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养鹅技术
  • 甲鱼养殖
  • 河豚养殖
  • 养鱼技术
  • 湖羊养殖
  • 养鸭技术
  • 竹荪种植
  • 狐狸养殖
  • 养鳖技术
  • 斗鸡养殖
  • 养猪技术
  • 养牛技术
  • 养鸡技术
  • 野兔养殖
  • 仔猪养殖
  • 养鹿技术
  • 养蛇技术
  • 香猪养殖
  • 蘑菇种植
  • 养龟技术
  • 黑木耳种植
  • 金地菇种植
  • 香菇种植
  • 野猪养殖
  • 母猪养殖
  • 食用菌种植
  • 麝香鼠养殖
  • 生猪养殖
  • 海参养殖
  • 梅花鹿养殖
  • 水貂养殖
  • 长毛兔养殖
  • 奶牛养殖
  • 火鸡养殖
  • 蜈蚣养殖
  • 蝎子养殖
  • 养蛙技术
  • 林蛙养殖
  • 娃娃鱼养殖
  • 波尔山羊养殖
  • 山鸡养殖
  • 肉鸡养殖
  • 豪猪养殖
  • 养虾技术
  • 对虾养殖
  • 蛋鸡养殖
  • 肉兔养殖
  • 獭兔养殖
  • 石蛙养殖
  • 蝇蛆养殖
  • 蜜蜂养殖
  • 黄粉虫养殖
  • 山羊养殖
  • 水蛭养殖
  • 蚯蚓养殖
  • 土鸡养殖
  • 肉牛养殖
  • 竹鼠养殖
  • 鸽子养殖
  • 土元养殖
  • 黄鳝养殖
  • 泥鳅养殖
  • 养羊视频
  • 其他视频
  • 池养右军鹅典故 [池养右军鹅]

    时间:2019-01-18 01:03:39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关于白鹅的资料,

    我们的歌是吃软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哪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他会大步的踏向走去饮一口水再大步走去吃泥!

    觉得对的双击加关注💎️

    快手:小公主静静

    抖音:王默

    叶罗丽

    '

    鹅 (家禽

    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中国家鹅来自于鸿雁,欧洲家鹅则来自灰雁。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家禽,比鸭子大,颈长,喙扁阔,尾短,体白色或灰色,额部有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脚大有蹼,善游水。

    生活习性

    这些成员外形和习性各异:有些食植物,有些则食鱼;有些只能飘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擅长潜水;有些是飞行能力最强的鸟类之一,有些则不善于飞行。有几种天鹅如疣鼻天鹅和大天鹅是体型最大的游禽,也是体型最大的飞禽之一。疣鼻天鹅也是最优雅的鸟类,常见于欧洲的公园中,但是中国不太常见。骆宾王曾做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年少时候的骆所做,足以见其才气.

    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世界各地均有饲养。鹅头大,喙扁阔,前额有肉瘤。脖子很长,身体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脚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强。生长快,寿命较其他家禽长。体重4~15kg。孵化期一个月。栖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善于游泳。主要品种有狮头鹅、太湖鹅等。

    鹅与天鹅的区别:天鹅是雁形目鸭科雁亚科中最大的水禽,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

    形态特征

    家禽,成年的鹅比鸭大,额部有肉瘤,颈长,嘴扁而阔,腿高尾短,脚趾间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

    能游泳,吃谷物、蔬菜等,肉和蛋可以吃。雏鹅,刚刚孵化的鹅,黄色或黄褐交替绒毛,嘴扁,脚掌和嘴橘黄色。

    家鹅,食草动物,吃五谷杂粮,基本不会吃荤食,不吃油腻的剩菜,吃鱼塘里的小鱼、小虾、水生植物、藻类等。

    分布范围

    一、狮头鹅是中国惟一的大型鹅种,因前额和颊侧肉瘤发达呈狮 头状而得名。狮头鹅原产于广东饶平县溪楼村。现中心产区位于澄海市和汕头市郊;在北京、上海、黑龙江、广西、云南、陕西等20多个省区均有分布。 狮头鹅体型硕大,体躯呈方形。头部前额肉瘤发达,覆盖于喙上,颌下有发达的咽袋一直延伸到颈部,呈三角形。喙短,质坚实,黑色,眼皮突出,多呈黄色,虹彩褐色,胫粗蹼宽为橙红色,有黑斑,皮肤米色或乳白色,体内侧有皮肤皱褶。全身背面羽毛、前胸羽毛及翼羽为棕褐色,由头颈至颈部的背面形成如鬃状的深褐色羽毛带,全身腹部的羽毛白色或灰色。

    母鹅就巢性强,开产日龄为160~180天,一般控制在220~250日龄。产蛋季节通常在当年9月至次年4月,这一时期一般分3~4个产蛋期,每期可产蛋6~10枚。第一个产蛋年产蛋24枚,平均蛋重176g,蛋壳乳白色。种公鹅配种一般都在200日龄以上,2岁以上的母鹅,年平均产蛋28枚,平均蛋重217.2g。

    成年公鹅体重8.85kg,母鹅7.86kg。70~90日龄上市未经肥育的仔鹅,公鹅平均体重6.18kg,母鹅5.51kg。狮头鹅平均肝重600g,最大肥肝可达1.4千克,肥肝占屠体重量的13%,肝料比为1:40。

    二、埃姆登鹅原产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部的埃姆登城附近。19世纪,经过选育和杂交改良,曾引入英国和荷兰白鹅的血统,体型变大,中国台湾省已引种。埃姆登鹅全身羽毛纯白色,着生紧密,头大呈椭圆形,眼鲜蓝色,喙短粗,橙色有光泽,颈长略呈弓形,颌下有咽袋。体躯宽长,胸部光滑看不到龙骨突出,腿部粗短,呈深橙色。其腹部有一双皱褶下垂。尾部较背线稍高,站立时身体姿势与地面成30~40°角度。

    雏鹅全身绒毛为黄色,但在背部及头部有不等量的灰色绒毛。在换羽前,一般可根据绒羽的颜色来鉴别公母,公雏鹅绒毛上的灰色部分比母雏鹅的浅些。

    母鹅10月龄左右开产,年平均产蛋10~30枚,蛋重160~200g,蛋壳坚厚,呈白色。母鹅就巢性强。成年公鹅体重9~15kg,母鹅8~10kg。肥育性能好,肉质佳,用于生产优质鹅油和肉。羽绒洁白丰厚,活体拔毛,羽绒产量高。

    三、图卢兹鹅又称茜蒙鹅,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鹅种,19世纪初由灰雁驯化选育而成。原产于法国南部的图卢兹市郊区,主要分布于法国西南部。后传入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

    图卢兹鹅体型大,羽毛丰满,具有重型鹅的特征。头大、喙尖、颈粗,中等长度,体躯呈水平状态,胸部宽深,腿短而粗。颌下有皮肤下垂形成的咽袋,腹下有腹皱,咽袋与腹皱均发达。羽毛灰色,着生蓬松,头部灰色,颈背深灰,胸部浅灰,腹部白色。翼部羽深灰色带浅色镶边,尾羽灰白色。喙橘黄色,腿橘红色。眼深褐色或红褐色。

    开产日龄为305天。年产蛋30~40枚,平均蛋重170~200g,蛋壳呈乳白色。公鹅性欲较强,母鹅就巢性不强。成年公鹅体重12~14kg,母鹅9~10kg。强制填肥后每只鹅平均肥肝重可达1.0kg以上,最大肥肝重量可达1.8kg。

    种群现状

    据台湾媒体报道,禽流感来袭,台湾不只鸡不安,连鸭、鹅也拉警报!继屏东县大武山畜牧场确认有蛋鸡感染H5N2、扑杀12万只鸡之后,云林、嘉义及屏东3县市又传出一口气有多达15处的鸭、鹅场产蛋率降低及死亡率高,怀疑有可能是岛内首次发生的H5N8疫情,且比H5N2还要毒,台“农委会”已经进行移动管制,并紧急采样送检验,结果预计2015年1月11日出炉。

    据报道,台“农委会”表示,若检验确定鸭、鹅感染的是H5N8禽流感病毒,将是岛内首例。包括中国大陆、日本、韩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地,2014年12月也都爆发H5N8禽流感疫情。

    “农委会”指出,云林、嘉义及屏东3县市,共有15处鸭、鹅场分别在2015年1月8日、9日传出异常,“农委会”2天各采样7件和8件样本,初步的检验结果今天可以出炉;而H5N8与H5N2都不是人禽共通的疫病,依低病原及高病原不同,其中高病原对水禽鸭、鹅有致命性影响。

    因应可能全面爆发的禽流感疫情,“农委会”日前已成立“中央疫灾紧急应变小组”,除陆续召开2次会议,也要求各县市政府及鸭、鹅、火鸡、土鸡、肉鸡及蛋鸡和种鸡饲养场在2015年2月17日之前都必须主动查报,以每1000只计算,只要连续2天每天有4只鸭、鹅、火鸡、土鸡、肉鸡死亡,蛋鸡、种鸡标准为2只,就要通报,否则惩处5万至100万元新台币。[3]

    文学作品

    晋王羲之爱鹅,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鹅走起路来不急不徐;游起泳来,悠闲自在,王羲之爱鹅,也喜欢养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从鹅的体态姿势、行走姿态上和游泳姿势中,体会出自然就是美的精神以及书法运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爱鹅出了名。在他居住的兰亭,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池边建有碑亭,石碑刻着"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人们看了赞叹不绝。提起这块石碑,又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传说有一天,王羲之拿着羊毫毛笔正在写“鹅池”两个字。刚写完“鹅”字 时,忽然朝廷的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的家里。王羲之只好停下笔来,整衣出去接旨。在一旁看王羲之写字的王献之,也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他看见父亲只写好了一个“鹅”,“池”还没写,就顺手提笔一挥,在后接着写了一个"池"字。两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谐,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更是成了千古佳话。

    有关王羲之爱鹅的佳话,另有一则是豪而不举的伤心事,《晋书·王羲之传》记:“(羲之)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什么意思?王羲之听说有个老太养了一只善于鸣叫的鹅,想买而不能得手,连忙率了一帮亲朋好友赶过去观赏。孰料那个老太听说有名的王羲之要上门做客,就把那只鹅杀了做菜来款待贵客。王羲之见此情景,懊丧叹惜不已。

    诗《咏鹅》

    作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赏析: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营养分析

    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

    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还可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别适合在冬季进补。

    食疗作用

    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

    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

    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

    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

    而鹅血、鹅胆、鹅肫等制成的鹅血片、鹅血清、胆红素、去氧鹅胆酸芋药品,可用于癌症、胆结石等疾病的治疗。

    菜肴制作

    鹅肉鲜嫩松软,清香不腻,以卤制贡鹅和煨汤居多,也可熏、蒸、烤、烧、酱、糟等。其中鹅肉炖萝卜、鹅肉炖冬瓜等,都是“秋冬养阴”的良菜佳肴。

    备注说明

    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鹅是食草动物,鹅肉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健康食品。鹅肉含蛋白质,钙,磷,还含有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

    鹅肉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从生物学价值上来看,鹅肉是全价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仅比鸡肉高一点,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鹅肉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别是亚麻酸含量均超过其他肉类,对人体健康有利。鹅肉脂肪的熔点亦很低,质地是柔软的,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健康食品的排行榜,首次为食品划分了类别,鹅肉位居健康肉食排行榜首位。

    药疗作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鹅血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达40%以上,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升高白血球,促进淋巴细胞的吞噬功能。鹅血中还含有一种抗癌因子, 能增强人体体液免疫而产生抗体。由于免疫功能和肿瘤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大多数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其机体的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在鹅血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抗癌因子等活性物质,能通过宿主中介作用,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5]

    功效主治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滋润五脏、除五脏热邪,煮汤服用,治疗消渴症。鹅肉性冷,食多了使人患病,引发旧病,嫩鹅肉有毒,食用害人,老鹅的肉适于食用。

    月翠

    【功效主治】又叫尾罂,即尾部的肉。

    外涂治疗手足皴裂。将它塞入耳中,可治疗耳聋。

    【性味】味咸,性平,微毒。

    【功效主治】解金属及药毒。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热毒及痔疮初起。

    【性味】味基,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过食易引发旧病。

    【功效主治】主治麦芒刺喉和骨鲠。

    【功效主治】解毒,治小儿惊风,烧灰研末用酒送服,治疗饮食不下。

    掌上黄皮

    【功效主治】烧过研末,搽脚,治疗脚趾缝湿烂流水。焙好研末,外用治疗冻疮。

    【功效主治】绞汁服用,治疗小孩患鹅口疮。

    附方

    通气散:治疗误吞铜钱和钩绳,取鹅毛一钱烧灰;磁石皂子大一枚,煅好;象牙一钱,烧存性。一同研末。每次服用半钱。

    治疗饮食不下:将白鹅尾毛烧成灰,每次用米汤送服一钱。

    治鹅口疮:将食草白鹅的清粪过滤取汁加沙糖少许,外搽。

    适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尤其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温热内蕴者、皮肤疮毒、瘙痒症者、痼疾者忌食、高血压病、血脂血症、动脉硬化之人忌食。

    食物相克

    鹅肉不可与柿子、鸭梨同食。与鸡蛋同食损伤脾胃。

    食用提示

    每餐约100g,不宜过量食用,食多不易消化。

    制作指导

    1.鹅肉鲜嫩松软,清香不腻,以煨汤居多,也可熏、蒸、烤、烧、酱、糟等。

    2.其中鹅肉炖萝卜、鹅肉炖冬瓜等,都是“秋冬养阴”的良菜佳肴。

    羲之爱鹅故事

    羲之爱鹅:在民间可谓家喻户晓。据《晋书 ·王羲之传》记载:会稽有一个孤老太太养了一只好鹅,想要卖掉可是没人要。王羲之听说了,就邀了朋友打算前去观赏。老妪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准备款待他,王羲之一到,见鹅已死,感叹而归。又山阴县玉皇观有个老道士,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书的《黄庭经》,但右军大人名满天下,又怎会卖一个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爱鹅,遂精心调养一批良种白鹅,每日於王羲之与友人郊游处放养。王羲之终於“偶然”碰见了这群白鹅,十分惊喜,便想要买下白鹅,道士说:“你只要给我写一篇《黄庭经》,我就将这些鹅悉数相赠。”王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欢喜异常。这篇书法世称右军正书第二,后人更是由於这个典故,便有将《黄庭经》称作《换鹅帖》的。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中所写“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便是引用这个典故。

    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於笔端。

    “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鹤”并称,是为“四爱”。“四爱”的题材常常出现在明清以至民国的瓷器和绘画中,以表现文士高士风雅清逸,迥出尘俗的超然情志。

    命驾:命人驾车马,引申为立刻动身。

    就:前往。

    弥日:整天。

    弥:充满。

    市:买。

    固求市之: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

    固:坚决,坚持。

    市:买,这里作动词用

    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今绍兴)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擅长鸣叫,王羲之要求买下来却没有得到,就带着亲友驾车前去观看。

    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将到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叹息了一整天。

    又有山阴(今绍兴)一个道士,喜欢养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心里很是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道士说:“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道德经》,我一定把整群鹅都送给你。”

    王羲之高兴地写完,用笼子装了鹅带回家,感到非常高兴。他任性率真的情况就是这样。

    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这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做好饭菜等他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

    王羲之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

    王羲之卖“当”

    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很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景物之中。那年春天,他去杭州探访好友,走到苏州地面,步上一座石桥,举目四望,见前边有一座小村庄,飘扬的酒旗在落日的余辉中闪光,袅袅的炊烟从茅屋顶上缓缓升起,三三两两的农人向村庄走去,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他有些流连忘返,在桥边停下,月亮升起的时候,村庄一片朦胧,更是一番景致,沽来一壶清酒,买了几盘小菜,自斟自饮起来,夜半时分,带着几分醉意,渐渐睡去。第二天醒来,忽觉头上沉重,回到馆舍躺下就病了,书童请来了苏州的名医为王羲之诊治,王羲之整整病了一个月。出门时身上所带的盘费也已用光,要到杭州看朋友也不能了。这怎么办?他想了想,忽然记起,在他住的旅馆对面有一个当铺,他记得那个“当”字已经破旧不堪了,我何不写个当字去当了?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就叫书童铺纸磨墨。他写好一个当字,叫书童拿去当了,价格是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当。

    书童来到当铺,展开王羲之的字,老板一看,果然是个好字,就问当多少钱,书童说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行。老板端详着,说:“好字是好字,只是带着病容,不值不值。” 书童回来把老板的话说给王羲之,王羲之说:“嘿,我看得起你你倒牛起来了,好!我就再写一个。”王羲之又写了一个字,让书童拿去,老板一看,说道:“这个当字比那个有力多了,只是带着孤气和怒气。就这吧,我要了。”交给书童30两银子。

    王羲之有了钱,又可以上路了。他来到杭州,见了朋友,朋友设了一桌好酒招待王羲之,在座的有一位朋友的亲戚,开着一个当铺,想求王羲之写个当字,当做招牌,王羲之说:“我已经写好了一个当字,你去取回来就是了。”王羲之把当票掏出来,交给那人。那人带着银两就望苏州而去。

    到了苏州,见了当铺老板,就要回当。老板听他不是本地人,跑这么远要回当,以为他是个疯子。一看当票是真的,老板想坑他一家伙,算盘子一拨拉,连本带利开口要他40两,那人掏出40两给了老板。老板有点纳闷,明显是坑他,他却喜滋滋地掏出40两银子赎当。就问他:“请问,这个字有什么珍贵的?”

    那人说:“这是当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你老先生有眼不识金镶玉!再会!” 老板急了。喊道:“你回来,我拿50两银 子要了你的当字,要不100两,100两!”

    那人听都没有听,回到杭州,见了王羲之,交出了那个当字。

    王羲之接过来看都没看,“嚓嚓”两下把那个字撕了个粉碎。那人可惜得不得了,一步晚了,没能救出那个当字。

    王羲之笑笑说:“生意人最重要的是一个‘和’字,和气生财么,这个字是我病好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发脾气的时候写的,带着几分怒气,不好,我现在再给你写一个,包准你挂出去能发财。” 于是,杭州的朋友展纸磨墨,王羲之运气着力,挥笔写下一个很大的‘当’字。在场的朋友们无不称奇,人人都夸这个当字极好极好。

    这个当字经高级工匠刻制,挂在杭州城的通衢大道处,非常显眼,生意也非常热闹。从此以后,杭州城的当铺成了全国最出名的当铺。

    王羲之书法逸事大全(二)

    王羲之口水救命

    东晋时,政坛上有句流传甚广的话---“王与马,共天下!”王,即当时的宰相王导一族;马,即当时的皇帝晋元帝司马睿一族。但,政治权力是世界上独占性最强的东西,“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没错,政权永远不可能与他人共享的。因此,有人已开始蠢蠢欲动要发动政变,打破这个“王马共天下”的共享政治。这个人就是王导的族兄——王敦。王敦当时是荆州(今之湖南和湖北)刺史,荆州一地,地广民多,掌管此地便代表握有极大的军事、政治与经济的权力。换句话说,拥有此地,就表示享有发动政变的潜在资本。

    为了把潜在的政变资本转换成现实的政变实力,王敦每时每刻都在荆州训练军队、澄清政治、发展经济。可以说,王敦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处理公务,都在为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做准备,根本没闲暇时间来放松自己。但,却只有一件事是王敦愿意暂时放下公务去轻松一下--陪他的族侄儿王羲之玩。这一天,王敦逗王羲之逗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已到深夜。

    “哇!天好黑哟!”不到十岁的王羲之,一脸天真地对著王敦说,“叔父,我要回家了。” 王敦难得轻松一下,再加上现在又正在兴头上,他怎么舍得让王羲之这个开心果现在就回去呢?于是,王敦伴著鬼脸对王羲之说,“今晚就住叔父家吧!”王敦使出浑身解数来逗王羲之开心,好让他忘了要回家,“叔父扮马儿让你骑,好不好啊?”就在王敦一整夜极尽耍宝之能事、逗得王羲之笑得嘻嘻哈哈的开心欢乐气氛下,王羲之累了,睡著了,当然,也就住在王敦家了。

    王敦把睡著了的王羲之抱到自己床上,让那一脸聪明伶俐的小鬼头就睡在自己的身边。一大早,帮王敦策划政变计画的谋士--钱凤,把王敦叫醒,和他商量有关政变计画的细节。

    睡眼惺忪的王敦就在卧房里和钱凤大谈政变的细节,谈到一半,王敦突然大叫一声,“啊!糟糕!我忘了床帐里还有个人啊!”这时,王敦才想起王羲之还睡在里面。钱凤冷冰冰地望了王敦一眼,“不管谁睡在里面,为了自保,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杀人灭口!”早就已被吵醒的王羲之,听到钱凤要王敦杀掉自己的那句话时,惶恐万分!“该怎么办?该怎么办!他要叔叔杀我啊!”王羲之心里一直在无助地哭喊著。

    时间,已不允许王羲之花太多时间去想救命的法子了! “唉,我最疼爱的侄儿啊!别怪叔叔呀!”王敦已拿著刀,朝床走去!

    到底王羲之有没有想出救自己小命的方法呢? 据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记载,王羲之决定伪装成睡得很熟的样子,来表示自己压根儿就不可能听见王敦与钱凤之间有关政变计画的谈话。

    于是,王羲之凭著自己对熟睡模样的认知,尽量去竭力伪装---只见王羲之使劲地猛吐口水、狂流口水,吐得到处都是、流得全身都有,被子、枕头、衣服、头上、脸上、手上…… 所以,当王敦拿著刀、无奈地走到床边、掀开床帐、准备要杀王羲之、却看到满床铺的口水时,他不禁堆起满脸笑容,对钱凤开心地叫著,“不必杀我宝贝侄儿啰!你看他睡多熟,熟到连口水都流成这个样,都氾滥了!根本就不可能听见我们在说些什么嘛!哈哈哈!太好了!我不必杀我最疼爱的侄儿啰!”王敦与钱凤正是因为看到了王羲之口水横流的样子,才打消了杀王羲之来灭口的念头。看来,流流口水,不但对身体有益,有时还能救自己一命!

    而且,对后人来说,王羲之的口水,不但救了王羲之一命,更拯救了书法艺术一命--因为,逃过鬼门关的王羲之,日后所创造出来的书法艺术,让到东晋时已然没落的书法艺术,再度活络了起来。

    --------------------------------------------------------------------------------

    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自小就开始学习书法。据说就连他平时走路,也随时用手比划著在身上练字,日子久了,连衣服都划破了。为练得一手好字,王羲之整天都在书房里练字,甚至废寝忘食。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格格”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王夫人笑着拿来铜镜,王羲之一看,只见满嘴是乌黑的墨汁,不由得也哈哈大笑起来。

    --------------------------------------------------------------------------------

    王羲之关于选婿

    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

    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

    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

    你猜这位青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后来他真的成了杰出的书法家。这说明,郗老大人是有眼力的。这里还顺带说一句,王羲之的夫人、郗鉴的女儿,她也是个书法家,对王羲之的帮助可大了。她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呢。

    王羲之书法逸事大全(三)

    王羲之登泰山

    有一年,王羲之和他的一个朋友来逛泰山,到泰山一看,真是山清水秀,名不 虚传。两人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谈天。王羲之说:“泰山的风景确实很美,就像我的字一样,四海闻名!”这时,泰山老母下来查山,听到王羲之的话,生气地说:“王羲之敢在泰山夸海口,我一定打你个‘知’字!”

    接着,泰山老母到山腰里画了两座小草房,中间一道大墙,吐了口仙气,房子和真的一样。她变成个老太太,又变出个老太太,她俩隔着一堵墙,一个擀饼,一个烙饼。不一会,王羲之和他的朋友来了。一看,这两位老太太在隔着墙甩饼。

    这边的老太太擀好一个饼,用擀饼轴挑起来甩过墙去,“啪嗒”一声,正巧落在鏊子上。那边的老太太烙熟一个饼,用翻饼劈子把饼挑起来甩过墙去,“啪嗒” 一声,恰好落在盖垫上。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就来回地看,等一块大面都擀完了, 没出一点差错。盖垫上那一摞饼,摞得整整齐齐。王羲之很觉奇怪,就问一位老太太:“你们的饼为什么扔得那么巧妙?”

    老太太说:“这有什么巧妙?不过是王羲之的字--熟而已矣!”王羲之听了,非常惭愧。知道自己说了大话,泰山老母有意给打个“知”字哩!

    --------------------------------------------------------------------------------

    王羲之坦腹东床

    晋代太尉郗鉴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丞相王导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于是派一个门客到王家去选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

    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这位青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王羲之的夫人、郗鉴的女儿,她也是个书法家,他们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

    王羲之“学习不能等待”

    王羲之十二岁那年,在父亲的枕头底下发现藏有前人写的《笔论》,便偷偷地拿来读,越读越有兴趣。一次他的父亲看到他聚精会神地读书,问他读的是什么书,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走过去一看,才知道他读的是《笔论》,就对他说:“你现在年纪还小,读《笔论》这样的书,恐怕还读不懂吧?”父亲听了也说:“不要性急,等你长大了,我会教你的。”

    可是王羲之回答说:“学习是不能等待的,像走路一样,不停地走,才能前进。等我长大了,再教那就太晚了。”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王羲之越学越好,越练越神,其书法艺术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被后人遵为“书圣”。

    王羲之书法逸事大全(四)

    王羲之妙书春联

    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付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付,让家人再贴出去。这付写的是:“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付,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

    王羲之桥头题扇

    一天傍晚,王羲之在一座石桥上散步,正走到桥头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婆婆愁眉苦脸地提著一篮子竹扇,拄著拐杖,站在桥头叫卖。王羲之看到没人买老婆婆的扇子,十分同情,就走上前去说:“老婆婆,你的扇子上没有画,也没有字,当然没人要。我来给你的扇子写几个字好吗?”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但是觉得他很热心,就把扇子都交给了他。王羲之立刻去借来了笔、墨、砚,然后靠在石桥的栏杆上,拿著扇子题字,不一会儿,就给每一把扇子题好了字。老婆婆看到这些龙飞凤舞的字,把扇子弄得黑一块,白一块,脸上露出不高兴的样子。王羲之安慰老婆婆说:“你放心,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一定会有人来买的。”

    果然,人们听说字是王右军写的,都抢著要买,一篮子竹扇很快就卖完了。

    --------------------------------------------------------------------------------

    王羲之关于“鹅池”

    传说“鹅池”两字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手笔。王羲之非常爱鹅,《晋书.王羲之传》载:“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

    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传说王羲之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闻圣旨到,遂搁笔迎旨。于书学颇为自负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池”字,一碑二字,一肥一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写字换鹅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

    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

    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

    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

    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

    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

    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

    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

    竹扇很简陋,没有什 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

    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

    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

    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

    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

    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

    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

    一批品种好的鹅。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

    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

    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

    卖给他。

    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

    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

    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王羲之写字换鹅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横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 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有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 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尤克勤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东床择婿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

    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

    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

    你猜这位青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后来他真的成了杰出的书法家。这说明,郗老大人是有眼力的。这里还顺带说一句,王羲之的夫人、郗鉴的女儿,她也是个书法家,对王羲之的帮助可大了。她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呢。

    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

    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王羲之卖当

    作者: 曹德全

    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很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景物之中。那年春天,

    他去杭州探访好友,走到苏州地面,步上一座石桥,举目四望,见前边有一座小

    村庄,飘扬的酒旗在落日的余辉中闪光,袅袅的炊烟从茅屋顶上缓缓升起,三三

    两两的农人向村庄走去,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他有些流连忘返,在桥边

    停下,月亮升起的时候,村庄一片朦胧,更是一番景致,沽来一壶清酒,买了几

    盘小菜,自斟自饮起来,夜半时分,带着几分醉意,渐渐睡去。

    第二天醒来,忽觉头上沉重,回到馆舍躺下就病了,书童请来了苏州的名医

    为王羲之诊治,王羲之整整病了一个月。出门时身上所带的盘费也已用光,要到杭州看朋友也不能了。这怎么办?他想了想,忽然记起,在他住的旅馆对面有一个当铺,他记得那个“当”字已经破旧不堪了,我何不写个当字去当了?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就叫书童铺纸磨墨。他写好一个当字,叫书童拿 去当了,价格是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当。书童来到当铺,展开王羲之的字,老板一看,果然是个好字,就问当多少钱,书童说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行。老板端详着,说:“好字是好字,只是带着病容,不值不值。”书童回来把老板的话说给王羲之,王羲之说:“嘿,我看得起你你倒牛起来了,好!我就再写一个。”王羲之又写了一个字,让书童拿去,老板一看,说道:“这个当字比那个有力多了,只是带着孤气和怒气。就这吧,我要了。”交给书童30两银子。王羲之有了钱,又可以上路了。他来到杭州,见了朋友,朋友设了一桌好酒招待王羲之,在座的有一位朋友的亲戚,开着一个当铺,想求王羲之写个当字,当做招牌,王羲之说:“我已经写好了一个当字,你去取回来就是了。”王羲之把当票掏出来,交给那人。那人带着银两就望苏州而去。到了苏州,见了当铺老板,就要回当。老板听他不是本地人,跑这么远要回当,以为他是个疯子。一看当票是真的,老板想坑他一家伙,算盘子一拨拉,连本带利开口要他40两,那人掏出40两给了老板。老板有点纳闷,明显是坑他,他却喜滋滋地掏出40两银子赎当。就问他:“请问,这个字有什么珍贵的?”那人说:“这是当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你老先生有眼不识金镶玉,哼!再会!”老板急了。喊道:“你回来,我拿50两银 子要了你的当字,要不100两,100 两!”那人听都没有听,回到杭州,见了王羲之,交出了那个当字.王羲之接过来看都没看,“嚓嚓”两下把那个字撕了个粉碎。那人可惜得不得了,一步晚了,没能救出那个当字.王羲之笑笑说:“生意人最重要的是一个‘和’字,和气生财么,这个字是 我病好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发脾气的时候写的,带着几分怒气,不好,我现在再给你写一个,包准你挂出去能发财。”于是,杭州的朋友展纸磨墨,王羲之运气着力,挥笔写下一个很大的‘当’字。在场的朋友们无不称奇,人人都夸这个当字极好极好。

    这个当字经高级工匠刻制,挂在杭州城的通衢大道处,非常显眼,生意也非常热闹。从此以后,杭州城的当铺成了全国最出名的当铺。

    王羲之助人卖扇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天下闻名,但是他轻易不肯给人写字。

    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竹扇在集市旁叫卖,却没有什么 人去买。他看到后心里很感同情,于是就帮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上字。人们知道后纷纷 围拢来抢着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等着买米下锅的老婆婆非常高兴,十分感谢 乐于助人的大书法家。

    王羲之习惯在夫人的后背上用手指写字,一日,王羲之和夫人上床准备睡觉,王羲之又在夫人的后背上用手指笔画起来。此日夫人心情不悦,对王羲之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为什么总在别人身上写呢?”,王羲之听夫人一席话,茅塞顿开,是呀,学习别人再学也超不过那个人,为什么我不能有自己的体(书体、书风)呢?于是,王羲之发奋图强,勇于创新 ,最后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以书换鹅

    (原文):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煮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瓮,汤煮右军两只,聊备一馔。”(卷二十三)

    ??(译):吴地人多管梅子叫“曹公”,因为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又把鹅称为“右军”,因为王羲之(官右军将军)喜欢养鹅。有个读书人送友人醋腌梅子和蒸鹅,附信说:“醋腌曹公一瓮,汤煮王右军两只,以供君吃一顿。”

    ??(评):读书人穷措大、掉书袋,真真令人喷饭。如果送红烧肉,肯定还要写上“又致东坡一碗。”

    原文 :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瓮,汤燖右军两只,聊备一馔。”

    译文 : 吴地人多管梅子叫“曹公”,因为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又把鹅称为“右军”,因为王羲之(官右军将军)喜欢养鹅。有个读书人送友人醋腌梅子和蒸鹅,附信说:“醋腌曹公一瓮,汤煮王右军两只,以供君吃一顿。”

    评价  读书人穷措大、掉书袋,真是让人无语

    上面语段选自《梦溪笔谈》之“卷二十三讥谑”,作者写作意图是讽刺有些读书人卖弄学问。

    鹅是被人们很早就饲养、驯化了的“家禽”,由於它具有体态洁美、性格温顺、忠实主人、通解人意等优点,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

    历史上爱鹅最为著名的,就属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了。有关他爱鹅的故事很多,例如《晋书·王羲之传》中,说他“性爱鹅”,听说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善鸣,便教人去买,没有结果,就亲自登门观看,老妇人知道“王右军”要来,就“烹以待之”,使得“羲之叹惜弥日”。

    又如《王和论书表》记载:山阴昙石襄 村有一道士,养了十几只鹅,王羲之知道了,一大早就乘小船到那里去。看见之後非常高兴,於是就想求道士卖给他几只,道士回答说,他自己“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屈书《道德经》两章,便合群以奉。”王羲之欣然同意,立即住了下来,花去半天的工夫“写毕,笼鹅而归”。这就是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黄庭一卷无多字,换尽山阴道士鹅。”的所谓“山阴胜事”。

    因为王羲之被後人尊为“书圣”,所以,引起了文人、骚客们的广泛关注,诗人李白咏道:“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大文豪韩愈在“石鼓歌”中称道王羲之的字说:“数纸当可换白鹅”;唐代著名书家李群玉“善草书,(也)性喜养白鹅”。他们以为书法可以从鹅的形象中得到启发,於是,陆龟蒙说:笔精如逸少(王羲之字),书字换白鹅;范成大说:“白鹅满陂间,谁识腕中意”;皮日休说:“斋心曾养鹤,挥翰好邀鹅”;卢肇在送李群玉的诗中就直言肯定:“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画家更不甘落後,他们用生花的妙笔、用绚丽的色彩,精心绘制鹅们在饮、啄、栖止时的各种姿态,并将它们置身於苑囿、花圃之中,特别是在辉煌的工笔画的宋代,产生了一大批专门以画鹅为题材的名家、名画。根据《宣和画谱》记载,著名花鸟画家崔白、滕昌祐和皇室宗亲赵孝颖以及丘庆余等人都工画鹅。当时御府收藏的“鹅画”如:崔白的《杏花双鹅图》、《秋塘双鹅图》、《白莲双鹅图》等;滕昌佑的《牡丹睡鹅图》、《芙蓉睡鹅图》等;赵孝颖的《莲陂戏鹅图》和丘庆余的《雁鹅图》等数十幅。

    人们爱鹅、养鹅,鹅成了人们的朋友,它们与人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大大超过象鸡、鸭一类的家禽。传说从前在越州有一个姓祖的小吏,早晨在路上遇到一个农夫挑了一担鹅,到集市去买,担上的鹅见了他,便眼巴巴的向他鸣叫,好象在呼救。他便把它们买了下来,送到了一个寺庙里,想把它们放为“长生鹅”。不料这些鹅们竞不肯入寺,一直跟在他的身後,寸步不离,他只好把它们带回自己的家中。人们养鹅寓意美好,放“长生鹅”是“善举”,也是一种祝愿吉利的活动,

    关于鹅的诗句:

    1、题鹅——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2、晋·庾悦鹅炙——孙元晏

    春暖江南景气新,子鹅炙美就中珍。

    庾家厨盛刘公困,浑弗相贻也恼人。

    3、道州北池放鹅——吕温

    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

    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

    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

    4、鹅儿——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5、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池鹤八绝句·鹅赠鹤——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7、池鹤八绝句·鹤答鹅——白居易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题鹅

    【唐】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舟前小鹅儿

    【唐】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鹅儿

    【唐】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道州北池放鹅

    【唐】吕温

    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赠鹤

    【唐】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鹤答鹅

    【唐】白居易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原文):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煮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瓮,汤煮右军两只,聊备一馔。”(卷二十三)

    ??(译):吴地人多管梅子叫“曹公”,因为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又把鹅称为“右军”,因为王羲之(官右军将军)喜欢养鹅。有个读书人送友人醋腌梅子和蒸鹅,附信说:“醋腌曹公一瓮,汤煮王右军两只,以供君吃一顿。”

    ??(评):读书人穷措大、掉书袋,真真令人喷饭。如果送红烧肉,肯定还要写上“又致东坡一碗。”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