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致富经
  • 农广天地
  • 致富早班车
  • 乡约
  • 科技苑
  • 农业电商
  • 农业要闻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深度
  • 独家
  • 从“信息技术”走向“信息科技”

    时间:2022-12-26 17:40:09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王志兵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其中比较突出的变化是,信息技术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课程名称变更为“信息科技”,并颁布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走向信息科技课程,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从“信息技术”走向“信息科技”,表明我国中小学教育进入了一个人才培养的新时代。

    一、信息技术课程为推进信息化贡献巨大

    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开设计算机选修课,计算机教育开始有组织地进入校园。

    1984年2月16日,在上海市展览馆举办的上海微电子技术应用汇报展览会上,邓小平同志看完13岁李劲同学的计算机演示后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此,计算机教学迅速在全国中小学开展起来。

    截至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到1991年,主要内容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如BASIC语言、PASCAL语言、LOGO语言等。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概括为精英文化教育,重点培养相关领域的拔尖人才,在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为解决当时国家建设急需高素质人才的问题服务,满足当时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拔尖人才的需要。第二阶段从1991年到2000年,主要教学内容为WPS、DOS、五笔字型、dBASE等。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概括为专业化工具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在城镇中小学开展。计算机开始在各个行业普及应用,使用好计算机是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开展计算机教学为各行业的专业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三阶段为2000年到今天,主要内容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互联网、多媒体等。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概括为大众化工具普及教育,着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大众化普及应用,建构信息化的大众文化,把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大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40年来,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和专家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敢于担当,努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信息技术的教学都为当时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信息技术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首先是环境变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沿着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逐步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人机协同”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作方式,信息技术覆盖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逻辑,对有效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學习效率、顺利开展工作、幸福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其次是学生变了,教学对象由“数字移民”逐步发展为“数字土著”。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社会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与以往的教学对象有了变化。我们时常听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了”的抱怨,其实,并不是学生不听话了,而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与我们预设的差异越来越大。我们的预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也难以按照我们的预设发展,从而产生“冲突”。

    “数字移民”习惯从身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数字土著”把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这是两代人的差异。如果我们不理解这类冲突,就难以理解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不足。我们可以看到,身边年龄比较大的人遇到问题,一般是问身边的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而年龄小的人遇到问题,首先就是拿出手机,打开电脑,查找解决办法,只有在用信息技术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他们才会寻求利用身边的资源去解决问题。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主动获取知识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了,他们认识到网络上的优质资源很丰富,表现形式和学习方式也很灵活。比如,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大多是在课外习得的,但由于缺乏指导,很容易受不良信息和不良习惯的影响,对学校教学和自身发展产生冲击。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以软件操作为主要内容,与“数字土著”的特征和需求不吻合,一般的软件操作教学对“数字土著”来说意义不大,对帮助“数字土著”适应信息社会、应用信息系统和推进信息社会发展作用不大,难以满足信息社会和国家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因此,第三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变革和发展。

    三、信息科技课程具有独特教育价值

    信息科技课程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课程逻辑主线,帮助全体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

    (一)完善科学领域结构

    传统的科学领域包括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是研究对自然界的认识,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会科学是研究对社会的认识,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信息社会广泛存在的人与机器的关系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然而这个问题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到了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时候。信息科技课程着力研究解决人与机器的和谐问题,将完善科学领域结构。

    (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信息化成为我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契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在中小学开设信息科技课程,提升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能有效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建成“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社会应用支撑。

    (三)提升学生胜任力

    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計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现在的中小学生将来可能要从事现在尚未诞生的职业,解决现在尚未出现过的问题,学习现在尚未诞生的知识。因此,教育要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信息科技课程着力提升学生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并通过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的能力,使学生能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界定问题、分析问题、组织数据、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行反思和优化;针对问题设计探究路径,通过网络检索、数据分析、模拟验证、可视化呈现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果,有效提升学生面对信息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深化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促进行业信息化劳动大军与高端信息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是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信息化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性保证;完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实现国家教育目标的重要任务;普及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融合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发展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是转变学校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四、着力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数字素养和技能

    不少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对信息科技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操作教学层面,认为信息科技课程就是讲讲操作、学学编程、上上网络等,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开设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教育工作者作为“数字移民”,即使操作技能再强,在数字素养方面也存在着天生的不足,要正视自己的这种缺憾,深刻领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和要求,虚心学习,特别是向“数字土著”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特征、思维方式和未来发展需要。

    建议教育工作者都学习编程。学习编程并不是要掌握编程语言,而是要理解机器是怎么工作的,只有知道机器是怎么工作的,才能很好地设计出利用机器解决问题的方案,创新地利用机器解决问题,顺利实施人机协同工作。面对一个略微复杂一点的信息系统,为什么有的人能很快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而有的人经过多轮培训后仍然不能顺利应用?其中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不了解机器是怎么工作的,只看到了表面的操作界面,而对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难以理解,造成应用障碍。

    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要求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学网、懂网、用网的能力。这也说明了提升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和技能的重要性。

    从“信息技术”走向“信息科技”,对信息科技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信息科技教师队伍中的“数字移民”很多,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信息科技教师很少。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师范院校要创建信息科技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好后备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信息科技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下转第60页)(上接第59页)引导教师培训从“信息技术”向“信息科技”转变,从“重操作”向“重科学”转变,从“重知识”向“重素养”转变,从“重精英”向“重全体”转变,从“重城市”向“重全体”转变,着力提高现有信息科技教师的教学水平,防止出现“新瓶装旧酒”现象。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信息科技教育大幕已经揭开。要完成从“0”向“1”的飞跃,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信息科技教师继续努力,承担起开创信息科技教育新局面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 / 曹小飞

    猜你喜欢 数字科技信息 答数字创新作文(5-6年级)(2018年11期)2018-04-23科技助我来看云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7年9期)2018-03-15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7年4期)2017-06-30订阅信息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数字看G20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6年6期)2016-08-19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5年10期)2016-01-20展会信息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成双成对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3期)2014-03-15数字变变变数学大王·低年级(2009年10期)2009-12-21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