鱼养殖
  • 河豚养殖
  • 养鱼技术
  • 湖羊养殖
  • 养鸭技术
  • 竹荪种植
  • 狐狸养殖
  • 养鳖技术
  • 斗鸡养殖
  • 养猪技术
  • 养牛技术
  • 养鸡技术
  • 野兔养殖
  • 仔猪养殖
  • 养鹿技术
  • 养蛇技术
  • 香猪养殖
  • 蘑菇种植
  • 养龟技术
  • 黑木耳种植
  • 金地菇种植
  • 香菇种植
  • 野猪养殖
  • 母猪养殖
  • 食用菌种植
  • 麝香鼠养殖
  • 生猪养殖
  • 海参养殖
  • 梅花鹿养殖
  • 水貂养殖
  • 长毛兔养殖
  • 奶牛养殖
  • 火鸡养殖
  • 蜈蚣养殖
  • 蝎子养殖
  • 养蛙技术
  • 林蛙养殖
  • 娃娃鱼养殖
  • 波尔山羊养殖
  • 山鸡养殖
  • 肉鸡养殖
  • 豪猪养殖
  • 养虾技术
  • 对虾养殖
  • 蛋鸡养殖
  • 肉兔养殖
  • 獭兔养殖
  • 石蛙养殖
  • 蝇蛆养殖
  • 蜜蜂养殖
  • 黄粉虫养殖
  • 山羊养殖
  • 水蛭养殖
  • 蚯蚓养殖
  • 土鸡养殖
  • 肉牛养殖
  • 竹鼠养殖
  • 鸽子养殖
  • 土元养殖
  • 黄鳝养殖
  • 泥鳅养殖
  • 养羊视频
  • 其他视频
  • 【养一只鹿知乎】鹿小葵加油表情包

    时间:2018-11-23 08:26:57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世勋应该理解鹿鹿是因为身体问题,和其他EXO成员一起力挺,坚信鹿鹿在把身体养好后会回去,当然,吴亦凡,一定也会回去的。

    十二只一定会再次相聚,永远相亲相爱的

    老子 道德经 全文

    老子道德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泊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 「道德经」

    老 子:「道 德 经」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

    老 子 : 「道 德 经」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章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章

    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钥 乎 。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章

    谷 神 不 死 , 是 谓 玄 牝 。

    玄 牝 之 门 , 是 谓 天 地 根 。帛系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章

    天 长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

    故 能 成 其 私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八 章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居 善 地 ,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九 章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章

    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

    专 气 致 柔 , 能 如 婴 儿 乎 。

    涤 除 玄 鉴 , 能 如 疵 乎 。

    爱 国 治 民 , 能 无 为 乎 。

    天 门 开 阖 , 能 为 雌 乎 。

    明 白 四 达 , 能 无 知 乎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一 章

    三 十 辐 , 共 一 毂 , 当 其 无 , 有 车 之 用 。

    埏 埴 以 为 器 , 当 其 无 , 有 器 之 用 。

    凿 户 牖 以 为 室 , 当 其 无 , 有 室 之 用 。

    故 有 之 以 为 利 , 无 之 以 为 用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二 章

    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

    驰 骋 畋 猎 , 令 人 心 发 狂 ; 难 得 之 货 , 令 人 行 妨 。

    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三 章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

    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

    何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为 吾 有 身 ,

    及 吾 无 身 , 吾 有 何 患 。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四 章

    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 一 。

    其 上 不 皦 , 其 下 不 昧 。

    绳 绳 兮 不 可 名 , 复 归 于 物 。

    是 谓 无 状 之 状 , 无 物 之 象 , 是 谓 惚 恍 。

    迎 之 不 见 其 首 , 随 之 不 见 其 后 。

    执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 是 谓 道 纪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五 章

    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可 识 。

    夫 唯 不 可 识 , 故 强 为 之 容 :

    豫 兮 若 冬 涉 川 ;

    犹 兮 若 畏 四 邻 ;

    俨 兮 其 若 客 ;

    涣 兮 其 若 凌 释 ;

    敦 兮 其 若 朴 ;

    旷 兮 其 若 谷 ;

    混 兮 其 若 浊 ;

    澹 兮 其 若 海 ;

    飂 兮 若 无 止 。

    孰 能 浊 以 静 之 徐 清 。

    孰 能 安 以 动 之 徐 生 。

    保 此 道 者 , 不 欲 盈 。

    夫 唯 不 盈 , 故 能 蔽 而 新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六 章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

    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

    夫 物 芸 芸 , 各 复 归 其 根 。

    归 根 曰 静 , 静 曰 复 命 。

    复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

    公 乃 全 , 全 乃 天 ,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没 身 不 殆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七 章

    太 上 , 不 知 有 之 ;

    其 次 , 亲 而 誉 之 ;

    其 次 , 畏 之 ;

    其 次 , 侮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悠 兮 其 贵 言 。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谓 : 「 我 自 然 」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八 章

    大 道 废 , 有 仁 义 ; 智 慧 出 , 有 大 伪 ;

    六 亲 不 和 , 有 孝 慈 ; 国 家 昏 乱 , 有 忠 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九 章

    绝 圣 弃 智 , 民 利 百 倍 ;

    绝 仁 弃 义 , 民 复 孝 慈 ;

    绝 巧 弃 利 , 盗 贼 无 有 。

    此 三 者 以 为 文 , 不 足 。

    故 令 有 所 属 : 见 素 抱 朴 , 少 思 寡 欲 , 绝 学 无 忧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章

    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

    之 与 恶 , 相 去 若 何 。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

    众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

    我 独 泊 兮 , 其 未 兆 ;

    沌 沌 兮 , 如 婴 儿 之 未 孩 ;

    儽 儽 兮 , 若 无 所 归 。

    众 人 皆 有 余 , 而 我 独 若 遗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

    俗 人 昭 昭 , 我 独 昏 昏 。

    俗 人 察 察 , 我 独 闷 闷 。

    众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独 顽 且 鄙 。

    我 独 异 于 人 , 而 贵 食 母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一 章

    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中 有 信 。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以 阅 众 甫 。

    吾 何 以 知 众 甫 之 状 哉 。

    以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二 章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

    不 自 见 , 故 明 ;

    不 自 是 , 故 彰 ;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

    不 自 矜 , 故 长 。

    夫 唯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古 之 所 谓 「 曲 则 全 」 者 , 岂 虚 言 哉 。

    诚 全 而 归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三 章

    希 言 自 然 。

    故 飘 风 不 终 朝 , 骤 雨 不 终 日 。

    孰 为 此 者 。

    天 地 。

    天 地 尚 不 能 久 , 而 况 于 人 乎 。

    故 从 事 于 道 者 , 同 于 道 ;

    德 者 , 同 于 德 ; 失 者 , 同 于 失 。

    同 于 道 者 , 道 亦 乐 得 之 ;

    同 于 德 者 , 德 亦 乐 得 之 ;

    同 于 失 者 , 失 亦 乐 得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

    :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四 章

    企 者 不 立 ; 跨 者 不 行 ;

    自 见 者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彰 ;

    自 伐 者 无 功 ; 自 矜 者 不 长 。

    其 在 道 也 , 曰 : 余 食 赘 形 。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五 章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地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之 曰 道 , 强 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六 章

    重 为 轻 根 , 静 为 躁 君 。

    是 以 君 子 终 日 行 不 离 辎 重 。

    虽 有 荣 观 , 燕 处 超 然 。

    奈 何 万 乘 之 主 , 而 以 身 轻 天 下 。

    轻 则 失 根 , 躁 则 失 君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七 章

    善 行 无 辙 迹 , 善 言 无 瑕 谪 ;

    善 数 不 用 筹 策 ; 善 闭 无 关 楗 而 不 可 开 ,

    善 结 无 绳 约 而 不 可 解 。

    是 以 圣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无 弃 人 ;

    常 善 救 物 , 故 无 弃 物 。

    是 谓 袭 明 。

    故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师 ;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资 。

    不 贵 其 师 , 不 爱 其 资 ,

    虽 智 大 迷 , 是 谓 要 妙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八 章

    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为 天 下 溪 。

    为 天 下 溪 , 常 德 不 离 , 复 归 于 婴 儿 。

    知 其 白 , 守 其 辱 , 为 天 下 谷 。

    为 天 下 谷 , 常 德 乃 足 , 复 归 于 朴 。

    知 其 白 , 守 其 黑 , 为 天 下 式 。

    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复 归 于 无 极 。

    朴 散 则 为 器 , 圣 人 用 之 ,

    则 为 官 长 , 故 大 智 不 割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九 章

    将 欲 取 天 下 而 为 之 , 吾 见 其 不 得 已 。

    天 下 神 器 , 不 可 为 也 , 不 可 执 也 。

    为 者 败 之 , 执 者 失 之 。

    是 以 圣 人 无 为 , 故 无 败 ;

    无 执 , 故 无 失。

    夫 物 或 行 或 随 ; 或 嘘 或 吹 ;

    或 强 或 羸 ; 或 载 或 隳 。

    是 以 圣 人 去 甚 , 去 奢 , 去 泰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章

    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强 天 下 。

    其 事 好 远 。

    师 之 所 处 , 荆 棘 生 焉 。

    大 军 之 后 , 必 有 凶 年 。

    善 有 果 而 已 , 不 以 取 强 。

    果 而 勿 矜 , 果 而 勿 伐 , 果 而 勿 骄 。

    果 而 不 得 已 , 果 而 勿 强 。

    物 壮 则 老 , 是 谓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一 章

    夫 兵 者 , 不 祥 之 器 ,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君 子 居 则 贵 左 , 用 兵 则 贵 右 。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 非 君 子 之 器 ,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 恬 淡 为 上 。

    胜 而 不 美 , 而 美 之 者 , 是 乐 杀 人 。

    夫 乐 杀 人 者 , 则 不 可 得 志 于 天 下 矣 。

    吉 事 尚 左 , 凶 事 尚 右 。

    偏 将 军 居 左 , 上 将 军 居 右 , 言 以 丧 礼 处 之 。

    杀 人 之 众 , 以 悲 哀 泣 之 , 战 胜 以 丧 礼 处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二 章

    道 常 无 名 朴 。

    虽 小 , 天 下 莫 能 臣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宾 。

    天 地 相 合 , 以 降 甘 露 , 民 莫 之 令 而 自 均 。

    始 制 有 名 , 名 亦 既 有 ,

    夫 亦 将 知 止 , 知 止 可 以 不 殆 。

    譬 道 之 在 天 下 , 犹 川 谷 之 于 江 海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三 章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

    胜 人 者 有 力 , 自 胜 者 强 。

    知 足 者 富 。

    强 行 者 有 志 。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

    死 而 不 亡 者 寿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四 章

    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

    万 物 恃 之 以 生 而 不 辞 , 功 成 而 不 有 。

    衣 养 万 物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于 小 ;

    万 物 归 焉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为 大 。

    以 其 终 不 自 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五 章

    执 大 象 , 天 下 往 。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

    乐 与 饵 , 过 客 止 。

    道 之 出 口 , 淡 乎 其 无 味 ,

    视 之 不 足 见 , 听 之 不 足 闻 , 用 之 不 足 既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六 章

    将 欲 歙 之 , 必 故 张 之 ; 将 欲 弱 之 , 必 故 强 之 ;

    将 欲 废 之 , 必 故 兴 之 ; 将 欲 取 之 , 必 故 与 之 。

    是 谓 微 明 。

    柔 弱 胜 刚 强 。

    鱼 不 可 脱 于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七 章

    道 常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化 。

    化 而 欲 作 , 吾 将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夫 将 不 欲 。

    不 欲 以 静 , 天 下 将 自 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八 章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无 德 。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乱 之 首 。

    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

    处 其 实 ,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九 章

    昔 之 得 一 者 :

    天 得 一 以 清 ;

    地 得 一 以 宁 ;

    神 得 一 以 灵 ;

    谷 得 一 以 生 ;

    侯 得 一 以 为 天 下 正 。

    其 致 之 也 , 谓 天 无 以 清 , 将 恐 裂 ;

    地 无 以 宁 , 将 恐 废 ;

    神 无 以 灵 , 将 恐 歇 ;

    谷 无 以 盈 , 将 恐 竭 ;

    万 物 无 以 生 , 将 恐 灭 ;

    侯 王 无 以 正 , 将 恐 蹶 。

    故 贵 以 贱 为 本 , 高 以 下 为 基 。

    是 以 侯 王 自 称 孤 、 寡 、 不 谷 。

    此 非 以 贱 为 本 邪 。

    非 乎 。

    故 致 誉 无 誉 。

    是 故 不 欲 琭 琭 如 玉 , 珞 珞 如 石 。

    --------------------------------------------------------------------------------

    :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章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

    进 道 若 退 ;

    夷 道 若 颣 ;

    上 德 若 谷 ;

    广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

    质 真 若 渝 ;

    大 白 若 辱 ;

    大 方 无 隅 ;

    大 器 晚 成 ;

    大 音 希 声 ;

    大 象 无 形 ;

    道 隐 无 名 。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三 章

    天 下 之 至 柔 , 驰 骋 天 下 之 至 坚 。

    无 有 入 无 间 , 吾 是 以 知 无 为 之 有 益 。

    不 言 之 教 , 无 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四 章

    名 与 身 孰 亲 。

    身 与 货 孰 多 。

    得 与 亡 孰 病 。

    甚 爱 必 大 费 ; 多 藏 必 厚 亡 。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以 长 久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大 盈 若 冲 , 其 用 不 穷 。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

    静 胜 躁 , 寒 胜 热 。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六 章

    天 下 有 道 , 却 走 马 以 粪 。

    天 下 无 道 , 戎 马 生 于 郊 。

    祸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于 欲 得 。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户 , 知 天 下 ; 不 窥 牖 , 见 天 道 。

    其 出 弥 远 , 其 知 弥 少 。

    是 以 圣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见 而 明 , 不 为 而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八 章

    为 学 日 益 , 为 道 日 损 。

    损 之 又 损 , 以 至 于 无 为 。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取 天 下 常 以 无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九 章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心 。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为 天 下 浑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圣 人 皆 孩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章

    出 生 入 死 。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

    人 之 生 , 动 之 于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

    夫 何 故 。

    以 其 生 之 厚 。

    盖 闻 善 摄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军 不 被 甲 兵 ;

    兕 无 所 投 其 角 , 虎 无 所 用 其 爪 , 兵 无 所 容 其 刃 。

    夫 何 故 。

    以 其 无 死 地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

    道 之 尊 ,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长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之 。

    生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

    长 而 不 宰 。

    是 谓 玄 德 。

    弈之「道德经」第一章

    道须道,方可道。名须名,方可名。

    无名,天地混沌﹔有名,万物清楚。

    故观无,欲以寻分别;观有,欲以寻关联。

    此两者,同出而异向,同谓之研。

    研之又研,科技之门。

    弈之「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说为你服务,斯假已。

    皆说全体通过,斯失真已。

    真尽则假,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一统则暴,二会则骗,三公则私。恒也。

    是以公民享自由之权,因平等之法;

    众星各归其道,自转公行,多而不乱,速奔而宁静。

    夫唯各居,是以群聚。

    弈之「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官,人人平等。

    保障私家财产,使官不能侵。

    中原无鹿,则可绝追逐。

    是以当今之法:遵其宪,分其权,选其位,督其行。

    常使官无贪无恶,使夫奸者无所倚也。

    立法治,则无折腾。

    弈之「道德经」第四章

    道数,而积之见无限。

    微兮,似万物之原;变兮,似长存。

    吾未知能穷尽,象可永分。

    弈之「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无仁,任万物自生灭。官家造仁,以百姓为鱼肉。

    天地之间,其犹时空乎。空而不虚,动而无端。

    计划吏治,不如守宪。

    弈之「道德经」第六章

    生灭不息,是谓永存。

    永存之因,在于总不均。

    现实如虚,取之不尽。

    弈之「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因其不自停,永恒更新。

    是以凡人变其身而成哲;哲者自封成愚。

    非因有无自我,全因顺变否。

    弈之「道德经」第八章

    随机若水,水善和万物而无别。

    为众生之所好,因遵于道。

    居物体,向地心,传养分。

    言路通,政路畅;进合宪,退依时。

    夫唯无别,故自由。

    弈之「道德经」第九章

    花谢果发,果熟蒂落;林密引火,热极生风。

    金玉满堂,枯骨漫野;富贵而骄,自取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弈之「道德经」第十章

    省:抱神守一,能无离乎?运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清心寡欲,能无疵乎?为民执政,能无私乎?

    日落月升,能宁静乎?博学明理,能虚怀乎?

    生之育之,生而不占,育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天德。

    弈之「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无木处,有轴之用。

    揉陶以为器,无土处,有盛之用。

    凿山洞以为室,无壁处,有居之用。

    故有处以为利,无处以为用。

    弈之「道德经」第十二章

    七色令人知光;七音令人追声;百味令人开怀。

    驰骋狩猎,令人识自然;难得之货,令人深研。

    是故西哲求因以得果,终分科成学。

    弈之「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贵自由若身。

    何谓宠辱不惊?宠为下,得之不惊,失之不惊,是谓宠辱不惊。

    何谓贵自由若身?吾所以有吾身者,为吾自由;及吾被下,吾何有身?

    故贵以自由待人,若可行天下;爱以自由待人,若可平天下。

    弈之「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叫无色;听而不闻,叫无声;摸而不着,叫无形。

    此三者不可思议,故统称为一。

    其动如波,其用如粒,隐隐兮似有物,又复可思议。

    依据实验可知,波粒二象,无容置疑。

    迎之归纳其首,随之演绎其后。

    推理之道:以不见见之、不听听之、不摸摸之。

    弈之「道德经」第十五章

    今之善为道者,显微知著,深入浅出。

    夫不怕未曾识,只怕不愿识。

    蛇兮视红外线;蝠兮听超声波;犬兮嗅味分子。

    严兮其若考,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远兮其若星。

    孰能浊以静之澄清?孰能碎以合之化生?

    保此道者,不自满。夫唯不满,故能创新有成。

    弈之「道德经」第十六章

    趋均衡,守光速,事物灭生,永远重复。

    夫物芸芸,俱各行其事。行事曰动,动曰生命。

    生命曰神,知神曰明。不知神,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终身受用。

    弈之「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选而有之;其次,党而霸之;其次,袭之;其次,腐之。

    信不足焉,即重选焉。明兮,其坦言。市场繁荣,公民皆谓“我自由”。

    弈之「道德经」第十八章

    人权失,有领导;官媒出,有大伪;法治不行,有上访;国家昏乱,有群贪。

    弈之「道德经」第十九章

    私有神圣,民利百倍;自由平等,民复博爱;宪政法治,贪腐心惊。

    此三者为普世价值。令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科学发展,生态繁荣。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章

    爱党爱民,相去几何?党营民营,相去若何?权在要贪,不可不贪。贪兮未见尽头!

    众人熙熙,如赴公宴,如去公游。我淡泊兮未动心;混沌兮如婴儿未会笑;浪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不足。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汹涌兮若海;飘泊兮难停。众人皆有为,而我独顽且笨。我独异于人,因贵守洁。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人权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原,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行如波;恍兮惚兮,其用如粒。窈兮冥兮,实中有精,其精甚真,其实甚信。自古及今,其名常新,以探众始。吾何以知众始之状哉?以此。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推起动,惯保直;灌方满,刷才新;少则长,老则衰。

    是以哲人以变为天下式。不自闭,故活;不自是,故彰;不自夸,故有成;不自大,故长。夫唯顺变,故天下莫能与之逆。今之所谓"变则通"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施暴必反,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尊重人权者得人权。禁人者自禁;由人者自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有不可信,便有不信!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封者无功,自大者不长。

    以道观之,曰腐尸癌毒,人人厌恶。故有道者不为。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万象灭生,随宇宙存。微兮宏兮,永分而无尽,随机而规整,可以为事物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事大,物大,人却微。域中有三大,而人暂居其中。

    人法物,物法事,事法道,道法宇宙。

    随机是微观粒子的基本运动方式,是其他我们看起来有规律的物体直线、弧线、分裂、融合、聚、散、碰撞、分离、环绕、喷发、震动、跳跃、辐射、化合、核裂、核聚等等运动方式的原发运动方式。即我们认为的规整运动都是随机运动累积后的外在表现。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由轻积,静因无听。

    是以君子远行必以车载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妄称人主,而以他人为奴?

    主人人主,奴人人奴。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私,曰归公;善富,曰脱贫;善言,句句真理;

    善闭,祖宗之法不可改;善绑,要垄断一切资源。

    是以伟人常善控人,故无反人;常善共物,故无散物。

    谓新文明。故良人者,不良人之下;不良人者,良人之上。

    不要有脑,不要有才,只要听话。是谓要妙。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暂为雌,权且臣服。权且臣服,要似真服,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说其黑,令天下惊。令天下惊,常对不错,复归于无束。

    知其荣,甘受辱,隐于深谷。隐于深谷,自给自足,复归于独。

    独散则为器,主人用之,则为长官,故大奴若主。

    弈之「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若视天下为可霸者,吾见其如匪也。

    天下属于天下人也,霸之罪也。

    成王败寇,俱为匪也。

    是以全员守宪,选贤能,除霸道。

    夫人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弱,或富或贫。

    是以公民去贪、去奢、去暴。

    《 老 子 》

    第一章(天地之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e4),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i),功成而弗(fu)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圣人之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

    第四章(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龠(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玄牝之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不争无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u),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you)。

    第九章(功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yi)其咎(jiu)。

    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长而不宰)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di)除玄览(jian),能如疵(bi)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e),能为雌(ci)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i),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ju)之用。

    埏(sha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zao)户牖(yo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chi)骋(cheng)畋(tia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两忘)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无状之状)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e),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a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善为士者)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yu)焉若冬涉(she)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yan)兮其若容,

    涣(huan)兮若冰之将释,

    敦(dun)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殆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du)。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wang)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mo)身不殆(dai)。

    第十七章(功成事遂)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wu)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道亡有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独异于人)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lei)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yi)。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zhao),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dan兮其若海,

    飂(liao)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bi)。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惟道是从)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ming)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fu)。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圣人抱一)

    曲则全,枉则直,洼(wa)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an),故明;不自是,故彰(zhang);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in),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道亦乐得)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自是不彰)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jin)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yu)食赘(zhui)行。物或恶(wu)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ji)兮寥(liao)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dai),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静为躁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i)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痕)

    善行无辙(zhe)迹;善言无瑕(xia)谪(zhe);善数(shu)不用筹(chou)策(ce);善闭无关楗(jia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xi)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知雄守雌)

    知其雄,守其雌(ci),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e),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pu)。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圣人无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xu)或吹,或强或羸(lei),或载或隳(hui)。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以道佐主)

    以道佐(zuo)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jing)棘(ji)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有道不处)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涖(li)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bjn)。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pi)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不自为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shi)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执道乐往)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yue)与饵(er),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欲歙固张)

    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道恒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a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bo),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yu)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下为高基)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zhen)。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jie);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e)。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gu)。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yu)无舆。是故不欲琭(lu)琭如玉,珞(luo)珞如石。

    第四十章(无中生有)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善贷且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ei)。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u)。

    大方无隅(yu);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dai)且成。

    第四十二章(物损而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

    名与身孰(shu)亲?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e)。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rong)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u)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不行而知)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kui)牖(you),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xi)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she)生者,陆行不遇兕(si)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yang),是为袭常。

    第五十三章(盗竽非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善抱不脱)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chuo);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ai4)虺(hui3)蛇不螫(shi4),猛兽不据,攫(jue2)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in)牡(mu)之合而朘(zui1)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a4),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hui),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zi)昏;人多伎(ji)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福祸相倚)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ji1),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i4),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治人尚啬)

    人事天,莫若啬(se4)。

    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i),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以道治国)

    治大国,若烹(peng)小鲜。

    以道莅(li)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大者宜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万物之奥)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si)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能成其大)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无为无败)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an),其微易散(san)。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qi)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莫能与争)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我有之宝)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xiao)。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第六十九章(哀者胜矣)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heng)无行(heng),攘(ra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he4)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以其病病)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自爱不贵)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xia)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an),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a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o)。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无以生为)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强大处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gao)。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不欲见贤)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yu)?高者抑(yi)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柔之胜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gou),是谓社稷(ji)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道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qi),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shi)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xi3)。虽有舟舆(yu),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善者不辩)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妻全文阅读yzt.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