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创业故事
  • 小本创业项目
  • 开店经验
  • 创业杂谈
  • 如何创业
  • 技术资料
  • 创业防骗
  • 创业项目分析
  • 问题商家
  • 微信营销
  • 微商
  • 官司案例
  • 农村创业
  • 投资理财
  • 众筹模式
  • P2P网贷
  • 欧致富东北:欧致富

    时间:2018-12-30 00:04:51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八路军初期战斗序列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 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 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

    下辖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陕甘宁留守兵团,总部特务团、炮兵团。

    一一五师

    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 343旅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政训处主任肖华; 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王麓水、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 一营营长刘德明、教导员李士才、副营长胡炳云 二营营长曾国华、教导员袁子清、副营长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 三营营长梁兴初、教导员周长胜、副营长高光中; 四连连长龙宗义、指导员陈德、五连连长曾贤生(后任谭端志)、指导员杨俊生、六连连长周志辉(后任王志华)、七连连长匡斌、八连连长龙书金(后升任副营长)、齐钉根;特务队队长夏德胜; 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参谋长彭雄、政训处主任符竹庭; 一营营长张仁初、教导员戴润生 二营营长杨尚儒 三营营长邓克明、教导员刘西元; 344旅 344旅旅长徐海东、参谋长陈漫远、政训处主任黄克诚; 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赵凌波、田守尧、常玉清、参谋长兰国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副主任谭甫仁; 一营营长郝??、教导员曹光琳 二营营长颜东山、教导员贺大增 三营营长齐天初、副营长汪家道、教导员齐天初; 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参谋长卢绍武、政训处主任刘震、副主任吴信泉; 一营营长刘国清、教导员鲍启祥 二营营长王德荣、教导员张天云 三营营长耿良太、教导员吴大林、副营长徐体山 一连指导员黄薇; 旅警卫营营长何振亚、教导员李雪三; 师独立团 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参谋长熊伯涛、政训处主任罗元发; 一营营长曾保堂、教导员张文松、副营长袁升平 二营营长季光顺、教导员张襄国、副营长肖思明 三营营长黄寿发、教导员李水清、副营长邱蔚 连长李湘 师教导队 队长孙毅 师随营学校 校长韦国清 师骑兵营 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 二连指导员蔡顺礼; 师留守处 主任陈先瑞 工兵营营长王耀南、教导员刘兴元 辎重营营长李学先、副营长王福堂

    一二零师

    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参谋处长彭绍辉; 358旅 358旅旅长卢冬生、张宗逊、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 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参谋长喻楚杰、政训处主任黄延卿; 一营营长傅传作、副营长邹凤山、教导员彭德大 二营营长唐金龙、副营长潘有碧 三营营长陈刚、教导员李建良; 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征、政训处主任伍晋南; 一营营长彭家诗、副营长罗成章、教导员王立忠 二营营长陈仿仁、副营长黄新义、教导员王再兴 三营营长王祥发、副营长邹声宏、教导员曾祥煌; 359旅 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郭鹏、政训处主任袁任远; 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政训处主任刘道生; 一营营长陈外欧、副营长王子良、教导员金忠藩 二营营长陈文彬、教导员江勇为 三营教导员贺振新; 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帅荣、曹家庆(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一营营长刘昂、教导员王先臣 二营营长彭上坤、教导员左爱 三营营长徐国贤、教导员侯正果; 师教导团 团长彭绍辉(兼)、副团长苏启胜;政训处主任刘型 一营营长周俭廉 师留守处 主任贺晋年、副主任王兆相 工兵营营长王兆相、副营长孙超群 骑兵营教导员杨秀山

    一二九师

    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 385旅 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政训处主任方强、副主任谢扶民(该旅旅直转隶留守兵团); 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政训处主任丁先国、副主任张南生; 一营营长吴荣正、副营长郑国仲、教导员潘寿才 二营营长孔庆德、教导员李定灼 三营营长赵崇德、教导员陈美藻; 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参谋长袁渊、政训处主任肖元礼(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一营营长卜万科、副营长滕海清、教导员陈生续 三营营长张德发、教导员江贤如; 386旅 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政训处主任王新亭; 771团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政训处主任黄振棠; 一营营长徐其海 二营营长邹国厚 三营营长吴宗先、教导员刘福胜; 772团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 一营营长丁思林、教导员梁天喜 二营营长郭国言、副营长韩振江、教导员程悦长 三营营长易良品、副营长雷绍康、教导员吴隆煮; 师教导团 团长张贤约、政训处主任袁鸿化 一营营长皮定均 二营营长谢家庆、教导员张国传 师留守处 主任阎红彦、副主任甘渭汉 工兵营教导员孙文采 炮兵营副营长王诚汉、教导员曹德连 辎重营营长陈国栋

    陕甘宁留守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8、770团和保安部队。

    警备第1团;团长贺晋年、政委钟汉华、副团长李祥 警备第2团;团长周球保、政委甘渭汉、参谋长和随书 警备第3团;团长阎红彦、政委杜平 警备第4团;团长陈先瑞、政委罗志敏、副团长刘国祯 警备第5团;团长白志文、政委李宗贵 警备第6团;团长王兆相、政委张达志 警备第7团;团长尹国赤、政委刘随春 警备第8团; (359旅718团改称) 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高岗、副司令周兴、参谋长谭希林、政治部主任吕振球、参谋处长梁鸿钧

    总部特务团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前身系1935年11月成立的军委特务团,1936年4月改编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辖7个连,1937年2月扩编为大团,实行3个营9个步兵连加3个直属连编制,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后称集总特务团)团长韦杰(未到职,后黄鹄显代理)政委邱创成(后谢振华接任),参谋长刘兴隆(后尹先炳接任,尹后任团长),政训处主任肖文玖(后李治明接任)。二营营长欧致富(后任团长)。

    总部特务团调进调出的部队很多,抗战初期为加强120师实力,将特务团1营调给120师;为加强组建初期的晋察冀军区实力,将团部机关和4、5、7、9连调给聂荣臻;朱德仅率2个步兵连(第6、8连)南下临汾。1937年底,在洪洞县马牧镇,以余下的连队为基础重建特务团,将从山西孝义过来的抗日自卫队、晋太铁路游击队和从四方面军西路军归队的850人作为建团的基本骨干。加上在当地扩充的部分新兵,扩编为“三三制”的大团,辖3个营,9个步兵连,3个直属连,3个营属机枪排,共2300余人。1938年8月-12月,团随总部进驻襄垣县进行整训。为加强部队军政素质,由欧致富带两个新兵连从115师换回两个红军连(师警卫营2连和686团警卫连)。1939年5月,副团长欧致富率3营到太岳区开展游击战争,重新组建3营。9月调回原建制,改为4营,后被派出保卫良沟兵工厂,改称良沟守备大队。1940年10月,特务团4、7连合并为4连,组建营属机枪连,全团14个连队。团长欧致富,政委郭林祥。42年11月初,进行黄崖洞保卫战,与敌人浴血奋战8昼夜,毙伤敌1700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八比一的辉煌战果,八路军总政治部授予“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称号。战后,全团进行整编,改为小团,团辖5个步兵连,2个直属连及1个卫生队,共900余人。团长欧致富,政委邹开盛,副政委陈志彬(后接任政委)。1944年12月,特务团扩编,恢复3个营的建制,共11个连。1945年5月,欧致富接受新的任务,带领2、3、4、5、6连、警卫通信排和机关带往游击第3支队,总部即将总部司令部警卫营、野战警卫连、总后勤部警卫大队归属特务团编制,扩编为大团,也称朱德警卫团,团长钟明锋,政委陈志彬。不久,陈志彬调往游击3支队,唐兴盛接任政委,钟明锋也随即调走,唐兴盛改任团长,邓家辉接任政委。日本投降后,特务团编入太行军区,后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游击第3支队由欧致富率领开赴东北编入东北民联军。

    总部炮兵团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系邱创成带总部特务团炮兵连于1937年10月在临汾扩编为炮兵团)团长武亭,政委邱创成。

    1939年,炮兵团结束整训,除1营外均奉命开赴晋东南前线。1939年7月2日, 在陕甘宁的炮兵团编入留守兵团建制。10月,和富甘独立营(37年11月由第129师辎重营改编为富甘独立营)合并组成留守兵团特务团。1941年10月,特务团划归警1旅建制。1941年炮兵团返回延安。此时特务团并入炮兵团。1944年11月,在炮兵团基础上成立了延安炮兵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朱瑞率领进入东北,后改称东北军区炮校。

    编辑本段八路军部队的发展

    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后,部队发展很快,根据第18集团军集总发布的正规番号就有以下师级纵队: 八路军第一纵队(原山东纵队为基础改编,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统一指挥山东境内与冀鲁边、苏北八路军各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并入山东军区)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副司令张经武,副政委黎玉; 八路军第二纵队(太行区南部集总直属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并入太行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左权,副司令(后接任司令员)杨得志,政委黄克诚; 八路军第三纵队(冀中区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调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副司令孟庆山,政委王平(后为程子华); 八路军第四纵队(晋察冀派往冀东支援的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并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邓华,参谋长李钟奇; 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二个第四纵队,系八路军344旅、新2旅主力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主力合编,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八路军第五纵队(由344旅南下华中部队主力和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等合编,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韩振纪; 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地方游击队升编,后并入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但山东纵队名义保留,后撤销番号,归山东军区统一指挥)指挥张经武,政委黎玉,副司令王建安,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江华; 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八路军第五支队——平型关大捷后,343旅的685团2营扩编为第5支队,曾国华任支队长,李宽和任政委,龙书金任副支队长——和冀鲁边地方游击队合编,后撤销番号,机关和主力调归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肖华,副司令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东暴动残部和八路军第四纵队主力改编,后撤销番号,归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萧克,政委陈漫远,参谋长程世才,政治部主任伍晋南。

    集团军比兵团小半级 兵团旗下叫军 集团军旗下叫师(也叫整编师)目前只有解放军叫集团军

    万毅,辽宁省金县人。1907年生人,满族。一九三○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一九三六年后任东北军第五十七军六二七团、六七二团、六六七团团长,一一一师三三三旅旅长。一九四二年后任东北军新一一一师副师长、师长。一九四四年该师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任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吉军区司令员兼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长、特种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校长,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7年逝世。

    1948年3月,冀察热辽独立第一、第二、第三师在辽宁朝阳,整编组建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贺晋年任司令员,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周仁杰任副司令员,杨春圃任政治部主任。三个独立师依次改称为第三十一师(师长欧致富,政治委员谢镗忠)、第三十二师(师长詹大南,政治委员李光辉)、第三十三师(师长由周仁杰兼,政治委员陈文彪)。全纵队3.1万余人。

    万毅中将

    红军改编后,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参谋处处长:彭雪枫

    政训处主任:任弼时

    副主任:邓小平

    八路军各地办事处: 八路军办事处 主任 八路军办事处 主任 八路军办事处 主任 八路军办事处 主任 太原办事处 薄一波 西安办事处 叶剑英 南京办事处 周恩来 重庆办事处 王若飞 香港办事处 廖承志 武汉办事处 王明 桂林办事处 李克农 兰州办事处 谢觉哉 新疆办事处 邓发             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总部特务团、总部炮兵团。

    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 343旅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 685团 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

    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

    连长杨西彬 686团 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 344旅 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 687团 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     688团 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一连指导员:黄薇 独立团 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 115师随营学校 校长孙毅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前身系1935年11月成立的军委特务团,1936年4月改编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辖7个连,1937年2月扩编为大团,实行3个营9个步兵连加3个直属连编制,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后称集总特务团)团长韦杰(未到职,后黄鹄显代理)政委邱创成(后谢振华接任),参谋长刘兴隆(后尹先炳接任,尹后任团长),政训处主任肖文玖(后李治明接任)。二营营长欧致富(后任团长)。

    总部特务团调进调出的部队很多,抗战初期为加强120师实力,将特务团1营调给120师;为加强组建初期的晋察冀军区实力,将团部机关和4、5、7、9连调给聂荣臻;朱德仅率2个步兵连(第6、8连)南下临汾。1937年底,在洪洞县马牧镇,以余下的连队为基础重建特务团,将从山西孝义过来的抗日自卫队、晋太铁路游击队和从四方面军西路军归队的850人作为建团的基本骨干。加上在当地扩充的部分新兵,扩编为“三三制”的大团,辖3个营,9个步兵连,3个直属连,3个营属机枪排,共2300余人。1938年8月-12月,团随总部进驻襄垣县进行整训。为加强部队军政素质,由欧致富带两个新兵连从115师换回两个红军连(师警卫营2连和686团警卫连)。1939年5月,副团长欧致富率3营到太岳区开展游击战争,重新组建3营。9月调回原建制,改为4营,后被派出保卫良沟兵工厂,改称良沟守备大队。1940年10月,特务团4、7连合并为4连,组建营属机枪连,全团14个连队。团长欧致富,政委郭林祥。42年11月初,进行黄崖洞保卫战,与敌人浴血奋战8昼夜,毙伤敌1700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八比一的辉煌战果,八路军总政治部授予“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称号。战后,全团进行整编,改为小团,团辖5个步兵连,2个直属连及1个卫生队,共900余人。团长欧致富,政委邹开盛,副政委陈志彬(后接任政委)。1944年12月,特务团扩编,恢复3个营的建制,共11个连。1945年5月,欧致富接受新的任务,带领2、3、4、5、6连、警卫通信排和机关带往游击第3支队,总部即将总部司令部警卫营、野战警卫连、总后勤部警卫大队归属特务团编制,扩编为大团,也称朱德警卫团,团长钟明锋,政委陈志彬。不久,陈志彬调往游击3支队,唐兴盛接任政委,钟明锋也随即调走,唐兴盛改任团长,邓家辉接任政委。日本投降后,特务团编入太行军区,后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游击第3支队由欧致富率领开赴东北编入东北民联军。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系邱创成带总部特务团炮兵连于1937年10月在临汾扩编为炮兵团)团长武亭,政委邱创成。

    1939年,炮兵团结束整训,除1营外均奉命开赴晋东南前线。1939年7月2日, 在陕甘宁的炮兵团编入留守兵团建制。10月,和富甘独立营(37年11月由第129师辎重营改编为富甘独立营)合并组成留守兵团特务团。1941年10月,特务团划归警1旅建制。1941年炮兵团返回延安。此时特务团并入炮兵团。1944年11月,在炮兵团基础上成立了延安炮兵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朱瑞率领进入东北,后改称东北军区炮校。

    解放军第48军组织沿革简介(1948年3月——1952年4月)

    解放军第48军的前身是1948年3月成立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该军大部分部队是从由冀察热辽军区部分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部队历史年轻,但沿革复杂,红军分队少,但争创荣誉感强,编纵以前,各部长期担负独立作战任务,主动意识较强。部队作战顽强,积极勇敢,曾涌现出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以及郅顺义、杨世南、郭俊卿和“大渡河连”、“狼牙山五壮士连”、“翠岗红旗连”等英模代表和集体。该军撤消番号后,其建制下部队分布较广,陆海空军都有余脉。

    一、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1948年3月——1948年11月)

    1948年3月13日,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决定,组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下辖第31师、32师、33师。纵队机关及下属各师团编成如下:

    1、纵队机关——由冀察热辽军区之冀热察军区机关抽调人员(2/3)和热河军区(由冀察热辽军区兼)之热辽军分区抽调一部分干部(1/3)共同组建。贺晋年任司令员,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周仁杰任副司令员,杨春辅任政治部主任。

    2、第31师——由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改称。

    该师前身是1946年3月下令组建、9月正式成立的热辽军区独立第17旅。当时命令由热辽纵队第22旅64团和第27旅第31团、71团整编组成,但以后情况发生变化,9月正式组成时只有两个团,即第49团和第50团,后在1947年5月增编第51团。1947年7月中旬改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下辖第1、2、3团。

    第1团前身是著名的红1团,1946年4月为冀热辽军区第30旅70团,5月为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旅70团,8月初为冀热辽军区第16旅46团,8月底调归独立第17旅为49团,1947年7月中旬改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第1团,组建第11纵队时改番号为第31师91团。该团是48军历史最老的部队,为军、师主力。

    第2团前身是抗战时期冀热辽16分区18团一部,后扩编为热辽纵队第22旅64团,9月正式成立独立第17旅时为第50团,1947年7月中旬改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第2团,组建第11纵队时改番号为第31师92团。

    第3团前身是热南军分区独立团,1947年5月编入独立第17旅为第51团。1947年7月中旬改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第3团,组建第11纵队时改番号为第31师93团。

    3、第32师——由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2师改称。

    该师前身是1945年9月成立的晋察冀军区冀察(刘道生)纵队第8旅。当时该旅由第12军分区第10团、40团和新6、第7团组成,各团依次改称第22、23、24和29团。1946年3月 ,晋察冀军区进行精简整编,8旅改编为晋察冀军区冀察军区独立第5旅,9月改称冀热察军区独立第5旅,下辖第13团和第15团,依次由原8旅的第22、24团改称。此时,原8旅23团调归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第4旅,后为著名的大功团——193师579团。同时撤消了原8旅29团,其人员充实独立第5旅各团。1947年7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以独立第5旅为基础组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2师。10月上旬,独立2师正式成立,下辖第4、5、6团。

    第4团前身是冀热察挺进军平北军分区(1942年2月改为第12军分区)第10团,1945年9月晋察冀军区冀察(刘道生)纵队第8旅第22团,1946年3月 为晋察冀军区冀察军区独立第5旅13团,1947年10月上旬改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2师第4团,组建第11纵队时改番号为第32师94团。这个团非常有名,抗战时晋察冀有名的“平北十团”,首任团长是著名的东北抗日人物白乙化(号称小白龙),该团突出特点之一是文化水平特别高,排连干部多是知识分子,营团干部多是大学水平,建团之初就有“七十二贤当家”之说,即有70余大学生,这在全八路军中是独一无二的。

    第5团是个新组建的部队,独立2师成立不久,于1947年10月下旬从第4、6团及师直警卫营各抽出1个步兵连为骨干,补入平北分区地方武装及补充团新兵一部,编成了第5团。组建第11纵队时改番号为第32师95团。

    第6团前身是冀察军区第12军分区新6团,1945年9月晋察冀军区冀察(刘道生)纵队第8旅第24团,1946年3月 为晋察冀军区冀察军区独立第5旅15团,1947年10月上旬改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2师第6团,组建第11纵队时改番号为第32师96团。战斗英雄董存瑞由地方部队升级为主力部队时就在冀察 纵队(刘道生)8旅24团2营6连当战士。

    4、第33师——由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改称。

    该师系新组建部队,1947年7月下令组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10月正式编成。师部由热河军区(由冀察热辽军区兼)第22军分区(乌丹分区)机关与第21军分区(热辽分区)机关一部组成。下辖第7、8、9团。

    第7团前身是热河军区第21军分区(热辽分区)警备第3团,组建第11纵队时改番号为第33师97团。

    第8团前身是热河军区第22军分区(乌丹分区)警备第4团,组建第11纵队时改番号为第33师98团。

    第9团前身是由连平支队4个连、朝北支队4个连和21军分区机炮排在1947年2月组建的21军分区第1地区队,为地方武装。组建第11纵队时改番号为第33师99团。

    二、解放军第48军之一(1948年11月——1949年4月)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为进一步适应战略任务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的要求,特统一规定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通令全军遵行。东北军区根据此通令,将11纵队33师与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8师合并,称步兵第144师辖步兵第430、431、432团,可以说,144师是东北野战军第一个改换全军统一番号的师。

    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8师成立于1948年2月,师部由热河军区(由冀察热辽军区兼)第18军分区直属大队扩编而成,辖第22、23、24团,依次由第18军分区独立团、兴城县支队、绥中县支队改编组成。

    11月17日,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贺晋年任军长,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周仁杰任副军长,杨春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何廷一任参谋长。下辖4个师:

    第142师——原11纵队31师,欧致富任师长,谢镗忠任政治委 员。

    第424团——原11纵队31师91团

    第425团——原11纵队31师92团

    第426团——原11纵队31师93团

    第143师——原11纵队32师,李光辉任师长,刘禄长任政治委员。

    第427团——原11纵队32师94团

    第428团——原11纵队32师95团

    第429团——原11纵队32师96团

    第144师——原11纵队33师与原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8师组成,副军长周仁杰兼任师长,钟文法任政委。

    第430团——原11纵队33师97团与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8师23团合编组成

    第431团——原11纵队33师98团与99团合编组成

    第432团——原冀察热辽军区独立8师第22、24团合编组成

    第161师——原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韩梅村任师长,钟辉任政治委员。该师于1948年2月成立,师部由热河军区(由冀察热辽军区兼)第20、21军分区抽调人员组成。

    第481团——原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第16团,前身是热河军区(由冀察热辽军区兼)第19军分区警卫第1团。

    第482团——原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第17团,前身是热河军区(由冀察热辽军区兼)第21军分区警卫第2团。

    第483团——原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第18团,前身是热河军区(由冀察热辽军区兼)林西独立团。

    平津战役结束后,原国民党军傅作义部25万人接受和平改编。2月18日,傅部25个建制师改编为解放军的独立师,其中101军272师改编为解放军独立第41师。26日,中央军委批准,平津前线司令部明确了各独立师建制关系,其中独立第41师归第48军建制。此时,第48军共有5个步兵师,分别是:第142师、143师、144师、161师和独立第41师,是该军历史上建制师最多的时期。

    独立第41师前身是抗战时期华北伪治安军第五集团军,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收编为华北保安第3师,主要担负保定地区守备任务。解放战争期间,傅作义部进行扩编,该师升级为正规军,为新编第2军暂编第32师,1948年9月改番号为陆军第101军第272师,11月保定解放后,随军撤往北平,担负北平城防,在城郊曾与解放军交战。这个师的老师长刘化南从抗战时就投降日寇,盘踞保定近10年,堪称保定王,后任北平行营少将参议,被逮捕,1959年12月4日 第一批获特赦。

    独立第41师编入第48军后,经1个多月的整顿改编,士兵分散编入其余各师团,该师番号即行撤消。48军又恢复为4师制。

    三、解放军第48军之二(1949年4月——1951年3月)

    1949年5月1日,第4野战军第15兵团成立,第48军归该兵团建制。贺晋年任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任第48军军长。

    1、48军部队开辟新区地方化

    该军南下江南后,194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华中军区决定,为加强河南、湖北省剿匪和适应江西、湖南省开辟新区的需要,将第4野战军6个步兵师划归各省军区建制。6月初,江西军区成立,第48军161师划归江西军区领导,脱离了第48军建制。

    7月9日,江西军区决定,以161师师直三分之一干部及第483团组成抚州军分区;以161师师直三分之二干部及第481、482团组成赣州军分区(因当时该地区未解放,故军分区暂未成立,后由48军143师兼)。抚州军分区成立后,下辖第483团及9个县大队和1个独立支队。1952年5月,483团及9个县大队全部撤消。9月,抚州军分区和宁都军分区合并,称南城军分区,10月,又复称抚州军分区,一直延续至今。

    1949年8月20日,本来预备成立赣州军分区的161师师直三分之二干部及第481、482团与原赣东北军区之浮梁、鄱阳军分区(两分区均已撤消)留下人员共计7700余人组建乐平军分区,10月,乐平军分区改称浮梁军分区。1952年5月,该军分区第482团番号撤消(1950年6月,该团有两个营补入江西军区警卫团)。9月,浮梁军分区和上饶军分区合并,称鹰潭军分区,12月又改称上饶军分区,并延续至今。

    48军在1949年7月上、中旬,参加湘赣战役。7月下旬至8月该军单独进行赣西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万余人,解放县城22座,为野战军主力进军广东创造了有利条件。

    8月15日,第4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命令成立赣西南军区(驻赣州),机关由第48军军部兼(三级军区),归江西军区建制。所辖吉安、赣州、瑞金军分区分别由第142、143、144师兼。9月9日,中央军委电复批准,27日,赣西南军区正式成立。48军开始经营赣西南地区,执行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任务。1950年1月,第48军由第15兵团建制正式划归江西军区建制。

    赣西南军区(第48军兼)1949年9月——1951年3月

    司 令 员:贺晋年(1949年9月——1950年4月,第48军军长、江西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

    刘转连(1950年4月—— 1951年3月,第48军军长兼)

    第一政治委员:杨尚奎(1949年9月—— 1951年3月,赣西南区党委书记兼)

    第二政治委员: 陈仁麒(1949年9月—— 1951年3月,第48军政治委员兼)

    第一副司令员:周仁杰 (1949年9月—— 1950年8月,第48军副军长兼)

    第二副司令员:刘转连(1949年9月—— 1950年4月,第48军副军长兼)

    副 司 令 员:欧致富(1950年4月—— 1951年3月,第48军副军长兼)

    参 谋 长:高体乾(1949年9月—— 1951年3月,第48军参谋长兼)

    政 治 部 主 任:李 信(1949年9月—— 1950年4月,第48军政治部主任兼)

    谢镗忠(1950年4月—— 1951年3月,第48军政治部主任兼)

    吉安军分区(142师兼):该军分区在1949年7月就以4野157师部队组建,8月15日,第48军142师兼,司令员欧致富(兼),政治委员李立(兼)(第一)、谢镗忠(兼)(第二)。1950年11月,142师调离吉安,留下一部分人参与组建新的军分区。1968年2月改称井冈山军分区,1979年8月复称吉安军分区并延续至今。

    赣州军分区(143师兼):该军分区司令员张兴发(兼),政治委员黄凯(兼)(第一)、刘禄长(兼)(第二)。11月,第143师奉命入粤北执行剿匪护路任务,赣州军分区由第48军直接兼管。1950年11月,江西军区抽调人员和部队与143师留下的人员重组赣州军分区,1955年10月,改称赣南军分区,1964年6月复称赣州军分区并延续至今。

    瑞金军分区(144师兼):该军分区司令员张书祥(兼),政治委员李廷序(兼)(第一)、钟文法(兼)(第二)。1949年11月,瑞金军分区改称宁都军分区。1950年11月,第144师免兼瑞金军分区,调往粤北。江西军区抽调人员并调浮梁军分区所属第481团与144师留下的人员重组宁都军分区。1952年5月,第481团撤消,9月,宁都军分区与抚州军分区合并组成南城军分区,10月,又复称抚州军分区,一直延续至今。

    从以上看,现在江西省军区内的抚州军分区、上饶军分区、吉安军分区、赣州军分区都有48军的骨血延续。

    2、48军部队抽组特种兵参加抗美援朝

    1950年11月,第48军142师和第143师奉命调赴东北改编为炮兵部队。至11月底到达阜新、锦州、沈阳、安东等地,改装为解放军炮兵第21师和炮兵第5训练基地。为保留红1团,48军将142师424团和144师430团互调建制,424团到144师不久改番号为第430团。

    第142师:辖425、426、430团。430团先行北上,从樟树镇乘火车赴安东,据时任142师政委钟辉回忆,该团到达后即与高炮第17团改装扩编为高炮第64师。但是据防空军简史称,扩编为高炮64师的只有原高炮17团,430团则在1950年12月21日组成新高炮第17团,担负防卫鸭绿江大桥的任务。我的意见倾向后者。从该团接收原高炮17团的兵器数量(85高射炮12门、37高射炮20门)上看,似乎又不象整团改编,所以我认为430团可能至少有1个营调出与原高炮17团扩编为高炮第64师,团部是保留在新高炮17团内。新高炮17团在1951年1月21日更换番号为炮兵第503团,列入城防高射炮部队序列。后该团从东北沈阳移防福建福州,担负要地防空任务,击落击伤敌机数十架,堪称防空劲旅。

    第142师到达锦州后开始组建炮兵第5训练基地,基地机关以师机关为基础组建。按照整编方案,以第425团1营和高炮1团1营、2营扩编为野战高射炮第61师(辖第601、602、603团),以第425团2营、3营和高炮1团3营扩编为野战高射炮第62师(辖第604、605、606团),以第426团和师直部分分队分编为第39、40、41、42、43、44、45独立野战高社炮兵营。各师团营改编后又相继入朝参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1951年4月初,炮兵第5训练基地圆满完成了改装、编练两个野战高炮师和7个独立高射炮兵营的任务。根据军委4月14日的命令,军委炮兵决定,以炮兵第5训练基地(原142师师部)为基础,调原四野炮司的部分干部,于4月20日在沈阳组建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以后演变为沈阳军区炮兵司令部、沈阳军区司令部炮兵部等,现在恐怕已经是沈阳军区军训和兵种部炮兵防空兵处了。

    高炮61师延续至今是第38集团军防空旅,这是我军第一个陆军野战防空旅。高炮62师延续为第64集团军高炮旅,1998年精简整编,以该旅为基础,组建成黑龙江省军区陆军预备役高炮师。

    第143师:1950年11月从广东北上到辽宁省阜新改装为火箭炮兵,改番号为炮兵第21师,装备苏制M—13火箭炮(喀秋沙)。原下属的3个步兵团扩编为5个炮兵团,分别为炮兵第201、202、203、204、205团,参加了抗美援朝。1953年10月,该师从朝鲜凯旋辽宁省阜新县。1955年2月8日,奉总参电令该师由火箭炮兵改装为榴弹炮兵部队,改称炮兵第11师,所属各团除202团外,全部调出。补充榴弹炮团后,该师下辖23、36、42、43、202五个团。1955年10月1日,炮兵202团赴京参加国庆节典礼。1955年12月部队移防鞍山地区海城县,师部设于北大营。1969年部队从辽阳地区移驻锦州地区。1985年10月,该师整编为四十集团军炮兵旅。

    这个炮兵旅是董存瑞生前所在师延续,而炮兵10师203团可能是董存瑞生前所在团延续,其著名的董存瑞班就在该团内,曾见到过这样的一句话:“在以英雄名字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的炮兵二一师二○三团二营六连六班——董存瑞班,保持英雄的光荣和英雄的传统,成为每个战士坚守不渝的信条。”这里的203团看来在1955年2月炮兵21师改为炮兵11师就已调出,转隶炮兵第10师。但我在舰船论坛上也曾听说是董存瑞生前连是在1985年炮兵11师缩编为炮兵旅时调出转给炮兵10师的。谁为准确,还请高手指点。另外,48军著名的英模单位“翠岗红旗连”就在该旅内,目前为第6营第16连。

    3、第48军免兼赣西南军区

    1950年10月,第48军奉命集中休整。11月,第142师和第143师北上后,江西军区抽调人员重组吉安、赣州、宁都军分区。1951年2月,军委拨广西军区第151师和湖南新组成的一个师编入48军。

    1951年3月,第48军正式免兼赣西南军区,率领第144师去粤北。赣西南军区撤消,吉安、赣州、宁都军分区由江西军区直接领导。3月中旬,该军由赣州抵达广东曲江一带,进行了整编。第151师改称第142师,湖南新师命名为第143师,第48军又恢复了3个建制师,只不过其中的两个已不是原来的老部队。

    这个新第142师前身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10师。1948年1月11日,东北军区决定将北满各军区部队编成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6、7、8、9、10师。其中独立第10师机关由原辽吉军区第2军分区机关改编组成,辖第28、29、30团,依次由辽吉军区第1军分区第13团、原第2军分区第16、18团改称。1948年11月17日,东北野战军独立第10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51师,列入第38军建制内,下辖第451、452、453团。大军南下后,第151师曾配属第2野战军第4兵团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滇南战役。战役胜利后,第151师拨归广西军区建制,曾兼龙州军分区。

    命名为新143师的湖南新师组成情况不明。

    四、解放军第48军之三(1951年3月——1952年4月)

    1951年3月第48军重整旗鼓后,相继开展了“镇反”和“三反”斗争,使全军在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进一步的纯洁和巩固。

    1952年3月,第143师拨归荆江分洪指挥部,后在同年12月26日,以该师机关和西南军区步兵基干第4团及步兵第533团机关为基础,在河北故城组建空军第28师(强击机),后移驻唐山机场。1954年12月27日,根据空军命令,空28师调归东北军区空军部,驻四平市。1958年11月隶属于新成立的空1军,文革后转隶南空,现驻杭州。

    1952年4月1日,中央军委电令,步兵第142师改编为公安第11师,下辖公安第31、32、33团。此前曾有一个公安第11师,是在1951年3月由湖北省军区负责组建,1952年2月改编为建筑工程第7师。新公安第11师师部在1955年1月调归海军,改编为海军航空兵第5师师部并延续至今。

    中南军区奉中央军委1月8日及3月20日命令,于4月14日决定以第48军军部、直属队及所属的第144师与第49军145师和原21兵团部分直属队及所属的第215师、219师合编,组建新的第21兵团。第48军军部改组为新21兵团部,原48军番号即行撤消,144师按原建制归新21兵团序列,番号不变。

    至此,第48军的光辉名称不再使用,在我军历史上,由一个普通步兵军军部改组升级为兵团部的非常罕见,第48军以自己卓越的表现赢得了最后的殊荣。

    后记:新21兵团编成后,下辖三个师,兵团司令员陈明仁(国民党军名将、原21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 陈仁麒(原第48军政治委员)。第144师:步兵第430团(原142师424团、红1团)、431团、432团;第215师:步兵第643团、644团(这两个团是原215师3个团合编而成)、645团(原145师434团);第219师(原145师师部):步兵第655团(由原219师3个团合编组成)、656团(原145师433团)、657团(原145师435团)。

    1952年11月,第21兵团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5军,144师番号不变。1970年1月1日,144师改番号为第163师,各团依次改为第487团、488团、489团。1979年2月,第55军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取得重大战果。全军共歼敌10309人(不含配属单位),第163师歼敌5800余人,名列两线参战各师歼敌排行榜榜首。1985年10月31日,第55军番号撤消,老48军军部到此彻底终结。第163师转隶陆军第42集团军,驻防粤东至今。

    楼上大哥,好详细,有63军的吗?

    中共第四野战军前委:书记 林彪 副书记 罗荣桓 委员 谭政 萧克陶铸肖劲光 程子华 刘亚楼

    第四野战军机关: 司令员 林彪 第一政治委员 罗荣桓 第二政治委员 邓子恢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谭政

    第一参谋长 萧克

    第二参谋长 赵尔陆

    副参谋长 聂鹤亭、陈光

    政治部副主任 陶铸

    第四十军

    军长 韩先楚罗舜初政治委员 罗舜初 卓雄袁升平

    副军长蔡正国副政治委员刘西元参谋长何振亚

    政治部主任 卓雄(兼)

    第四十军

    军长 韩先楚罗舜初政治委员 罗舜初 卓雄袁升平

    副军长蔡正国副政治委员刘西元参谋长何振亚

    政治部主任 卓雄(兼)李伯秋后勤部部长周辉

    第一一八师(由原第七师改称)

    师长邓岳

    第一一九师(由原第八师改称)

    师长 宁贤文 政治委员刘光涛

    第一二○师(由原第九师改称)

    师长 郑固林 政治委员李改

    第一三五师

    师长管松涛杨树元 政治委员蔡炳臣马毅之

    第四十五军

    军长 黄永胜 陈伯钧 政治委员邱会作

    副军长张天云副政治委员王逸群政治部主任段德彰王逸群

    参谋长 黄鹄显雷震后勤部部长刘锡山孔瑞云

    第一三三师(由第二十二师改称)

    师长张万春政治委员谢明

    第一三四师(由原第二十三师改称)

    师长钟明彪曲鹄显 政治委员谢家祥

    第一三五师(由原第二十四师改称)

    师长丁盛政治委员韦祖珍(壮族)

    第一五八师(由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四师改称)

    师长李道之政治委员王晓生

    第四十六军

    军长詹才芳政治委员李中权副军长 杨梅生 副政治委员 段德彰

    参谋长彭寿生后勤部部长樊学文

    政治部主任 王逸群 段德彰

    第一三六师(由第二十五师改称)

    师长曾雍雅政治委员徐光华

    第一三七师(由第二十六师改称)

    师长萧全夫政治委员李振声

    第一三八师(由第二十七师改称)

    师长任昌辉政治委员王文

    第一五九师(由原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七师改称)

    师长陈宗坤副政治委员 曾凡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

    司令员 程子华 政治委员 肖华(未到职) 莫文骅

    第一副司令员 李天佑 第二副司令员彭明治副司令员李士林(未到职) 黄永胜

    副政治委员吴法宪参谋长 彭明治 黄志勇曾国华

    政治部主任 刘道生 副主任 卓雄 后勤部部长邱国光

    第三十八军

    军长 李天佑梁兴初(后) 政治委员梁必业

    副军长贺东生邓世通曹里怀参谋长 曹里怀江拥辉

    政治部主任吴岱副主任王树君后勤部部长李升平

    第一一二师(由第一师改称)

    师长 江拥辉杨大易政治委员黄玉昆

    第一一三师(由第二师改称)

    师长唐青山政治委员李欣

    第一一四师(由第三师改称)

    师长刘贤权政治委员方国南

    第一五一师 (由独立第十师改称)

    师长 赵东寰曹灿章政治委员蔡明

    第四十七军

    军长 梁兴初 曹里怀(后) 政治委员周赤萍

    副军长方强晏福生 副政治委员 刘西元

    参谋长黄炜华政治部主任李基

    第一三九师(由第二十八师改称)

    师长贺庆积政治委员 晏福生

    第一四○师(由第二十九师改称)

    师长刘转连刘子云 政治委员陈发洪

    第一四一师(由第三十师改称)

    代理师长叶健民政治委员张百春

    第一六○师(1949年3月由东北军区整训第一师改编)

    师长 朱子修 政治委员李信彭清云

    第四十九军

    军长钟伟政治委员 袁升平徐斌洲

    副军长 熊伯涛朱大纯政治部主任 陈志方刘随春

    政治部副主任周彬后勤部部长毛普安副政治委员 刘随春 副参谋长王亢

    第一四五师(由第三十四师改称)

    师长温玉成沈启贤 政治委员 谭友林陈德

    第一四六师(由第三十四师改称)

    师长王奎先政治委员栗在山

    第一四七师(由第三十六师改称)

    师长 沈启贤郑贵卿政治委员王建中

    第一六二师 (由东北军区独产第十三师改称)

    师长 张万春王兆相政治委员 陈德 徐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

    司令员 刘亚楼 政治委员 莫文骅 第一副司令员 黄永胜 第二副司令员刘震

    副政治委员 黄永胜 参谋长 吴法宪 后勤部部长杨尚儒

    第三十九军

    军长 刘震 政治委员 吴法宪吴信泉(后)

    副军长 吴信泉 孙子仁 朱大纯 谭友林

    副政治委员李雪山政治部主任贺大增后勤部部长伍瑞卿

    第一一五师 (由第四师改称)

    师长王良太政治委员李世安

    第一一六师(由第五师改称)

    师长吴国璋政治委员石瑛

    第一一七师(由第六师改称)

    政治委员李少元

    第一五二师(由东北军区独产第七师改称)

    师长罗华生政治委员邱子明

    第四十一军

    军长吴克华政治委员 莫文骅欧阳文(后)

    副军长 温玉成 胡奇才 蔡正国 副政治委员 欧阳文孔石泉

    参谋长李福泽政治部主任 孔石泉 政治部主任潘寿才后勤部部长赵仲山

    第一二一师(由第十坚固耐用改称)

    师长 蔡正国 左叶 政治委员李丙令

    第一二二师(由第十一师改称)

    师长田维扬政治委员吴保山

    第一二三师(由第十二师改称)

    师长江燮元政治委员张秀川

    第一五四师(由东北军区独立第二师改称)

    师长 左叶卢燕秋政治委员曹传赞

    第四十二军

    军长万毅吴瑞林(后) 政治委员刘兴元

    副军长 吴瑞林 赵东寰张辑戒 政治部主任郭成柱后勤部部长 陈换澜

    第一二四师(由第十三师改称)

    师长徐国夫代理师长翟毅东政治委员丁国钰

    第一二五师(由第十四师改称)

    师长彭龙飞政治委员谭文邦

    第一三六师(由东北军区独立第九师改称)

    师长 廖促符 政治委员 钟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

    司令员 邓华 政治委员 赖传珠 第一副司令员 洪学智 第二副司令员 贺晋年

    政治部主任 萧向荣 后勤部部长萧志坚政治委员宋健华

    参谋长 洪学智 曾国华

    第四十三军

    军长 洪学智李作鹏(后) 政治委员 赖传珠张池明(后)

    副军长杨国夫李作鹏龙书金参谋长黄一平副参谋长 陈乙斋

    政治部主任袁克服政治部副主任谢扶民后勤部部长 单志辉

    第一二七师(由第十六师改称)

    师长 李作鹏王东保政治委员刘锦平

    第一二八师(由第十七师改称)

    师长黄荣海政治委员宋维栻

    第一二九师(由第十八师改称)

    师长阎捷三政治委员孙正

    第一五六师 (1949年夏调归江西军区)

    师长邓克明政治委员钟人仿祝世风

    第四十四军

    军长 邓华 方强(后) 政治委员吴富善

    副军长李化民随邦捷 副政治委员谭甫仁

    参谋长高体乾黄忠诚 政治部主任 谭甫仁 后勤部部长龙开富

    第一三○师(由第十九师改称)

    师长 徐绍花邓东哲政治委员 邓东哲姚国民

    第一三一师 (由第二十师改称)

    师长 刘述刚刘永源政治委员 刘永源 罗友荣

    第一三二师(由第二十一师改称)

    师长 李化民 徐绍花 政治委员朱民亲

    第一五七师(1949年6月调归江西军区)

    师长 曾敬烦 代政治委员 于英川

    第四十八军

    军长 贺晋年 政治委员 陈仁麟 第一副军长 周仁杰 第二副军长 刘转连

    副军长 郑间捷 政治部主任 高体乾杨春甫

    参谋长 杨春甫何迁一 政治部副主任 李信

    后勤部部长李勃严旭

    第一四二师(由第三十二师改称)

    师长 欧致富 政治委员 谢镗忠

    第一四三师(由第三十二师改称)

    师长李光辉张光发 政治委员刘禄长

    第一六一师 (1949年6月调归江西军区)

    师长韩梅村政治委员钟辉

    两广纵队

    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雷经天副司令员王作尧参谋长姜茂生

    政治部主任杨康华副主任刘田夫后勤部部长郑小康政治委员关山

    第一师师长 曾生 政治委员罗群

    第二师师长何宝松政治委员 王作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直属部队

    第五十一军(1949年5月由原国民党军张轸部起义部队于7月改编成立,归野战军直属)

    军长 张轸 政治委员杨春甫

    副军长李人林杨焕民辛少亭

    副政治委员罗通参谋长 王亢 政治部主任 罗通

    第二一一师

    师长 涂建堂 政治委员 冷裕光

    第二一二师

    师长鲍汝礼政治委员杨劲

    特种兵司令部(1948后12月30日由炮兵司令部改称,兼炮兵司令部)

    司令员 肖华 万毅(后) 政治委员钟赤兵

    副司令员苏进贾陶 匡裕民 参谋长 苏进 张进毅

    副政治委员邱创成政治部主任唐凯副主任 间登瀛 吴 涛谢唯进

    后勤部部长常树人政治委员 邱铁雄

    炮兵第一师(1949年2月由炮兵第一指挥所改编成立)

    师长彭景文

    炮兵第二师(1949年2月由炮兵第二指挥所改编成立)

    师长沙克政治委员王凤梧

    炮兵第五师

    师长张志毅政治委员李俭珠

    战车师(1949年2月由装甲兵指挥所改编成立,8月改编为装甲兵学校)

    师长曾克林政治委员杨永松

    工兵指军所(1948年12月组建 )

    主任唐哲明副主任 陈正峰

    高射炮指挥所(1948年12月组建)

    主任江洪副主任 刘奠西 炮长 周寿木(现名周勇超)

    铁道运输司令部

    司令员郭维城(满族) 第一副司令员吴林焕第二副司令员萧远久副司令员 萧远久

    参谋长杨子华政治部副主任 沈寰

    第一六五师(1949年3月由东北军区整训第二师改编成立,归野战军直属)

    师长刘子奇

    骑兵第五师(1949年4月由原冀察热辽军区骑兵师改编,归野战军直属)

    师长何能彬政治委员林茂源

    整训第五师(1949年初调归野战军直属6师长何能何能彬政治委员林茂源底组建为江西军区机关)

    师长叶声政治委员 杨春

    东北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7月学主体迁至武汉市,改称中南军事政治大学,仍隶属第四野战军)

    校长 林彪(兼) 政治委员 林彪(兼) 副校长倪志亮

    教育长 曾国华 政治部主任刘其人

    1950年12月,四十八军第一四三师改为炮兵,另将原第三十八军第一五一师改为第一四三师,调归四十八军建制。1952年3月,第一四二师改编为公安第十一师,第一四三师调归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司令部,第一四四师调归第二十一兵团。3月15日,第四十八军军部改为第二十一兵团部,该军番号撤销。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四野战军(第48军)

    东野十一纵(第四十八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该纵队是由冀察热辽军区部分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冀北地区的地方部队合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九旅。1946年7月,晋察冀军区第九旅改称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五旅。

    9月,在冀东、辽西地区的部分地方部队合编为冀察热辽军区第十七旅。这两个旅分别在热辽和冀察(今河北省西北部)地区冀察热辽军区领导下,发动群众,保卫和开辟根据地,先后进行了宁城、赵川等战斗。

    1947年4月,冀察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5月,为配合东北夏季攻势,第五、第十七旅参加热河(旧省名,辖今河北省东北部及辽宁省西部)夏季作战。7月至10月中旬,第十七、第五旅分别改称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一、第二师;同时以热东、辽西地区部分地方部队合编成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三师。10月下旬至1948年2月,为配合东北秋季、冬季攻势,三个独立师先后参加了热河秋季作战,并向华北部分铁路线出击。

    1948年3月,冀察热辽独立第一、第二、第三师在辽宁朝阳,整编组建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贺晋年任司令员,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周仁杰任副司令员,杨春圃任政治部主任。三个独立师依次改称为第三十一师(师长欧致富,政治委员谢镗忠)、第三十二师(师长詹大南,政治委员李光辉)、第三十三师(师长由周仁杰兼,政治委员陈文彪)。全纵队3.1万余人。

    纵队编成后,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练兵。5月至6月,第十一纵队参加了华北军区发起的冀热察战役,先后进行象鼻子山、隆化、昌黎等攻坚作战,配合华北野战军钳制国民党军对东北的增援。第三十一师副师长李荣顺在隆化攻坚战中牺牲。共产党员董存瑞手托炸药舍身炸掉桥头堡,为部队扫除前进障碍,被迫认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第十一纵队在热河骑兵师的配合下,奔袭北宁路昌黎至滦县段,翻毁滦县至古冶铁路,并攻占昌黎及其以西地区。

    随后又于30日,奉命从昌黎出发,昼夜兼程赶往锦州地区参战。全纵队指战员听说将有大仗打,一个个高兴得不得了。他们一路上所向披靡,沿途又顺手牵羊地拔除了山海关、石门寨、上庄坨、前卫等敌人据点。尔后经绥中,过兴城,于10月5日到达锦西地区。

    就在十一纵从昌黎出发的当天,蒋介石飞往北平亲自指挥东北作战。他命令华北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由11个师组成的“东进兵团”火速驰援锦州,企图与沈阳西出的廖耀湘“西进兵团”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并相机在辽西与我东野主力决战。

    拿下了锦州,就等于关闭了东北大门。数十万东北敌军便成了瓮中之鳖。

    而能否攻克锦州,关键在于能否阻住华北、沈阳两支援军。阻击华北“东进兵团”的任务,就落到了四纵、十一纵和热河两个独立师的肩上。由于“东进兵团”的出发地锦西距锦州只有30公里,因而根本没条件进行运动防御,只能依托塔山一带的低矮丘陵阵地阻敌。十一纵的指战员抱定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寸上必争,坚决死守,不让敌人越过阵地一步,以确保锦州攻坚战的胜利。

    10月6日,十一纵第三十一师赶到塔山时,先期到达的四纵已同“东进兵团”激战数日了。该师第九十二团不顾长途跋涉的极度疲劳,立即投入战斗,配合四纵在葫芦岛与锦西之间的茨儿山、齐家屯、月亮山,歼敌暂六十七师一部,并从四纵十一师手中接过了月亮山至茨儿山一线的防御任务。

    华北敌军在督战队的枪口下,潮水般地向我阵地发起了一次次集团冲锋,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特别是九十二团八连坚守的月亮山阵地,更是险象环生。但该连却坚守阵地数日,未退一步。战后,受到上级通令嘉奖,被授予“月亮山上的钉子”锦旗一面。11日下午,十一纵第三十一师又奉命将月亮山、茨儿山等阵地移交给独立第六师,前往塔山、白塔山一线接替四纵的阻击阵地。四纵部队在撤离前把工事整修一新。第三十二团团长激动地说:

    “这里的阵地一寸也没有丢,现在全交给你老大哥部队了。”接防的九十二团王团长也握着对方的手,郑重地表示:“向劳苦功高的老大哥部队学习。

    你们用鲜血和生命保住的阵地,敌人休想从我们手中夺走。请老大哥放心吧!”

    十一纵指战员说到做到,顶住了十倍于已敌军的冲击,未使阵地丢失一寸。

    10月15日我军攻克锦州后,参加攻锦的东野主力开始转向辽西,准备围歼廖耀湘兵团。但蒋介石仍不死心,严令两兵团企图东西对进,重新夺取锦州。因此,华北“东进兵团”的攻击丝毫没有放松。

    26日,东野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分析判断,敌“东进兵团”在前一阶段进攻四纵阵地受挫后,其主要突击方向可能改向十一纵阵地。于是兵团确定各纵队阵地不变,并令炮兵旅野榴炮团随时配合十一纵作战。

    果然敌人频繁调动兵力,将其四个师调到了十一纵第三十三师防御方向。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三十二师师长周仁杰,针对该师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执行宽大正面防御,要求各团务必坚守要点,独立作战,不依靠援,坚决打退进攻之敌。并说:“从我这个师长做起,不完成阻击任务,没有命令谁也不准后退一步。”

    26日凌晨,东野主力在辽西战场以10个纵队全线出击,已将廖耀湘兵团分割、包围。为解救廖兵团,杜聿明亲自指挥锦西之敌向十一纵阵地发起拼死突击。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多次易手。但各部队及时投入二线兵力,使敌人迂回四纵侧后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

    27日上午8时许,敌人发动了更为猛烈地进攻。这是十一纵防御战中最为激烈、最为残酷的一天,也是防御阵地遭到破坏最严重、人员伤亡最大的一天。敌军十来个炮兵群向我军阵地倾泻了上万发炮弹,轰击三十三师各团第一、第二线阵地达两个小时之久。特别是九十七团阵地已变为一片火海,炮弹的呼啸声,爆炸声连续不断,不少战士被整个埋在了沙土里。我一线阵地多次被敌军突破,但是三十三师各部队在周仁杰师长的指挥下,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三十二师指挥所上空已全部被烟尘所笼罩。纵队司令员贺晋年打电话给周仁杰,征询他的意见:“要不要把指挥所的位置向后转移一下?”

    周仁杰考虑,在这样激战的紧要关头,指挥员是决不能后撤一步的。他向贺晋年表达了全师各级指挥员的决心:“我们一定要坚守指挥岗位,有进无退。请纵队首长放心!”

    东野总部前指也非常关心三十三师的防御作战情况,罗荣桓政委亲自打电话询问战况,要求三十三师坚决顶住敌人的进攻,以保证辽西会战的胜利。

    十一纵指战员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和钢铁一般的意志,终于将敌人这一天的疯狂进攻最后击退。

    28日清晨5时,我辽西战场全歼了廖耀湘兵团后,使得敌“东进兵团”陷入孤军作战的窘境。虽然杜聿明为了应付蒋介石重占锦州的命令,于9时许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但敌人进攻锐气较前两天已大大减弱。黄昏后,锦西战场的枪炮声逐渐沉寂下来。十一纵在锦西战场完成了21天的坚守防御作战任务,最后三天中又抗击住敌人四个加强步兵师的猛烈进攻,坚守住纵深阵地,歼敌2万余人,自己也为辽沈战役付出了近2万余人的高昂代价。经过塔山阻击战血与火的洗礼,十一纵这支年轻的部队终于锻炼成钢!

    1948年11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第十一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贺晋年任军长,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周仁杰任副军长,杨春圃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何廷一任参谋长,严旭任后勤部部长。第三十一师改称第一四二师,欧致富任师长,谢镗忠任政治委员;第三十二师改称第一四三师,李光辉任师长,刘禄长任政治委员;第三十三师改称第一四四师,周仁杰兼任师长,钟文法任政治委员,同时冀察热辽独立第八师番号撤销,部队编入第一四四师;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六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一六一师,韩梅村任师长,钟辉任政治委员。全军5.5万余人。

    1948年12月,十一纵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先后攻克密云、石景山发电厂,门头沟煤矿区,扫清北平(今北京)西郊国民党据点,会同兄弟部队完成对北平的包围。

    1949年4月,四十八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建制南下作战。6月,该军第一六一师调归江西军区建制。7月上、中旬,参加湘赣战役。7月下旬至8月,该军单独进行赣南战役,以200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1.7万人,解放县城22座,为野战军主力进军广东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9日,四十八军军部兼赣西南军区。其间,军主力在赣西南,一部入粤北剿匪。

    1950年12月,四十八军第一四三师改为炮兵,另将原第三十八军第一五一师改为第一四三师,调归四十八军建制。1952年3月,第一四二师改编为公安第十一师,第一四三师调归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司令部,第一四四师调归第二十一兵团。3月15日,第四十八军军部改为第二十一兵团部,该军番号撤销。

    已经撤编,没有这个单位了~~!

    巍巍太行,千山万壑,绵亘数百里。在它伸向山西黎城县赤峪沟西端,靠近辽县的山峦丛中,有一座海拔1600 多米高的黄崖峰,北与左会山相倚,东南与水腰山、桃花寨山相环。西面的崖壁中间,有个直径20 多米、深50 余米的天然石洞―黄崖洞。洞正面有一条通道,叫瓮讫廊,是山涧汇流的出口。如果把黄崖洞区比作一个瓮,这里便是瓮口。军事上称南口。瓮屹廊的尽头,是迎面壁立的断崖,20 余米高,一帘飞瀑,涂涂而下。瀑下有个深潭,叫“无底瓮”。靠东的潭壁上,有一条石阶道,叫“百梯栈”,120 余级,是从谷底登上断崖进入黄崖洞区的唯一通道。石阶分上下两段,用吊桥连接,取下吊桥,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除瓮讫廊通道外,进黄崖洞还有4 条路,都是樵夫、药农踏出来的蹊径。一条是从下赤峪村往瓮讫廊东北面的桃花寨上去,一条是从南口南面的山上翻过北鹅口上去,都是“之”字形的盘山小路。往上走时.嘴巴几乎要吻着山坡,所以叫“亲嘴坡”。路面上都是核桃大小的石子,稍一不慎,人就会摔倒,随石滚下,所以叫“送脚石”。正北面通往宽章山那条路,也是宽不盈尺,陡不可攀。还有一条路,是从武乡县左会村,爬过2000 多米高的左会山埂口进入黄崖洞后沟。因为山高、沟深、坡陡,人们叫它“布袋谷筒”,更是一条易遭伏击的绝命路。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