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读后感
  • 脱贫攻坚
  • 扫黑除恶
  • 民主生活会
  • 对照材料
  • 述职报告
  • 主题教育
  • 讲话稿
  • 素材金句
  • 党团建设
  • 图表展板
  • 公文技巧
  • 不忘初心
  • 四中全会
  • 党课下载
  • 整改报告
  • 公文范文
  • 2019法治建设工作总结(五篇)

    时间:2020-11-15 13:17:06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2019法治建设工作总结(五篇) (篇一)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为构建浙江美丽南大门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实现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步发展:
    一、以齐抓共建为重点,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渐趋完善。

    我镇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始终坚持把法制灵溪建设作为着力抓好的重要工作之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持续运转,各村、各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二是完善信息网络,健全组织机构。不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做到信息灵、情况明、上下畅。由镇综治办工作中心牵头建立镇、社区、村(居)三级信息工作网络,进一步明确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有效完善了全镇依法治理网络。三是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保障。结合当前开展的反邪警示教育活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目标任务, 完善防范措施规范。同时,要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检查、指导,真正形成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创建有规划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四是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经费保障。为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落到实处,我镇把活动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对法治镇创建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尤其是法治教育宣传上,财政部给予更多的支持。今年以来,刊出宣传栏12期,出动宣传车36车次,开展法律咨询56次,开展法制培训5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3000人次,悬挂横幅标语190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40000余份。

    二、以科学民主决策为核心,依法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依法执政是“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和着力点,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执政理念。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机制。镇党委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对党委的重点问题、政府的难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重大事项,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进行决策前合法性论证,并集体讨论决定,杜绝长官意志、个人意愿专武独断。二是坚持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按照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落实干部任前公示、党员发展公示制度等,除涉及党的机密不适宜公开和党员持有较大异议暂缓公开外,一律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三是坚持督察整改,提升创建水平。今年,镇人大组织对派出所、交警中队的法治建设工作进行视察。对教育、工商、卫生等部门地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执法监督,排查在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建设性的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到位,有效地促进了我镇法治建设工作水平。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办结率为100%,满意率达90%以上。强化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狠抓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四是强化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执政。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依法行政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以落实权利为途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普法工作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执政的一项重要性工作。一是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十二五”期间依法治乡纲要和“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做好全镇“七五”普法启动工作,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通过“法治文化公园”建设以及开展送法下乡、开设法制宣传栏等一系列活动,向广大居民宣传涉及劳动、拆迁、计划生育和侵权责任等一批直接关系民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提高宣传的时效和覆盖面。二是增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把增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推进“平安灵溪”建设的关键,落实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学法培训和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本领,把民主、法治、平等、正义、和谐等理念融入到行政、司法、监督等工作中去,为形成全社会学法、懂法、用法和依法办事发挥表率作用。三是协调推进法治和德治。积极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省级文明单位巩固率达100%;
    累计接待群众180批220余人次,调处信访、矛盾纠纷85件;
    建立长效信访工作机制,坚持每周信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定期开展维稳形势分析,疑难信访班子领导包案制度。深入开展积案化解活动,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努力消除一批信访“骨头案”“钉子案”“无头案”,特别是盛宇集团、坝头信访等问题平稳推进;
    加强“信用灵溪”建设,全力推进企业、个体信用分类监管,努力完善企业信用监管平台。

    总之,我镇在法治建设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些干部学法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镇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2019年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强化法治基础,加强网络建设。

    (一)健全村(居)社区自治机制。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将召开全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农村社区、基层群众自治、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设任务,明确农村社区布局与建设规划。

    (二)落实企业民主管理。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切实保证外来民工平等享受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强化劳动合同管理,确保全镇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及签订劳动合同比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推进基层政权民主。进一步加强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村干部队伍建设,全力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将深入开展示范村创建和后进村整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增强村“四套班子”的战斗力和协调性,为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打下坚强基础。加强党内关爱,健全党员激励发展机制。巩固和扩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成果,完善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机制,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形成“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推动宣传升级,覆盖法治氛围。

    (一)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我们将以微信、微博、灵溪镇党政信息网等媒体为主渠道,法制宣传咨询台为依托,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社会法制宣传模式,突破就普法而普法的浅层次运作,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继续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健全学法培训、学法笔记、学法考试和学法登记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继续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及外来人员的法制培训。

    狠抓干部思想素质提高。在全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宗旨,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总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三、狠抓责任落实,构建服务体系。

    (一)建立“大调解”体系。坚持调解优先,建立健全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镇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村居、企业调解组织为主力,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抓好调解队伍建设,通过社会招聘、内部调剂等方式,配备镇专职调解员,村(居、社区)配备调解员。加大对调解员的教育培训,推行调解员评级制,提高调解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抓好调解经费保障,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因事(案)制宜落实调解员的补助。

    (二)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镇政法综治部门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诉求,直接面对他们进行司法调解、政策宣讲,帮助他们解决涉法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将规范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分级分类处遇管理,定期开展了公益劳动和集中学习思想教育,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

    (三)构建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法律服务进村居(社区)。镇司法所认真加强领导和组织,不断推进法律服务进村居(社区),化解了纠纷,疏导了基层矛盾,减少了不稳定因素。健全和完善了镇、办两级法律援助网络。不断加强镇、村居(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积极探索法律援助工作的有效措施,不断拓宽援助案件的受理渠道。

    做好新形势下的法治建设工作,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下,我们会以法治创建为契机,坚定信心,扎实工作,进一步抓好法治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加快推进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篇二) **年,根据国家、省、市法治建设工作部署,我局全面履行政府部门职能,将“法治交通”建设列为重要基础性工作,落实《**市法治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订印发了《**年**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细化分解“法治交通”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地方立法、行业普法、行政审批改革、规范执法和执法监督等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主要工作 (一)切实推进法治交通建设 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全局综合目标考核中,并作为每年年中执法评议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年初部署、中间检查和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按照科学决策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通过局党委会、局务会、局领导专题办公会等形式进行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全年共召开局务会17次、局党委会23次,召开局领导专题办公会800余次。对《**市交通运输局“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建立公职律师制度”等重大法治事项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参加了三场市管领导干部旁听法庭庭审活动,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完成《绕城公路徐庄互通》、《长江三桥西江互动连接线》、《仙新路过江通道工程》等4个稳评项目,逐项认真解决评估中反映的问题。积极回应解决群众诉求,全年共办理网络问政、领导信箱550余件,“96196”交通运输热线服务43200余件,“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12000余件,综合满意率都达到95%以上。

    (二)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制定印发了《**年**交通运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市交通运输局“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年法治宣传教育任务,进一步健全了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制定印发了《**年度“法治交通·民声有约”系列活动工作方案》,开展了3期网络访谈、2期媒体集中采访,充分宣传了交通运输部门在依法行政、服务民生方面的有效做法。积极打造**汽渡法治文化长廊,该法治长廊于今年12月被评为第三批**市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进秦淮河船闸法治文化园建设,并积极申报省级法宣教育基地。组建了“法润交通·与法同行”千人普法队伍,深入社区、机关、学校、广场、场站,开展宣传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听取市民群众意见建议等活动30余次。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年**交通运输“法治宣传月”暨“宪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在全系统普及宪法知识 ,弘扬法治精神。组织全系统500余人次参加了第六届“万人学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法治交通氛围。贯彻落实司法局《“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方案》要求,邀请专家依托局中心组学习平台开设讲座,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和公务员法治素养。对“七五”普法工作开展自查,全面梳理台帐资料,汇编《“法治交通·民声有约”普法宣传册》,顺利通过全市“七五”普法考核,荣获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认真做好交通运输地方立法工作 为加强我市长江岸线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牵头起草了《**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年2月27日,经市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该办法自**年4月10日起正式施行。认真做好《**市长江桥梁隧道条例》立法后评估和立法修订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条例》立法后评估和修订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安排和任务分工。协助第三方课题组开展立法调研,研究分析《条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按时向市人大报送了《条例》立法后评估自查报告,形成了立法修订的初步框架和思路。目前,市人大已将《条例》修订列为2019年市地方性法规立法项目。根据市委张敬华书记调研我市公共交通运营工作的要求,我局负责牵头制订我市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为做好此项工作,制定了我局工作方案,明确成立立法起草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时间节点安排、任务分工,并已申报2019年度市政府规章立法建议项目。11月下旬, 我局作为法规实施单位,向市人大、市政府法制办报送了市公路路政条例、市公共客运条例、市机动车维修市场条例、市航道条例等4部交通运输地方性法规的年度实施情况报告。

    (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按照国务院、交通部等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先后取消了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立项审批等11个许可事项,其中将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港口设施设备和机械租赁维修业务等8个事项由许可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按照省厅、市审改办统一部署,分别向高新园区、国家级开发区赋权全链审批权限18项和23项。按照《**市“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在江北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取消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车辆营运证核发许可;
    对道路运输站(场)经营等3个许可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
    对国内水路运输业务经营等7个许可事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强化准入监管,并逐一对12项交通涉改许可事项编制了告知承诺制办法、办事指南、事中事后监管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与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相适应的监管机制。开展公共服务事项公示运行和“应进必进”工作,指导组织各区交通部门及时做好江苏政务服务网上行政审批事项增减、办事指南等信息维护工作,确保在江苏政务服务网上公示的交通运输许可事项信息准确、完整,让办事群众能看懂、能办事。

    (五)全面完成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 截至**年底,我市“五项行动”整治工作已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三年整治工作两年基本完成”的工作目标,提前完成,交通干线沿线综合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为细化我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任务目标,进一步提升普通国省道、高速公路、航道、港口码头、铁路沿线环境品质,今年年初通过对全市干线沿线进行航拍,并经各区整治办两次现场核实,确定了620个需要整改的任务,形成了《**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航拍整治问题图集》,印发给各区。同时制定了《**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任务清单销号管理办法》,坚持每个月对上月任务清单销号情况进行通报,促进各区落实各项整治任务。制定了《全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年度检查工作方案》,并于5月7—25日,全市组成12个检查组,由各区整治办主任带队、市整治办派员参加,分别对12个区进行了督查。检查采取听汇报、查看文件报表台帐、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各区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总体推进情况、年度目标完成进度、政策引导、资金保障、责任追究和整治效果等进行实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全市通报。为扎实推进我市五项行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年底前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分别于8月21日和11月16日,召开全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调度会,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再督促、再布置、再落实。为做好迎接省整治办的考核验收工作,10月初启动了交通干线沿线的第二轮航拍,对第一轮航拍任务进行查漏补缺,对于未完成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整治菜单发至各个区进行整改。

    (六)积极推动多部门联合执法 贯彻落实《**市交通运输联合执法行动方案》,大力推进主要涉及高速公路、道路客运、道路货运(危化品运输)、内河水域交通秩序等领域的联合执法工作。制订并落实《**市整治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方案》,建设货车超限超载运输非现场综合执法系统,实时向公安交管部门移送违法超限超载的证据,由公安交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截止11月底,今年全市路警联合治超共检查货运车辆46588辆,查处违法车辆4775辆,纠正非法改装车辆数1451辆,卸驳载货物56609.3吨,记分车辆3207辆,记分12279分,抄告违法超载超限车辆2730车次,驾驶人2730人次,道路运输企业1570个,货物装载企业286个。制定《关于网约车联合执法的长效工作机制》,会同市公安交管局联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城市客运市场集中治理行动,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76辆,其中非法网约车273辆。运管部门与交管、路政联动,实现外围拦截、精准打击、切断违规营运客车进入主城区的通道,在联合行动中,共拦截查处车辆90余次,主城窗口地区违章率明显下降。我局与长江海事、各区政府开展“三无”船舶和非法浮吊集中整治联合执法,现场拆解632艘,驱离大小船舶212艘,强制集中停泊38艘,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水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

    (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为持续推进“先照后证”改革,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涉及公路运输管理,城市客运管理,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管理,航运、港政管理等业务的9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全部改为后置审批,并制订印发了《**交通运输系统“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办法》,不断转变市场监管理念,明确监管职责,规范监管行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定期对“先照后证”交通许可事项涉企信息进行筛查、认领,进一步推进“证照衔接、监管联动和执法协助”的协同监管机制,全年共计向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共计推送许可审批、监管处罚等信息1687条。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月报制度,双随机抽查检查结果每个月在交通运输局官网上进行了公示。今年以来,市客管处对3家公交公司的100余条线路公交进行了抽查,合格率达93%。运管处抽查了全市50余家道路运输企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印发了我局《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的实施意见》,对我局出台的212件业务类文件,我局代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起草的14件文件进行了审查,没有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内容,优化了我市交通运输市场的营商环境。

    (八)优化政务窗口服务 始终坚持将群众满意作为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所有进厅事项100%具备全程不见面审批能力。积极实施联审联办服务场景改革试点,将道路占用挖掘审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质准入等需要企业、个人到多个窗口(部门)先后办理的事项,通过与交管、城管等部门实现材料共享、数据流转、智能判断,由我局统一受理、统一审批,统一送达审批结果,实现部门之间联审联办,为企业、个人提供“套餐”式的组合服务,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压缩了审批时间,精简了申报材料,被我市列为首批实施联审联办审批10大服务场景改革试点事项。大力推行许可结果文书“不见面送达”模式,针对市网约车、巡游车从业人员资格证发放量大,窗口经常出现申请人积压排队现象,从9月1日起对所有的网约车、巡游车从业人员资格证全部通过物流快递送达。针对城市道路占用、挖掘两个需要“先交费、后许可”事项,在办件量大、信用好的企业中试行“先许可、后交费”审批模式,将原来“每件一缴、先交费、后许可”改为“每季一缴、先许可、后交费”审批模式,有效地提升了窗口审批服务效能。**年,交通政务窗口受理各类事项 5万余件次,窗口综合满意率达100%,并连续四个季度荣获“先进单位”,累计30个次窗口荣获季度“红旗窗口”称号,在**年度全市政务绩效考评中,再获“优胜单位”称号。

    (九)多措并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制定了《**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视音频记录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视音频全过程记录制度、推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智能化的实施方案》,明确我局推动行政执法视音频全过程记录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具体措施。将溧水区交通运输局作为行政执法视音频记录设备规范管理使用工作试点单位,将市公路管理处作为推行“一案一档一视频”制度的试点单位。围绕“执法文书案卷质量”“执法全过程视音频记录质量”“执法质量管理”三方面工作,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行政执法质量大检查活动。6月中旬,开展了行政执法质量大检查的中期检查。市局组成检查组,随机抽选了3家局属执法单位和3家区交通运输局,通过座谈调研、实地查看、查阅台帐和评查执法案卷等方式,了解基层执法的实际情况,认真对照省厅检查标准,及时发现被检查单位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行政执法质量大检查中期检查情况反馈表》和《执法案卷评查问题清单》,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系统予以推广,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予以批评,并督促相关单位切实整改到位。年底前,将完成行政执法质量大检查的年度检查,通过执法质量大检查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水平的提升。

    (十)加强执法队伍职业化建设 严抓实抓执法人员理论学习、知识更新,严格落实《网上在线学习管理规定》,根据新颁布以及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今年以来组织骨干人员编录和更新了近千道的在线学习题库,全系统1730名执法人员网上在线学习完成率达98%,并每个季度在全系统进行通报。因此在今年市局组织的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基础知识抽考抽考中,239名执法人员合格率达91%,在参加省厅组织的2场抽考中,考试成绩名列全省前列。5月16日、12月4日分2批组织了“旁听法院庭审”活动,20余名法制骨干走进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交通运输行政诉讼案件审理以及信息公开案件审理,提升了法制骨干的依法行政意识和对规范执法重要性的认知。认真做好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开展部执法证件年审,现已完成11家单位,1480名执法人员网上资料的审核及年审工作;
    向省厅申办94张部执法证件,向法制办申办45张执法证件并组织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试。坚持交通运输法律大讲堂学法制度,邀请专家学者,对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单位的分管领导、法制科长、业务骨干开展了“全省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操作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法律业务的专题讲座培训,参加学习的骨干达200多人次。为深入推进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化建设,10月14日至19日组织了全市交通运输系统52名执法骨干人员,前往西安交通大学,开展了为期6天的专题培训,通过“依法行政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民法总则的背景与实务”等课程的学习,以及近期热点法律案件中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的讨论,提升了执法骨干对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交通运输发展新要求的认识和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法治工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以来,全系统办理行政许可10.2万余件,实施行政处罚1.9万余件,完成22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备案、38起立法论证、65份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和55件拨付单的法制审核工作。做好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工作,坚持季报分析制度。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继续推进“七五”普法各项工作,结合交通行业管理实际,认真抓好普法品牌的建设。继续做好“法治交通·民声有约”系列活动,组织4批旁听法庭庭审和法律大讲堂,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级干部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法治文化与行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创建两个交通运输法治文化基地,打造三个交通运输法治宣传教育精品项目,不断拓宽交通运输普法的广度和深度。

    (二)全力推进年度地方立法任务。积极配合市人大推进《**市长江桥梁隧道条例》立法修订工作。在今年已完成《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开展立法调研,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形成较为成熟的《条例》修订草案文本,上报市人大和市政府。稳步推进《**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暂行办法》立法工作,待其作为市政府规章制定项目正式立项后,配合市法制办做好立法起草、调研、论证及上会审议等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进一步贯彻省、市有关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文件精神,探索建立跨部门“双随机”抽查机制,制定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创新监管方式,推行通过“飞行检查”、抽样检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切实加强检查,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应用,及时认领监管系统推送的市场主体信息,并及时将监管、处罚信息进行反馈。

    (四)进一步巩固“五项行动”治理成果。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工作从全面整治逐步向长效管理转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治理成果。按照《全省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验收实施细则》的要求,准备相关台帐,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对两年来的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制作汇报视音频、画册,做好迎查各项准备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以执法证件管理为抓手,严格执法人员准入和退出管理,利用网上在线学习系统,强化执法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学习。通过走进高校培训,借助旁听法庭庭审、以案说法、法律大讲堂等多种学习培训形式,促进法制骨干队伍建设。

    (六)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工作。按照《**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视音频记录管理办法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开展执法记录设备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健全行政执法取证规则,规范取证活动,提升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水平。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做好年度行政执法和依法行政评议考核工作,充分发挥执法评议考核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篇三) 自**年4月以来,**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依法治区办指导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以“法治镇(街)”建设为契机,以“法治村(居)”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入推进全镇法治建设工作,并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全面推进法治**创建工作 **镇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班子对法治创建工作高度重视,班子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创建工作,镇属各部门按照领导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推进法治**创建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依法治镇工作,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统筹全镇依法治理工作,党政班子其他成员和镇相关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共同配合,组成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我镇依法治镇工作的组织领导。

    镇主要领导多次在镇重点会议上提出,要切实按照党中央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认真贯彻市区关于依法治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和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推进我镇依法治理工作。在镇依法行政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下,全镇各职能部门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强化队伍纪律,提升服务效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共同做好全镇依法治理工作。

    (二)深入贯彻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创建方案。

    根据区创建方案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镇创建办起草了《**镇**年“法治**”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分工和责任人,以提升依法治理工作效果为抓手,促进镇党委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促进镇政府依法行政,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工作目标,提出了七大项共29个小点工作任务。

    (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及时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

    为进一步提高全镇各部门(单位)、村(居)思想认识,将创建工作作为全镇重点工作任务狠抓落实,镇委镇政府组织召开“法治**”创建工作动员会,镇长惠立新在会上强调,全镇各部门(单位)、村(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指出做好创建工作,要有三个意识,即标准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

    (四)加强人、财、物保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镇领导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保障人、财、物到到位。除了确定工作领导小组外,对创建任务的日常工作,由党委副书记牵头,并在各部门共抽调4名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同志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统筹协调,要配备专门的工作场所、固定电话和其他办公设备。创建办公室日常开展工作需要配备办公电脑和办公耗材等,由镇政府提供保障,需要使用车辆由党政办统一安排。

    (五)及时总结,认真查摆不足。

    为及时总结创建工作阶段性成果,按照创建工作方案部署,及时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深刻认识“法治**”创建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要及时总结上一阶段在创建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对不足之处要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要做好资料收集整理,由创建办做好阶段总结并及时向区创建办汇报。

    二、领导带头作表率,党政机关干部严格按制度办事 **镇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班子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在全镇法治建设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党政机关、部门(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全镇机关作风良好,没有出现干部违纪违法、违规操作问题。

    (一)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构建防腐机制。

    党政班子和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没有出现违纪案件和渎职、贪污、受贿等刑事案件,群众总体满意度较高。**镇以构建惩防体系为载体,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新机制;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改革发展等工作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惩防体系建设,全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镇纪委牵头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多次组织专题教育学习,提高干部廉政意识,并且始终把群众对镇委镇政府工作满意度作为评价镇委镇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根据抽样调查,群众对镇委镇政府总体满意度达到93%。

    (二)建立和健全法律顾问机制,发挥顾问律师在镇委镇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参谋作用。

    镇委镇政府建立法律顾问机制,按规定设立法律顾问。我镇分别与星凯律师事务所、仲衡律师事务所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政府重大事项要求律师参与出具意见。

    **年顾问律师为政府审查修改合同、文件和参与研究重大事项讨论、代理政府出庭应诉共45次,在镇委镇政府决策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确保镇决策合法性。

    **镇制定了包括重大事项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等一系列依法行政工作制度,要求全镇领导干部必须按照制度要求办事。镇依照规定开展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工作,重大行政决策均征求镇法律顾问意见并经**司法所审查。镇委镇政府在农村工作制度汇编、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等重要事项上均要求律师顾问和**司法所参与讨论。

    **年全镇无因行政决策不当或程序不完善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

    (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打造阳光透明政府。

    镇组织办牵头,利用镇宣传栏、镇门户网站、《**天地》以及各村(居)宣传栏做好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通过不断深化党务、政务公开的内容,完善镇、村两级公开目录,镇、村两级重大事项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实行动态、全过程公开。镇党务政府公开和村(居)三公开已经逐步走上了民主化、法治化的轨道。

    (五)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向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政务服务,**镇投入资金对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更换显示屏,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机,优化办理程序,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高,群众普遍满意。从**年下半年开始,**镇政务服务中心根据《南沙推进政务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施方案》(穗南府办函〔**〕96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制定《**镇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东办发〔**〕28号)并经镇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通过,开展一系列改革和建设工作,包括综合办理区、咨询审批区、自助便民区和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

    **镇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审批限时办结、统一窗口出件”综合服务模式,将咨询、即办业务放在咨询审批区,承诺件业务放在综合办理区,设立综合业务办理窗口,实现承诺件的受理、审批、监管相分离。

    截至10月,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业务受理窗口共受理业务9846件,办结9846件,服务评价率和办结率均为100%。“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受理一个窗口、审核一次告知、承诺一步到位、后台专职审批、现场统一勘察、最终统一出件,形成一体化对外审批服务模式,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

    (六)强化人大监督作用,解决群众关心焦点热点问题。

    **镇党委、政府能自觉接受镇人大及镇政协委员监督,重大事项均按要求向镇人大报告、备案或审议,向镇政协委员通报,对镇人大做出的重大决议、决定,镇政府全面贯彻实施,未出现不按期限报告的情况,重大事项均按程序上报办理。人大代表多次到镇辖内单位、企业现场调研,检查单位、企业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从人大监督方面确保依法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年,全镇收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8件,均已全部答复并落实,做到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件件有答复、件件有落实,办结率达100%。

    (七)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执法运行机制。

    **镇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开展“三梳理”,明确执法依据、执法主体和执法权限;建立行政执法规范、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执法监督考核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执法行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开展执法队伍专题业务培训,提升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年全镇行政执法案件宗数共749506宗,被提起行政诉讼1宗(区综合执法局委托执法案件,目前未审结)。行政执法行为被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或无效的案件0宗,全年没有发生因行政违法行为侵犯公民合法权益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案件总数被提起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复议案件被撤销数量被提起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行政诉讼案件被改判、败诉案件数量行政处罚 510 0 1  0行政许可 47 00 0 0 行政强制 0 00 0 0 行政征收 43 00 0 0 行政检查 741689 00 0 0 行政裁决 1 00 0 0 行政给付 0 00 0 0 行政确认 0 00 0 0 行政奖励 0 00 0 0 其他行政行为 7675 00 0 0 合计 749506 00 1 0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全镇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镇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依托,着力构建综治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调解格局,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和“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重点开展“涉毒”违法案件防控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努力提升社会治安秩序和安全生产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全面推进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构建“网格化”、“信息化”的社会管理体系。

    **镇探索建立“一线服务、二维结构、三级网络、五大体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模式,实施“定格、定人、定责、定章”的“四定”制度。以社区为一级大网格,根据各社区人口、面积、地域性质、地理空间分布等情况,结合社区楼宇建设,按照每200户划分一个基础网格的统一标准,把**社区划分为15个网格,鱼窝头社区划分为9个网格,并报区社区综治网格化中心备案;将计划生育服务、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消防安全、综治维稳、环境卫生、城市管理等第一阶段的54项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由网格员巡查采集网格内发生的事宜,通过移动手机终端采集信息及需处理事项,报镇网格办公室;办公室收到信息时,充分利用镇OA系统功能及时发送到相关部门处理,并通过倒计时处理机制,监督相关部门在有效期内作出处理,并把结果报镇网格办公室。按照“权属管理、及时更新、安全可控”的原则,加强安全保密措施,规范终端行为,减少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确保公民隐私和企业信息安全。

    社会综合治理实现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信息化管理,配合“天眼”治安视频监控体系,加强治安巡逻和设岗检查,社会治安秩序明显改善。

    (二)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本”的禁毒方针,全面推进“无毒社区(村)”创建工作。

    根据南沙区禁毒办关于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村)”工作规划要求,**镇不断加大全民禁毒宣传力度,开展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把创建“无毒社区(村)”与平安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禁吸戒毒为重点,把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为手段,以社区内部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为最终目标,以创建“无毒社区”为有效手段,实现打击毒品犯罪,遏制毒品蔓延趋势,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减少和杜绝新吸毒人员滋生的目标。“无毒”村(社区)创建、“无毒”场所创建和无种植、制造毒品创建率达到100%。

    (三)强化安全管理,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保障全镇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镇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安全队伍建设和隐患排查力度,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宣传,安全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年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652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2044条、现场已整改安全隐患6658条、发出检查记录1726份、整改复查意见书626份、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855份,全年全镇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镇安全办注重加强组织和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以镇安全办牵头,镇各部门联合行动,联手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突出对节假日期间、油气管道、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电梯等特种设备、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渔业船舶、粉尘爆炸危险、瓶装液化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始终坚持把“打非治违”贯穿于全年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对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以普遍巡查和专项巡查相结合,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组织专项力量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

    (四)构建“多元化”大调解格局,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牵头,**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工商、国土等部门联动,构建大调解工作框架,多元化解社会纠纷。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实施分片负责,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在纠纷调处过程中多部门联动,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等手段化解矛盾;建立综治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及时对纠纷案情分析和进行风险评估,制定调处工作方案。

    **年,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共排查矛盾纠纷27宗,通过多元化调解机制化解27宗,已经全部办结。全年没有出现因未落实工作制度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五)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发挥村(居)调委会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的第一线作用。

    **司法所牵头开展村(居)调委会规范化建设,村(居)调委会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达到工作规范要求,有固定工作场所、登记簿和调解公章,人民调解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开展。司法所负责定期对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年共开展人民调解员专题业务培训3次,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年,全镇各级调委会(包括镇调委会、各村(居)调委会和行业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59宗,成功调处759宗,调解成功率达100%;全年没有出现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或调处不当引发集体上访的群体性事件。

    (六)劳资纠纷排查调处实现制度化、信息化,有效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

    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通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构建“两网化”、“信息化”管理机制,及时解决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年全镇没有出现因劳资矛盾激化而酿成的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用人单位分类为“放心类”、“关注类”、“严管类”,并纳入“两网化”管理,建立“一户一卡”工作平台。按照每月制定的巡查计划,对企业的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参保等情况进行检查了解,逐步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提高用人单位的守法意识。及时将用人单位的信息更新录入劳动监察信息系统,以便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截止10月底,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1780多人次,对前来举报投诉的群众,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积极受理,及时立案,依法办结。10月底共受理工伤认定329宗,受理投诉举报157宗。

    (七)加强重点人员、特殊人员帮教管理,确保管理对象心态稳定,减少重新犯罪。

    **司法所着力做好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社区涉毒(康复)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我镇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中坚持两个工作方针,一是做好监管对象监测工作;二是为“两类”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提供生活帮助,提供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年全镇在册刑释解教人员160人、矫正人员39人,没有发生过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现象。

    (八)建立镇、村(居)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法律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应援尽援。

    **镇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在**司法所内,接受群众上门咨询法律问题和受理法律援助申请材料并进行初审;在各村(居)均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由**司法所工作人员、驻村律师定期驻点,接受村(居)群众前来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极大方便群众。

    **年,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614人次(含村级法律援助站、驻村律师顾问接待咨询数);受理法律援助申请11宗,在进行资料审查后报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法援律师跟进。

    四、丰富法治宣传载体,法治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镇党政领导班子对法治宣传工作高度重视,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抓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法治宣传对象有所针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分别开展领导干部、居民群众、外来务工人员、青少年学生等不同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领导干部法学机制健全,干部学法成效显著。

    镇党政领导重视法治宣传普法教育工作,带头学法,审定印发《**镇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二)落实机关干部和村(居)干部学法考法制度,定期举办干部普法学习班和学法统一考试。

    镇普法办按照区普法办统一部署,每年都组织举办一次全镇领导干部(包括村(居)领导干部)的大型法治教育学习班,邀请区普法讲师团讲师前来授课,并在学习班结束后进行法律考试。

    (三)丰富法治宣传工作载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镇利用自行刊发、免费派送到全镇居民群众的报纸《**天地》,设立“以案说法”专题栏目,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群众学习法律知识;充分发挥农村地区土地多的优势,在村(居)办公场所附近设置固定法治宣传栏,定期更新法治宣传资料;结合驻村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在镇村干部入户走访过程中向居民群众赠送普法教育读本。

    (四)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全面预防青少年犯罪。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我镇制定中小学生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全镇中小学将法治宣传工作纳入年度教学计划;中小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辅导员,由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部担任,配备率达到100%。

    在镇文化中心建立**镇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镇依法治镇领导组、镇普法办、镇教育指导中心联合组织安排中小学生利用活动课到实践基地参观法治宣传教育展板和观看法治宣传教育影片。派出所方面及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研判分析,联合教育指导中心、学校专题研究青少年教育。根据辖区派出所统计,最近两年全镇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有所下降。

    五、推进村(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民主、规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镇深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监督,加强村(社区)律师顾问工作,实现农村在党的领导下自治,在自治过程中不断实现民主、规范的总体目标。

    (一)依法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地位。

    **镇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选举程序开展换届选举活动,确保选出的代表思想端正、作风正派、真正能代表本选区群众,履行好代表职责。

    (二)指导村(居)修订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确保村民自治在法律法规框架和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

    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我镇要求各村(居)及时对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进行修订,镇社会事务办、镇农业办、**司法所对各村章程和村规民约修订稿进行审查,对其中与宪法和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条款,要求村必须改正。

    发挥联系村干部作用,镇派驻村(居)干部列席村(居)代表会议、村民会议,对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的,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内容的,及时提出并责令改正。

    (三)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

    按照区部署,取消原来的农村委派会计制度,将村、组两级财务工作转由“**镇农村财务会计代理结算中心”办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所有农村集体资产必须在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发包;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对村(居)干部实施监督。

    实施会计代理、委托发包、委员监督,村集体资产、财务和村日常运行管理明显加强,有效避免了村(居)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违法违规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

    (四)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学法、守法、用法。

    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司法所对村(社区)律师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制定《**镇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制度》,要求村(社区)律师严格按制度和要求开展工作,司法所内部实行分片负责,严格落实对村(社区)律师的指导和监督。

    **年,全镇法律援助服务站、村(社区)法律顾问坐班共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614人次,实现法律服务到家到户;为群众代书40多件,为群众挽回财产20多万元;协助村(社区)处理群体事件及调处纠纷20多起,有效化解我镇的矛盾纠纷;借着村(社区)召开村民会议、党员学习的机会开展法律讲座45场次,有效提升了村(社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五)进一步深化基层组织管理,推行村务公开。

    **镇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村(居)“四议两公开”工作,对集体资产管理、土地鱼塘发包,必须经过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程序,决议结果和实施情况及时对村民进行公开;对村级财务,特别是餐费、办公费用等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定期进行公开。

    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监委会成员直接由镇纪委聘用管理,与村“两委”干部互补统属,在日常工作中,监委会要列席村“两委”会议并对村“两委”决议进行监督;监委会定期对村集体经济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审计。

    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监委会建立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处理做到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群众对村委会日常管理和运行情况更加清晰,群众普遍认为村务管理比以前更公正公开,更有利于村集体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强制度、机制创新,推动法治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镇在开展法治**创建工作以来,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展创建的基础上,鼓励创建成员单位根据我镇实际情况,不断思考探索,尝试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丰富法治宣传载体,形成一些新思路、新做法,使法治创建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加强干部队伍廉洁纪律监督,建立全面深入、惩教并重的反腐工作机制。

    **镇整合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组织办、纪检监察室,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对我镇领导干部和雇佣人员、村(居)干部、监督委员会成员、生产队长的违法犯罪信息及时通报,及时处理。

    (二)探索居民小区网格化管理,强化小区居民自治。

    加强居民小区治安管理,积极引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发展院落(楼宇、门栋)自治,以楼栋为最小单元,培育楼长作为社区单元领袖,将社区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网格,建立网格管理模式。

    (三)加大资金投入,实现“天眼”系统全覆盖。

    加强治安“技防”建设,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将原有治安监控摄像头逐步更换为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并在路口、渡口等地段新增高清摄像头,实现“天眼”系统全覆盖。

    (四)加强重点人员管理,预防重新犯罪。

    加强“两类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建立重大节假日前进行集中训诫和信息提示、重大节假日期间要求矫正人员每日信息报告的工作机制,确保不出现脱管、漏管和矫正人员违法犯罪、违法上访等问题。

    (五)开展“公证下乡”现场办公,方便群众办理公证业务。

    基层法律服务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司法所经调研发现,村(居)群众对办理遗产继承公证需求较大。司法所主动联系公证处,请公证处在鱼窝头、官坦、太石、大同等村民要求办理继承公证比较集中的四个村进行现场办理,大大方便了周边需要办理公证的村民群众,获得一致好评。

    (六)因地制宜,丰富法治宣传教育载体。

    为更进一步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我镇拟在太石村公园打造“法治**”主题教育园地,已委托广告公司进行方案设计,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评审。

    (七)探索开展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律师顾问助理工作机制。

    进一步落实**司法所配合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配套措施,选好配好村(社区)法律顾问助理,率先探索开展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律师顾问助理,协助律师开展法律顾问工作的新机制。

    (八)加强农村工作制度化,编制农村工作制度汇编。

    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编制《**镇农村工作制度》,由党政办统一收集各部门现行的各项农村工作制度,汇总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最后经班子会议研究后印发全镇各部门、村(居)。目前,该项工作正处于完善修改稿(第二稿)修订中。

    (九)推进村居民主议事,试点建设农村“民主议事厅”。

    我镇经研究决定在太石村试点推进农村“民主议事厅”。“民主议事厅”议事会成员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企业代表、外来工代表等组成。议事内容主要针对在太石村内涉及面广、涉及人数多、影响较大的事项。议事会成立后,进行了关于污水收集处理的专项议事,收集各方代表意见,在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篇四) **年,市外侨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外侨办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升级、绿色崛起”的决策部署和省外侨办提出的工作目标,把推进法治上饶建设、加强依法行政作为一项贯穿全年服务外侨群众的重大工作任务,不断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务实推进市本办法治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一、加强领导,增强了法建意识 1、专题学习研究。办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了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次全会、市委八次全会精神,专题研究法治建设、推进依法管理工作,成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办主要领导兼任,班子成员任副组成员,成员由内设各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专门作出部署。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外侨办工作会议上,办党组书记在代表办党组做工作报告中,部署了法治建设工作,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专门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分工,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使法治建设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稳步推进。以考核监督为手段, 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依法行政、法制宣传绩效考评机制,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建立责任制,进行目标分解,抓好责任延伸,做到责任明确,目标具体,并通过目标任务督促检查等多项制度,保证工作目标落实到位。

    ? 3、建立健全法治宣传制度。积极推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了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建立,为我办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二、突出学法依法行政,推进法建有效落实 1、狠抓学习成效。加大了全办干部职工的学法力度,组织学习法律文件、参加普法考试、开展警示教育和侨法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法治化管理水平,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把领导干部学法摆上工作的议事日程,重点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关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方面的内容;《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2020年)》有关内容;
    全省重点普及法律法规,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旅游法、统计法、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等内容,提高依法决策水平,从而提高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和依法执政的水平。二是引导干部职工学法。坚持法建与法律进机关相结合,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增强干部职工法律责任意识,有力地促进法治建设的正常开展。办党组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坚持以每周二支部学习为契机,传达各种会议精神,注入普法学习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宪法、专业法等国家基本法律法规;注重学法和用法相结合,重点学习了与外侨业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开展学习法建宣传教育工作。三是认真落实普法和依法行政考试。为达到“以考督学、以考促学”的目的,认真落实普法和依法行政考试。我办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参考率100%,成绩优秀率达95%。

    ? ? 2、强化依法行政。一是建立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制度。坚持依法决策,根据工作实际,将修订工作制度汇编成册,其中《市外侨办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明确规定了决策制度基本原则、事项范围、主要程序、责任追究四个方面,完善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等工作制度;
    又出台了《市外侨办机关岗位责任制度》、《市外侨办机关干部职工考核实施办法》、《市外侨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机关工作作风,为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依法行政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年7月15日成立了上饶市侨资企业法律顾问团,聘请了江西带湖律师事务所九位资深律师为顾问团成员,用于维护单位、侨企的权益和法律问题咨询,并以饶外侨字〔**〕18号文件下发,并开展了有关法律援助、咨询等活动。三是扎实开展“三单一网”工作。严格按照市审改办的统一部署及相关要求,始终坚持职权法定、简政放权、权责一致、透明规范原则,保留法定权力,取消自授权力,整合交叉权力,实行“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按照时间节点、任务要求,有序推进各项相关工作。经市审改办及相关部门的集中审核审查,市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正式公布,我办华侨、归侨侨眷身份认定,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审核转报授予对口友好城市知名人士、友好人士或领导人“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外国友人“人民友好使者”称号,与外国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友好城市间基层单位结好,华侨捐赠管理等内容也列入上饶市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我市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正式向社会公布。四是预防不依法行政行为发生。认真抓好《上饶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规章制度汇编》贯彻落实,通过落实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组会、主任办公会、月调度会为抓手,抓实党组会研究事关全市的涉外、涉侨全局性的重要工作和本办机关大项经费开支、人事安排、纪检、综治、文明创建、节能、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抓住主任办公会研究本办行政方面重要工作,包括工作检查、调研、走访慰问、培训、陪同领导出访、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专项活动计划和总结、出访计划安排、年度预算等等,并重大活动作出具体安排,协调有关落实保障事项;
    抓好月调度会上各科室对上月工作汇报和下月安排;
    干部职工汇报公休或事假、迟到、早退、出差、加班等,并由综合科进行统计和公布,办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可对下月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及提出要求,使制度汇编真正贯穿于机关日常各项工作生活当中,充分发挥制度管人、管物、管权效能,起到预防因重大决策行为不规范、不依法等引发的各类问题矛盾隐患,努力打造民主和谐、团结向上的机关工作秩序。

    ? 同时还开展了规范性文件清理,派员入驻服务中心窗口,加强行政服务窗口管理,建立了首问责任制等六项制度;
    认真落实矛盾排查预防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共接待信访6件(批)次,均已按时限要求妥善处理到位。

    三、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建设 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服从并服务于市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坚持外侨部门特色,联合市县两级外侨机关,通过举办领事知识讲座,探索“外事为民”服务新模式、开展“侨法宣传角”活动、开展侨法宣传周活动等活动,印发涉侨涉外法规宣传材料,在办网站设立涉侨法规、涉外法规栏目,规范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提升法治建设实效。

    1、举办领事知识讲座,探索“外事为民”服务新模式。积极主动配合市本级以及各县市区的重大外事活动,分别为铅山县“万里茶道”中蒙俄市长峰会300余志愿者、铅山团县委、铅山县委县政府接待办的干部进行了外事知识培训;
    对**年中日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进行了外事礼宾礼仪指导,分别为市体育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举办了礼宾礼仪知识讲座。

    2、开展“侨法宣传角”活动。紧紧扭住创建“侨法宣传角”活动,促进社区为侨提供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休闲、家政服务和社区安全等便侨利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广大侨胞在信息、知识、资金、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社区为侨、侨为社区的双向服务,积极引导他们在社区的文体、帮教、慈善、卫生等各项公益活动中发挥作用,为社区健康发展服务。

    目前上饶市侨法宣传角共有7个,分别为:信州区西市街道茶山路社区、信州区东市街道五三(2)社区、弋阳县桃源街道双亭社区、德兴市银山社区、万年县苏桥乡、婺源县浙源乡、婺源县蚺城街道文公社区。投入创建资金达11.2万元。

    3、开展侨法、护照法专题宣传活动。办于8月16日下发了《关于开展侨法、护照法宣传活动的通知》后,各县(市、区)外侨办积极主动,全力准备,精心实施,成效明显。本次宣传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活动主要表现以下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统筹安排。活动得到各单位分管县级领导和有关单位支持和关心,有力推进活动高规格开展。比如万年县副县长吴谦谦,德兴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武军,德兴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栋义等领导高度重视,他们在当前各单位正开“两会”期间抽出时间亲自到场并作重要讲话;
    横峰县外侨办与县侨联、德兴市外侨办与德兴市委统战部、信州区外侨办与朝阳产业园等联合组织活动,集合资源力量,力求宣传效果最大化。二是全力准备、形式多样。各单位办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定活动地点,合理布置活动场所;
    通过现场悬挂横幅、摆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宣传展板、宣传单,大力营造活动氛围;
    除悬挂横幅,张贴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咨询等之外,万年县外侨办还将“两法”内容请专业播音人员录音并现场循环播放,德兴市外侨办将“两法”内容在电子屏上滚动播放、信州区外侨办开展了上护照法领事保护知识讲座课和上门走访侨眷等,创新活动形式。三是精心实施、取得实效。信州区、上饶县、玉山县、横峰县、弋阳县、万年县、德兴市、婺源县、余干县9个县(市、区)外侨办根据市办的要求,按照活动方案,在规定的时间扎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通过各单位的努力工作和有关部门配合支持下,本次宣传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基本上达到预期成效,但在活动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努力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少部分县(市、区)外侨办还不够重视,没有上报活动方案和开展活动;
    活动的形式创新不强,除了悬挂横幅,张贴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咨询等日常宣传措施外,网络、视频、电视、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宣传媒体运用不多;
    存在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成效,仅仅局限是否开展活动,不问活动实际成效;
    坚持长期抓宣传活动的认识不够,突击式搞活动较多等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法”宣传活动的推广普及到服务对象当中去。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总结**法建工作成效的同时,我办也发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经过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但依法办事、用法守法的法律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全民性的普法活动还要在形式和手段上注重实效,不断创新等还不够。

    五、下一步的工作 我办在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外侨事业发展环境,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外侨建设和管理以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推动法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我办普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法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法建工作中,我办将有针对性的解决当前的存在问题,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发扬好做法和成功经验,认真履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外侨事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五) **年,**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依法治区办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街道法治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将一年来我街道依法治理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委领导,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1、加强党委对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思想重视规划到位。建立了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在街道5个社区设立专门的法治建设联络员,及时掌握工作开展情况。年初召开建设法治街道工作推进会,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把法治建设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多次在党工委会议、全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的大会上,明确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将法治建设考核内容纳入部门及社区综合考核测评体系,定期检查督导。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研究解决创建活动的重大事项,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2、完善党委决策机制,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参与、多方监督、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重要决策与人事任免实行党工委票决制,尊重公民与党员的民主权利。完善《党工委议事规则》和《重大问题议事记录规范》等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做出前必须经过党工委集体决定,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决策调研、咨询、公示等制度,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3、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意识。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依法执政的工作理念,坚持依法行政的工作方针,教育全体工作人员依法行事、依章办事。今年,多次组织街道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新《安全法》培训、残联普法知识培训、人力资源系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等学习及考试。先后开展一把手讲法治课、讲党课、讲政治课等课程3次,开展法律大讲堂6期,通过培训学习,领导干部法律素质不断提升,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4、健全和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按照《福田区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实行“两推荐、两测评”的实施办法》、《福田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区委关于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要求,开展选拔任用工作。扎实建设街道、社区两级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谈话和诫勉等制度,严格依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抓好落实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言行举止。开展依法办事自查自纠活动,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和依法办事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健全和完善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对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实施评价,及时发现并纠正决策存在的问题;
    制定和完善了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权责分明,奖罚有据,严明了工作责任的落实。对涉及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在决策前都进行合法性论证,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例如街道实施惠民“微实事”项目,创立了“微实事审批小组人才库”制度,在每批项目实施前,从人才库中随机选取9名成员组成项目审批小组,保证微实事项目公平公开透明。

    2、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法治建设对社会公共事业的保障力度。

    街道积极推进窗口服务单位信息公开、责任落实制度,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利用街道综合服务大厅,公开服务项目、内容、办件要求、政策规定、申办程序,简化手续,为群众在办理就业登记、低保、信访、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便捷的服务,让群众体会到政府真的是在转变作风,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

    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通过购买法律服务方式,与律师事务所结对,将结对律师委派到各个社区工作站,协助社区开展法律服务工作。街道劳动保障所、以及司法所等科室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对劳动就业、食品药品安全、行政执法、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的监督管理,不断强化法治惠民工作力度,提高民生服务水平。

    3、加强执法规范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制度,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未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同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行表明身份、说明理由、调查取证、听取陈述和申辩、送达等执法工作流程,统一规范执法手段措施,切实规范行政处罚等各类涉及行政相对人切身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并且注重公平执法、公正执法,对待所有违法当事人均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执法。对于行政执法的程序和结果,主动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我街道按照区里的指示与要求,派专门的法治专员负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推行“律师驻队”模式,聘请律师对行政执法行为出具专业法律意见,全面树立政府依法行政权威,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据统计,推行“律师驻队”后,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群众投诉降低70%。

    4、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提升信息透明度。围绕民生和社会热点,对公共工程审计领域、重大公益性资金以及辖区事业单位的进行专项审计,结果向社会全面公告。利用信息化平台定期公布办事处工作情况、各类政策文件、政府采购等信息,截止到11月,利用福田政府在线主动公开信息500余条,利用微信等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600余条。

    三、强化法治监督,保证法律法规实施效果 1、加强对行政机关权力的监督管理。街道进一步扩大党政机关和公用事业单位事务接受监督管理的范围,发挥人大、政协作用定期听取街道各条线上工作汇报,并进行视察、督察和评议,依法开展工作监督,设立人民群众举报箱,自觉接受广泛监督,同时做好各类意见、建议的汇总、督办和落实,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影响。加强党内监督,扎实建设街道、社区两级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谈话和诫勉等制度,严格依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抓好落实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言行举止。

    2、建立建全规章制度,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结合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找的问题和干部群众所提意见建议,加强从源头上整治“四风”问题的力度,制定完善了《党工委会议制度》、《调查研究工作制度》、《班子成员联系辖区企业制度》、《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等规章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规范、约束机关行政行为,用制度提高机关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强化基层工作指导,提高民主自治能力 1、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一是结合“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如街道新推出的“法律服务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法制意识;
    二是指导社区建立健全民主自治制度,充分保障群众参与社区管理与自治的权利;
    三是规范社区综治司法、人民调解、劳动保障、民政计生等工作,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民生的功能作用,提高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效果。

    2、强化社区民主自治能力。一是完善选举制度,严格执行两委公推直选,保障居民选举权;
    二是完善社区议事规则,形成民主管理、民主决策长效机制,保障社区居民合法权益;
    三是严格执行民主监督制度,认真贯彻居务、财务公开条例,充分保障居民的监督权与知情权。

    五、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1、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组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立民间调解、治安调解、行政调解、信访调解、诉讼调解等联合大调解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排查,及时了解掌握信息,对矛盾苗头提前介入,做好疏导转化工作,力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重点矛盾纠纷,采取定人、定责任的办法,实行领导挂帅包案调处。截止到11月,街道各级调委会共调处民间纠纷805宗,成功780宗,疑难复杂案件11件,调解成功率达96.8%,涉及金额673.56万元。受理了上级交办及自办的信访件共计160个,均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处理,处理率100%。自**年6月1日起,区信访局开展“访前法律工作室”进入街道,每天有两位律师坐班对信访事项进行甄别疏导分流,做到诉访分离。经我办访前法律工作室甄别疏导分流总数为64宗,疏导人数110人,共开具引导函64宗。

    2、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增设了快速便捷的调解机构,让法律更“便民”:经协调请示市仲裁委,设立“深圳市仲裁委员会**工作站”,高效专业处理**商圈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商圈经营秩序和治安秩序。

    整合街道劳动保障、综治维稳、工会、律师等有效资源,设立“**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大力推广矛盾纠纷“集成化解模式”,构建辖区和谐劳动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两个调解机构分别受理案件为10宗和85宗,受理当日即组织开庭审理,结案率达到85%以上,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为辖区民众提供了真正便利。

    3、强化对特殊人群的监管。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矫正和帮教制度,切实做好矫正对象教育转化与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重点加强对暴力犯罪、严重违法人员的监管力度,确保特殊人群整体稳定。目前,街道共有8名社区矫正人员,5名安置帮教对象,无一人漏管脱管,安置帮教率达100%。

    六、深化依法治理工作,推动基层法治化建设 1、落实“六五”普法工作。街道以“法律五进”活动为中心,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扩展法制教育内容,着力做好机关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流动人口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累计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法制宣传活动18次,开展“3.8妇女维权法制宣传周”、“5月人民调解宣传月活动”、“6.15《广东信访条例》宣传”、“法律服务援助宣传”、“12.4法制宣传月”、 “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演练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9次,联合计生、民政等部门开展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活动5次,在中小学开展法制征文、法制演讲比赛、法制讲座等活动3次,累计发放法制宣传手册20000余份,法制宣传普及群众达2500余人,有效提升辖区群众法制意识。

    2、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

    街道自**年率先推进“所所结对”,也即是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自该项目实施以来,我街道始终以“惠民”为己任,紧紧围绕“创先争优”的契机,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延伸服务等,达到畅通群众维权渠道,健全服务机制的效果。我街道将在后续推进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扩大知晓范围,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新途径,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率先推行“法治信箱”新模式,我街道辖区内有五个社区工作站中,每个社区6个信箱,信箱放置点为人员密集的大卖场或者大型生活小区,且在人流多,显眼之处。信箱标有明示牌,对信箱的功能,开启时间,包括责任人,社区法律顾问的联系方式等一一标明,街道办司法所指定社区调解员担任法治信箱的责任人,每周固定时间取出信件,并登记分类由社区法律顾问处理。自法治信箱模式推进以来,接到的法律咨询达40多宗,其中成功处理36宗,余下的转交给有关部门处理。法治信箱模式既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诉求需要,让法治街道,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得到全面的落实,更提高了辖区居民运用法律的能力,形成真正快速、双向互动的普法工作新局面。

    3、组织法律培训宣传教育。开设法律知识讲堂及劳动法律法规大讲堂,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受教育人数累计达1000余人。开展流动人口、企业管理人员法律培训和咨询活动5次。积极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活动和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合理合法维权意识,极力改进来深建设者的信访不信法的维权思维。

    4、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制作法制宣传长廊、有奖法律知识问答、开办法律大讲堂、街头普法宣传、执法过程中普法、观看视频图片展普法、组织文艺演出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普法,通过寓教于乐多种形式,探索新的法治宣传阵地。

    七、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及困难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群众利益诉求、意见表达及社会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特征,基层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社会稳定面临相当大的压力。

    1、人民调解机构的影响力还不够。由于民众的法治观念还不强,加上法治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民众还存在“信访不信法”的观念,街道设立的调解室、仲裁工作站、和谐劳动关系服务中心等机构使用率相对偏低,发挥作用还不够明显。

    2、基层法治工作的执行力还不够。各项法律服务工作由结对律师事务所与街道司法所负责,部分律所律师人员变动较频繁且身兼数职,不利于调解案件的持续跟踪解决。

    ? ?由于普法宣教工作的灵活性还不够,服务对象和参与人群还没得到充分培训,推出的诸多法律服务,由于民众不了解或者不相信,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服务,很多社区居民出现矛盾舍近求远仍到街道解决,没有充分利用好社区的律师资源。

    3、街道调解组织无强制性权利,双方能否到场调解及是否调解到底完全凭双方当事人自愿,使得调解处于很被动的地位,不能很好的化解处理矛盾纠纷。

    4、由于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群众出现纠纷后不愿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意气用事,动辄上访闹事。很大一部分群众认为打官司不仅费时、费力,还要花钱,因此,发生矛盾纠纷时,往往不愿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再加上不少群众对当地政府和司法不信任,“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不闹不解决”,“大闹大解决”,通过越级上访、聚众上访等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丰富法治工作的方法手段。根据辖区实际特点,推出更多更好地法律服务举措。使服务对象和参与人群得到充分培训,整合各方资源,采取多样形式,力求多元共治、集成高效,使各项法治工作内容贴合实际、落到实处。

    2、建立矛盾疏导机制。首先要建立群众利益表达和矛盾化解机制。坚持“定期排查制、领导接访制、联席会议制、领导包案制、责任追究制”5大制度并重,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及时化解矛盾。

    3、整合资源,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的排查梳理,认真分析当前矛盾形成的原因,探讨有效解决矛盾的方法途径。

    4、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逐一化解矛盾,保障群众合法权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法律、政策、经济、行政、道德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群众正当要求做到尽量满足,对不合理要求要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要将涉法涉诉信访分离出来,导入法律途径,探讨彻底解决方法;
    对由于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导致的矛盾纠纷,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年法治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1、继续提升调解专业化水平,丰富和完善法律服务,确保矛盾纠纷化解的效果。不断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按需要增设快速便捷的调解机构,让法律更“便民”;
    继续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此项工作知晓范围,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新途径,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2、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提升,增强部门联动,创新工作机制,解决“信访不信法”问题。继续发挥“**街道办事处访前法律工作室”的作用,做好信访的分类疏导和政策法律宣传工作,为信访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引导信访人依法维权,同时参与重要信访工作处理。逐步改变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惯性思维,引导群众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表达民意,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3、完善基层依法治理格局,推进社区多元共治,使各项工作在法治框架内运行,预防矛盾发生。不断规范基层行政执法,避免因执法不当引发矛盾纠纷,继续推行“律师驻队”模式,聘请律师对行政执法行为出具专业法律意见,全面树立政府依法行政权威,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健全社区依法治理,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主动开展社情预判预警,加强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处置,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按照社区网格化管理,强化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深入开展经营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行动。

    ?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