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投资风险
  • 养殖骗局
  • 种植骗局
  • 加盟骗局
  • 加工骗局
  • 创业骗局
  • 网赚骗局
  • 世界上饲养驯鹿的民族_饲养驯鹿的民族

    时间:2019-04-25 01:02:45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扶桑国记载

    扶桑国,现代就是指日本,传说中扶桑国主要指日本,也有一说是墨西哥。

    辨析:扶桑国与倭国。

    扶桑一词在现代可指日本,但中国史中的扶桑指中美洲某地,现多认为指墨西哥。非现代的中国书本中,日本多是用倭国,而非扶桑。如,“今使人立于扶桑之东,而询以虞渊落日之景。”(《书香永日》)

    有人大胆地提出:日本不是传说中的扶桑国。证据是:首先,几乎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史籍中,对日本的正式称呼都是“倭国”。

    如《山海经》的《海内北经》早就写着:“倭国在带方东大海内。”在这些史书的《东夷列传》中,“倭国”和“扶桑国”都分开立传。

    显然是两个国家。其次,从地理位置上说,这两个国家的距离也很远。倭国的位置,只是在“带方东大海内”;而扶桑国的位置,则是“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这样计算下来,扶桑国距离中国共有三万多里,比日本远的多了。

    一些考古证据也认为指墨西哥:18、19世纪美洲大陆考古出土了许多文物,像碑刻、带有象形文字的陶器,还有古钱等等,这些出土的文物经过专家的仔细比较,发现这些遥远的美洲大陆上的古代遗物竟然与古代中国的文物有着惊人的相似。早在1761年,有一个学者名叫金勒,他已经根据《梁书》的记载,指出扶桑国是北美洲的墨西哥,并且认为发现新大陆的可能以中国人为最早。1872年又有一个学者名叫威宁,完全支持金勒的主张,认为扶桑国必是墨西哥。据说,所谓扶桑木,就是古代墨西哥人所谓“龙舌兰”。它到处生长,高达36尺。墨西哥人日常饮食和衣料等,无不仰给与这种植物。在墨西哥出土的许多碑刻中,有一些人像与我国南京明陵的大石像相似。还有的石碑有一个大龟,高8英尺,重20吨以上,雕着许多象形文字。据考古家判断,这些显然都受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苏联科学院出版的《美洲印第安人》一书,还证明古代的墨西哥和秘鲁等地,“会熔炼金、银、白金、铜以及铜和铅的合金--青铜,却没有发现任何地方会炼铁的。”这一点与《梁书》的记载也完全相符。

    扶桑国的地望之一

    扶桑国的地望,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学者金勒最早提出在墨西哥。中国学者章太炎、邓拓(马南邨)等的支持使得这一观点广为人知。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强烈的反对态度。西方学者中,很早就有人反对墨西哥说,德国学者克拉被罗在183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扶桑国不可能是墨西哥,而应当是日本或萨哈林(库叶岛)。

    吕思勉是支持墨西哥说的,他在《中国民族史》中论《梁书》关于扶桑国的记载云:“乙祁、对卢之名,皆与高丽同。而婿往女家门外作屋,亦与高丽婿屋之制相类。扶桑必为貉族人之浮海而东者矣。”扶桑国的这一部分地区与高丽有较密切的联系 当无疑义。但结合其它现象,特别从其地有马、牛、鹿三种驯化力畜看,认为扶桑国在西伯利亚地区,更能合理地解释其与高丽的联系。也就是说萨哈林说可能比墨西哥说更合理。

    现生于美洲大陆的马类是15世纪以后由欧亚大陆人工迁运去的。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时,并未见美洲有马的存在。美洲大陆曾是野牛 的天堂,但是印第安人只利用它们作为食物来源,并不进行驯化,自然不会有牛车。另外美洲野牛不以牛角巨大著称,而是相反,它的角比大多数欧亚野牛的角小得多。《梁书》中驾鹿车的鹿应是驯鹿,而驯鹿是北极圈动物,不可能出现在墨西哥。《梁书》提到的三种力畜使我们有充分理由怀疑墨西哥说。

    马、 牛、鹿这三种力畜在西伯利亚地区则极为普通。其中驯鹿以外兴安岭和勒拿河上游为原产地。生活在这里的鄂温克等民族的先民曾是世界上唯一饲养驯鹿的族群。在鹿茸经济成为主导以前,供役使和提供鹿奶是驯鹿的基本功能。鹿奶是高级饮料,也被制成奶酪,供冬春食用。对于养鹿民族,驯鹿的地位相当于农业民族中间的耕牛,是最重要的牲畜。慧深说“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准确地指明了驯鹿在民族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如果扶桑在西伯利亚东部地区,那么作为高丽的邻居,其地与高丽同样称贵人为对卢,并有与高丽婿屋类似的习俗就不难理解了。这样给扶桑国定位还可以合理解释其它一些墨西哥说难以通解的地方。

    扶桑国有桑梨、经年不坏;有蒲桃。桑梨不知为何物。按常识读为“桑、梨”,可以根据西伯利亚说毫无滞碍地加以通解。今天采集桑葚仍是西伯利亚地区土著妇 女的重要工作。梨树的分布也接近了北极圈,耐寒品种可在摄氏零下20度的气候下生长。在小气候合适的河谷、温泉地区,梨树分布可以到达纬度更高的地区。中 原地区桑葚和梨的长期保存皆非易事。一千五百年前,恐怕也只有高纬度地区才能轻易做到。中国东三省以北是山葡萄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慧深所说的蒲桃当是山葡萄。慧深又说“其地无铁有铜。不贵金银,市无租估。”今天俄罗斯境内的鄂温克人仍然不能冶铁,而要从来自南方大草原,也学会了饲养驯鹿的雅库特人那里换取 铁制器具—犹如穿越了千年的时空隧道与《梁书》记载相吻合。至于“不贵金银”、“市无租估”,对于奉行猎获物“见者有份”原则的狩猎民族来说,原非异事。

    综合来看,可以肯定《梁书》述扶桑国之文,自“名国王为乙祁”,或“其国法,有南北狱” 以下,讲的是外兴安岭以东地区。

    扶桑国的地望之二

    历来论慧深所到的扶桑国,尽管具体地望有种种不同,但多把它看作实指的地方。留下最早记载的《梁书》和后来的《南史》、《通典》、《文献通考》都是这样论述的。扶桑国因多扶桑木而得名,考证扶桑木究竟是什么植物,对确定扶桑国的地望是关键。

    持墨西哥说的西方学者或以为扶桑木是可用以织布的龙舌兰;或认为是“初生如笋”的玉米;景振国认为是“叶似桐” 的棉花;徐松石认为是奶油果树;持日本说的何新认为是一种枫树;周策纵认为是榕树;等等。然而上述植物只有小部分特征,甚至个别特征与慧深说的扶桑木相符。韩升认为“象南方的槟榔一类植物,但差异也不小。” 用户将槟榔与慧深说的扶桑木进行仔细比较,两者间巨大的差异是扶桑木“其叶似桐”,与槟榔截然不同。然而,这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不是无法解释的。

    槟榔树的叶子与同属棕榈科的椰树叶相似。初生时象竹笋一样层层包裹,今天台湾、东南亚各地仍然称槟榔树的生长点为半天笋,这种称呼在慧深的时代当已存在,慧深用笋作比喻描述槟榔并非偶然。槟榔果一般有鸡蛋大小,大的如芒果或苹果,成熟时呈黄色或橙红色,有与梨十分相似的。槟榔叶鞘常被用来包装食物,也可以制成扇子,做藤甲的衬里,用作书写纸也见于正史记载。槟榔叶和叶鞘的纤维坚韧,是制绳的好材料,槟榔果皮(中药称大腹绒)是制造地毯的原料,《梁书》说的“亦以为绵”,当指果皮纤维。扶桑国人已能加工利用槟榔叶、鞘、果皮等的纤维制作衣物。槟榔树的特征与慧深说的扶桑木处处相合,因此“其叶似桐”的“桐”应是讹字,原字是“椰”,把“桐”字恢复为“椰”,可以看到慧深对槟榔的描述是清晰而准确的。“初生如笋”,指的正是被称为“半天 笋”的槟榔心,一棵槟榔树只有一个生长点,因此除非洪水、巨风等摧倒树木,树主一般不会割取,槟榔心也因此被视作难得的美味。慧深对食用槟榔叶印象深刻,大概因为他曾作为贵宾受到过主人专门割取槟榔心相款待的礼遇,慧深也引以为荣。

    槟榔喜温畏寒,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范围颇广,从非洲东海岸、马达加斯加岛到太平洋岛国斐济都有分布。慧深说的扶桑国在上述地区的东部。慧深说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里 。由于《梁书》这段文字提到的各国间里程有多个来源,计里标准各不相同,《梁书》的引文与原书又有多处不合,因此很难从这些数据中得出较明确的概念。先确定《梁书》记载的扶桑国东邻,与之相距一千里的女国有助于确定多扶桑木的扶桑国的位置。

    《梁书》记载的女国的人物十分怪异。这段记载及随后狗 头人的传说常被用作证明慧深所说不可信的证据。这样的定论是轻率的,也不曾考虑《梁书》作者把狗国的传说与慧深的实录并列的用意。《山海经·海内北经》“犬封国”下郭璞注云:“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南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 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民也。”稍后于郭璞的干宝的《搜神记》、南朝宋时范晔的《后汉书》有更祥记载,《梁书》说天监六年,晋安(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到狗头人之地实际上是转述了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这样处理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左证慧深介绍的女国这种奇异人类的可信,前史有征,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怀疑。

    《梁书》叙女国的“女人”之文,显然孱进了对一种奇异的动物的描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梁书》作者见到的有关文件已有严重脱漏或讹误。这种动物本身生活特性的罕见与奇特,超出当时咨讯条件下人们的想象能力,是使人难以正确理解慧深的介绍而产生曲解的原因之一。只要我们相信慧深确曾亲历其地并忠实地记录了其游历见闻,就不能把《梁书》的这段文字看作恢诞的幻想或传说。

    将《梁书》描写的女国的这种动物同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鸭嘴兽进行比较,我们不得不惊叹慧深对这种动物描述之精确。鸭嘴兽的交配在水中进行,通常在十月,也就是南半球的春天,慧深说在二、三月,是因为鸭嘴兽曾被慧深引入中国,繁殖期发生了变化。“产子”的“子”应象梁武帝在围城中手自点数的鸡子的子一样,解读为卵。鸭嘴兽和针鼹是现存仅有的卵胎生哺乳动物。英 国人“发现”鸭嘴兽时,生物学界因为生物分类体系受到它的挑战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恩格斯因为相信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嘲笑了告诉他鸭嘴兽是产卵的哺乳动物的人后来向鸭嘴兽道歉的故事为人所熟知。千年以前,同样的惊疑也曾发生在中国的知识界。

    鸭嘴兽又是现存唯一的没有乳头的哺乳动物。由这 种唯一性,可以肯定《梁书》女国篇中提到的动物为鸭嘴兽无疑。鸭嘴兽身上有200多个小腺体,所有腺体的导管均汇集于腹部皮肤的一个特定位置敞开,形成乳 腺区,母兽孵出幼子后,乳汁象出汗一样从靠毛鞘的开口处—哺乳区分泌出来,沿着羽毛淌下,小鸭嘴兽就趴在仰卧的母兽身上舔食。四个月后,幼兽能独立生活, 即所谓“一百日能行”。“项后生毛”,《南史》作“顶后生毛”,从鸭嘴兽的特性看,当以“项”字为正。项后对仰卧的母兽来说就是它的腹部。

    目前鸭嘴兽的分布范围限于澳大利亚东南端及其东南的塔斯马尼亚岛。在澳大利亚三支主要的土著种族中,生活在土地肥沃的东南海岸的一支身体粗壮,多毛,胡须浓密,肤色为浅棕色,是澳洲土著中肤色最浅的。在欧洲人到达澳洲时,他们仍然没有发展起农业,而停留在使用石器的食物采集阶段,世系按女系计算。由于地理隔绝,澳洲土著社会在一千多年中发展缓慢。欧洲人眼中的澳洲土著与慧深看到的没有多大区别。慧深说的女国在澳洲大陆,多扶桑木的扶桑国应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槟榔以果实个大著称。

    关于扶桑概念

    如果把扶桑国仅仅看作一个实指的地方,那么将扶桑木解为槟榔树、多扶桑木的扶桑国定在伊里安岛与前文论证的扶桑在西伯利亚地区便形成了自相矛盾。换句话说,南北朝时常称的毡裘卉服竟合成了一国。究竟是本文的定位完全不合理,还是把扶桑看作一个实指的地方这种观念并不准确呢?这需要先看看扶桑概念在当时是如何使用的。

    南北朝时北魏在首都置四夷馆,作为安置投 奔的四夷之人居住之所。《洛阳伽蓝记》卷三“宣阳门外四里”条记载了有关四夷馆的情况。当时南方吴人来附者处金陵馆,北夷来附者处燕然馆,西夷来附者处崦 嵫馆,东夷来附者处扶桑馆。这里的扶桑泛指东方所有少数民族以及外国地区。其义源自日出扶桑,与日落崦嵫相对。

    与慧深同时代的南朝齐皇室萧子显在梁时着的《南齐书·东南夷传赞》云:“东夷海外,碣石、扶桑。南域憬远,极泛溟沧。”这里的扶桑与溟沧一样代指距中国遥远的地域,不是实指,其用法与“扶桑馆”的相似。

    成书较早、托名为汉武帝时齐人东方朔着的《十洲记》记载了一个叫扶桑的地方和一种叫扶桑的植物: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味香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树长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仙人食其椹,一体皆作金光色,飞翔空立。其树虽大,其叶椹故如中夏之桑也。但椹稀而叶赤,九千岁一生实耳。

    《十洲记》说的扶桑树同以往的不同。扶桑树在大多数场合是指太阳东升时攀经的神树,又叫扶木、榑木、榑桑,或叫穷桑、空桑、孤桑。太阳西落时下降的树称为若木。日出扶桑和西归若木的说法源自人们观日出和日入以定时间的日常活动,观日者住地的高大树木是测日定时的常用参考物。扶桑和若木都是人们解释太阳东升西落的视运动现象时联想到太阳升上树梢这种日常景象而被想象出来的。日出扶桑实质上也是一种原始的宇宙模式。这种宇宙模式中,扶桑和若木分别处在大地的东极和西极。《十洲记》继承了战国时齐国人邹衍的大九州岛理论,其宇宙模式属于平天说或盖天说理论,在这类理论中没有太阳升降的扶桑神木存在的余地。但《十洲记》也继承了东极有扶桑神木的原始宇宙模式内容。只是扶桑神木变成了仙人食用其果的神树,而且扶桑之地不再是宇宙的东极,而是已知世界的极东。其其海上部分若存若亡,似幻似真,实质上是对现实的但却认识模糊的极东地域的仙话性的描述。

    除了海上部分,《十洲记》还提到北面的扶桑之地。《十洲记》中东方朔说:“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曾随师主履行。北至朱 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纯阳之陵……”所谓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应指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这段话提到东极扶桑也在北面,似乎表明此前中国人对东方的探险在陆上比在海上走得更远,至少说明写《十洲记》的东方朔对极东的认识在陆路方面比在海上更加清晰和确定。他有可能对北美洲已经有所认识。

    同《十洲记》作者一样,慧深对极东的探险也从陆路和海路两方面进行。因此慧深说的扶桑国既包括热带的伊利安岛,又包括寒带的西伯利亚东部地区,并不自相矛盾。

    需要指出,慧深的扶桑不包括澳大利亚。邹衍的大九州岛理论和《十洲记》的大洲虽然以对澳洲、非洲甚至美洲的模糊认识为基础,但基本是推测性的,没有成为可证实因而被普遍接受的系统知识。中国人心目中的东极或扶桑是囿于旧世界的,与大九州岛理论无涉。慧深踏上了新世界的土地,而论述他的新“发现”时,必定遇到 了无法克服的困难。象南北半球气候的相反、澳洲的存在可能证实了大九州岛理论,这些要让没到过南半球,认定北方为玄天、南方为炎天,以大九州岛为“谈天衍”的 诞说的中国人相信,几乎是不实现的。何况慧深自己也对这些新知识存在理解上的困惑,并且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用旧知识体系的概念论述超出旧知识体系之外的新知识的困难。

    慧深的探险路线

    慧深熟知中国古籍对扶桑的论述,尤其是齐鲁方士的有关论述。他可能是北魏齐鲁一带的僧人。《梁书》称他是从扶桑国来的“其国人”,当是因为慧深离国时南北处于战乱之中,南方的东晋已经亡国,北魏则进入中原不久。慧深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扶桑之地游历。北魏自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起毁佛、禁佛,慧深自然不愿以北魏自属。到他回到中国南方时,南方政权几经更迭,而他却不曾是任何一个政权的子民。因此以他长期生活的扶桑国人自居。

    北魏太武帝下令坑杀僧尼,致使僧人大批逃亡。慧深当在此时被迫流亡海外。南北朝时的僧人同以往的方士一样,往往以对自然和科学奥秘的探索为己任,也被称作道人。慧深是一位具有实证精神,勤于实践,坚韧不拔的探索者。流亡中的慧深不忘对真理的探求。他的扶桑之行以探明东极为目的,是一次具备今天所说的科学精神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险之旅。他先从陆路东行,在饲养驯鹿的民族中居留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慧深是否比写《十洲记》的东方朔走得更远,也许慧深没有进入了美洲大陆。

    在慧深的扶桑之旅中,大汉国是个重要的中转地。《梁书· 东夷传》云,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慧深则提到扶桑国在大汉国之东二万余里。同一传中两次提到大汉国,就史料来源而言,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来源于较早的史籍。慧深介绍扶桑国时以大汉国为基准,也是因为大汉国对中国人来说是较为熟悉的。扶桑国墨西哥说将大汉国定在夏威夷、阿留申以至加拿大,这些地方出现于中国较早史籍中的可能性都极渺茫。

    《梁书》叙倭国之文云:

    倭者,自云太白之后,俗皆文身。去带方万二千余里,大抵在会稽之东,相去绝远。从带方至倭国,循海水行,历韩国,乍东乍南,七千余里,始度一海……

    这段文字来自《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倭传》。在从带方郡(在朝鲜西海岸,平壤、首尔间)至倭国的一万二千余里中,大半是沿朝鲜半岛海岸线曲折而行。倭国应在九州岛,这有出土于福冈县的汉委奴国王金印为证。《三国志》的里数显得过大,应是根据日本、朝鲜、可能还有中国东海岸部分地区当时的海上记里标准记录的。以同样标准看待《梁书》有着较早来源的倭国至文身国、大汉国间里数,那么,文身国可以在四国岛,大汉国应在当时已是日本列岛政治、经济中心的本州岛关西地区。文身国同《墨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诸书记载的溪子国、炎人国、啖人国、凿齿国、黑齿国、裸国、侏儒国、雕题国、儋耳国等一样,以环境、习俗、居民体格特征等命名,并非政治实体。按《后汉书》、《三国志》说的倭人皆文身,则倭地皆可称文身国。《梁书》说的文身国则更具体。南朝齐、梁时,日本国在古坟时代。古坟时代以四至七世纪以奈良县为分布中心形制为前方后圆的古坟命名。这时汉字传入日本已有数百年,成为了公共权力机关的文书专用文字。随汉文书籍的传入,以文身为野蛮陋习的观念也输入日本。距朝鲜、中国最近,因而文化最先进的九州岛和实力最强的本州岛会极力避免文身这种令人尴尬的称呼,文身被专用于称呼日本最主要岛屿中最弱小的四国及周围小岛的“蛮夷之人”。本州岛人为了在文化 上与九州岛争长,主张本州岛自倭国见于历史记载的汉朝起就是倭大国,而流亡汉人在本州岛地区国家的形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本州岛有大汉国(即汉大国)之称。

    如果当时日本已有根据中国书籍,称自己为扶桑的说法,慧深当注意到。但这种说法同“扶桑”在中国的原意有很大差距。对于验证中国书籍中关于扶桑的记载、明了相关的宇宙模式没有任何帮助。《三国志·倭传》明确提到倭国以外的地方:

    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参问倭地,绝在海中洲岛之上,或绝或连,周旋可五千余里。

    女王国以东的倭种诸国即四国、本州岛等地。侏儒国在琉球。裸国应在热带地区,黑齿国与之相邻(或同为南方大国)。裸国、黑齿国与倭国保持着经常性的往来,其间或绝或连的海岛包括台湾、菲律宾等地。两国在大的海岛上,称为洲岛。周旋五千里如果是指岛的周长,按《三国志·倭传》的记里标 准,不能称大。周旋五千里应是以五千里为半径。从方位、规模看,裸国应在伊里安岛(新几内亚),伊里安岛的土著居民至今仍有只戴传统的keteka–一种 葫芦制成的阳具端鞘者。也可能裸国、黑齿国都是泛称以伊利安岛和加里曼丹岛两岛为主的地区,前者指居民因气候炎热,常裸露身体,后者指居民嗜食槟榔,牙齿往往被染成褐色。

    慧深为探明东极扶桑的真相,从日本出发,沿着传统的海上航线,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三国志》称侏儒国东南船行一年处为黑 齿国,慧深称其地为扶桑国,名称不同,却同是以嚼槟榔、食槟榔叶之俗命名。《梁书》说“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前一个“东”是两地间的比较方位,后一个才是通常的相对方位。我们不知道,当时人们是如何判断出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日本之东的。但可以肯定,他们已经有了解决类似地理经线这样的航海难题的独特的方法。

    慧深在伊利安岛居留的时间较长。后渡托利斯(Torres)海峡到达澳大利亚。沿着澳洲大陆东岸南行,深入到澳大利亚的东南端,记录了鸭嘴兽这种世界上最奇特的哺乳动物。并在回国时携带了种兽。

    慧深在整理探险记录时,必然会对已有的宇宙模式有所怀疑,并提出自己的认识。这从《梁书》中仍可见其端倪。慧深没有按行程记多扶桑木的扶桑国之后马上记女国,即澳大利亚,而是在说明扶桑国得名之后,完整讲述包括东西伯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扶桑之地,然后单独叙女国。慧深经过沿澳洲东海岸的长距离航行,应该已经认识到,女国所在的是相当于邹衍大九州岛说和《十洲记》中洲一级的地理单位。但无论对澳洲大陆还是北极,慧深都缺乏明确的认识。特别是澳洲,此前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彗深存在著述的困难,但更大的困难却是让人理解和相信自己的介绍。也因此慧深把明确可知的东极扶桑定了伊利安岛。

    慧深在是通过科学考察发现旧大陆之外新大陆的第一人。慧深的探险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本文的结论也许比不上墨西哥说更让人激动,但愿触及了如何看待和继承我们的文化遗产的问题。

    日本民族有“大和民族”之称,理由是公元3世纪日本九州中部曾建立过“大和国”。“大和族”是由历史上先后迁入日本的通古斯族(即东胡族)、马来族、印度尼西亚族、汉族和朝鲜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相互影响,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少数民族只有“阿依努族“,又称“虾夷族”。大和民族应该是大和族与少数民族的统称。

    至于为什么会叫日本为"扶桑",因为中国古代传说东方有个地方叫扶桑,那里有一种传说中的神木,叫扶桑树,太阳就从那上面升起来的。

    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日本正好在中国东边,所以,当时就认为日本就是扶桑国了。

    但是据《梁书》中“扶桑国”条的记载,扶桑国东距我国大陆达3万2千余华里,远在日本国(倭国)之东,因盛产一种扶桑木,国名因而就叫扶桑国。学者们大都认为,书中描述的那种有种种用途的扶桑木,就是盛产于中南美洲的龙舌兰。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指美洲特有农作物?d?d玉米。书中所提及的许多物产,也大都能在今天的中南美洲一带得到印证。还有一些学者发现,史书中记载的扶桑国的建筑、文字、刑法制度和国家制度,也与古代墨西哥一带的情况相似。总之,书中的记载,或多或少都能在墨西哥一带找到根据,因而,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扶桑国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至于日本民族的图腾崇拜,据说是一种有脚背的蝎子。每个民族的图腾崇拜其实都挺多,主要看是哪个方面,所以你说的太阳还是三足鸟就不太好说了。另外提一句,在传说中的神木扶桑上,站着太阳鸟,也叫做三足鸟。。

    倭国一名,的确是日本的古称,而且是我国对于日本的古称。《辞海·倭》条解释说,《汉书·地理志下》:“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颜师古注引《魏略》:“倭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这里所说的“带方”,就是现在朝鲜的黄海南道和黄海北道。因此,称日本为倭国是尊重历史事实并以正确正名,绝对不会有一点也不尊敬敌手的意思。

    有说网友认为日本称我国为“支那”是蔑称,那也是一种误解。因为日本称中国为“支那”是跟了西方人称中国为CHINA的译音而来的。而这个CHINA,在英语中既有瓷器的意思,也是茶叶的意思——因为我国盛产这两种产品,令当时的西方人垂羡不已。按西方人的习惯,把一种他们喜欢的事物来称呼产生这种事物的地名是一种尊重。在西方人中,如果一个女孩喜欢他的祖父,甚至会把祖父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儿子的名字。这在中国是“大逆不道”的。因为我国人有了很长久的“避讳”传统: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观人风”一语,本当是“观民风”,但唐太宗就叫李世民啊,“民”字就得回避,改用了“人”字。不然,我们听到外国人叫我国为“CHINA”就该发火了:“我镜只是瓷器吗?只是茶叶吗?要不要露点‘钢铁’给你小子看看?”但是有必要吗?没有必要,因为这是世界的约定俗成。

    再说倭人称我国为“支那”,不过是跟了西方人的“香屁”而已。自明治维新以来,倭国就跟了不少的西方屁,并天倭化了。所以说,如果那个倭人认为称中国为支那是对中国的蔑称,那只能说这个倭人绝对是个无知的“八格牙鲁”。

    同理,我们称日本为倭国也是一种对敌人的尊重,因为日本本来就自称为倭。而日本一词是我们从倭“文”(对不起,这个文字加上引号,是因为倭国原本无文,只有从我国引进的汉字和用楷体笔划写成的“片假名”和用草体笔划写成的“平假名”)“日本”一词直用过来的。我国在翻译倭文时,大凡倭人用了汉字,我们就照着我们自己读此字的读音去读,倭人并不是这样读的。这“日本”一词,在倭语中是“太阳神之子”的意思,以神为国名当然不能让人接受,因此对倭国选一个适合的习惯称谓是情理之中也在所必然。

    也许有人会问:“那日本人为什么不称中国为‘商’、为‘周’、为‘汉’、为‘晋’、为‘唐’为‘宋’甚至为‘明’为‘清’呢?对不起,这得去问倭国人。我们管不着。如果他们这样称呼,我也不会表示反对。因为这是他们的自由,而且这称呼同样没有任何不尊之处。

    我们称呼一个别的国家的国名,是根据我们自己的认识来称呼的,并不需要去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称俄罗斯为露西亚,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俄罗斯三个字是中国字,是俄语的译音,露西亚也是同一词的译音。只是我们为了区别俄国人名(俄国人的女孩名字中就有叫露西亚的)才叫俄罗斯。在清时还译作“罗刹”,也是同一词的译音,但因这个词的中文含义是魔鬼的意思,所以改称为俄罗斯。既然是译音,那怎么写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只要能符合我国国民的约定俗成就行了。比如我们称沙特阿拉伯,台湾译作“沙窝地阿拉伯”——呵呵,那里的沙漠却实是个“沙窝地”,但这是译音,并不是故意笑沙特人是“沙漠之虫”。我们叫老萨为“侯赛因·萨特姆”,而台湾译为“汉森”。要知道,所有的译音都是中性的。不然,我们把“维纳斯”故意译成“惟乃死”(只能这样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倭国一词,说穿了也是中性的音译词而已。我们如何称呼日本,是我们的事。正如我们不能强求全世界把“CHINA”改成“ZHONGHUA”一样。因为那是一种习惯,不遵循这样一种习惯,世界就乱套了。所以,只要不是刻意对敌手进行毫无意义(政治意义和文学意义)的蔑视,叫什么都一样。按我国现行对他国称呼的做法应当用译音的原则,称日本为倭国是拨乱反正的好事。

    再说,“日本”一词在倭语中读若“孽本”。因为这个词的倭语发音是汉语的闽方言古音为基准音的!在倭语中,除了倭人固有的语音外,还大量运用了我国的读音,其中有唐时的闽方言、苏方言等等,可以说他们自己就这样的杂七杂八;如果我们改一下,不再称日本为倭国了,叫“孽本”如何?我想是不可以的。尽管倭国的确对我国犯下过滔天大罪,灭其族尚不能解此恨,是个名符其实的罪孽之本!而且这样的称呼,实事求是,一点也没有辱没倭国。但是不,我国是一个具有七千年文明的古国,早在黄帝时期就有了极为明确的礼仪制度,没有为了只是出眼前之气来这样做,从倭人自称,称之为倭国,理所当然!

    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说,对日本的称呼按古代的叫法,那应该叫它为“扶桑”呀。对不起,倭国不配称作“扶桑”。按《山海经》说,扶桑在汤谷之东。汤谷就是现在的太平洋。其东是美洲。“夸父逐日”走,七走八走就走到了现在的美洲,成了印地安人和玛雅人的祖先。他们看到了美洲西部的大山,发呆了,说:“安抵斯?”——我们怎么到了这里来了?其后,有人到美洲,他们就问:“殷地安否?”——中原还打仗吗?谁叫哥伦布没文化,误以为美洲原住民为“印地安”人,误认为美洲西部的大山脉为“安地斯”山脉。不,扶桑是指美洲,夸父族人追到了太阳,而倭国只能是“黑齿国”。现在我国有的媒体在谈到中倭关系时常常称倭为扶桑,那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表现——那怕说这话的是人个御封的“大家”也同样只能是没文化——早已遭到我国有识的学者的反对。

    我们称日本为连倭国还有一个根据,就是我国给一个物种命名时,往往以其自称来定:山海经中的众多动物,都是根据其“自称”即鸣叫来称谓的。而我国向来尊重他人的自称。既然“倭人”自称为“倭”,称其为“倭国”一点也没有错。

    梁书》第五十四卷记载,在我国东方大海中,距大陆3万多华里有个名叫“扶桑”的国家。这是我国正史中第一次记载我国东方海域中距离最遥远而神秘的国家。书中对扶桑国的地理位置、国家的政体、法律。宗教、风土物产等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而且还指出,该国宗教信仰为佛教,是由东方的5个和尚东游到该国后传播去的。而《梁书》上所有关于“扶桑国”的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名字叫慧深的和尚口中说出来的。成书较《梁书》为晚的《南史》、《文献通考》等书,也都以《7梁书》为底本,记载了“扶桑国”的故事。

    而最早将“扶桑国”的记载与美洲大陆联系起来的,是法国汉学家德·歧尼(又译作金勒·吉尼)。他于1752年在我国的古籍《文献通考》中见到“扶桑国”的记载。他认为,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000年以前,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美洲。此后,及至今天,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扶桑国”发生了兴趣,作了许许多多的研究与考证。

    据《梁书》中“扶桑国”条的记载,扶桑国东距我国大陆达3万2千余华里,远在日本国(倭国)之东,因盛产一种扶桑木,国名因而就叫扶桑国。学者们大都认为,书中描述的那种有种种用途的扶桑木,就是盛产于中南美洲的龙舌兰。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指美洲特有农作物——玉米。书中所提及的许多物产,也大都能在今天的中南美洲一带得到印证。还有一些学者发现,史书中记载的扶桑国的建筑、文字、刑法制度和国家制度,也与古代墨西哥一带的情况相似。总之,书中的记载,或多或少都能在墨西哥一带找到根据,因而,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扶桑国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而慧深和尚,学者们大都认为是中国人。更有学者根据古籍,整理了“纪元5世纪中国僧人慧深年谱”,肯定慧深确有其人。另一方面,外国学者根据墨西哥史籍记载,认为该国史籍中记载的“归萨克须发皆白,由东方渡海至墨西哥,与同伴多人,均衣长袍大袖”所说的“归萨克”就是慧深,就是墨西哥传说中的蛇神。而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口的拉克布拉达广场上,有一座中国帆船到港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000多年前到达当地的一艘中国帆船。其所述的年代正好与《梁书》中所记载的“慧深东渡美洲”的时间相一致。

    如果关于“扶桑国”与“慧深”之谜都能解开的话,无疑将把中国与美洲大陆的交往史前推到公元5世纪左右。同时更说明早在那个时候,我国的航海水平已经能够跨越太平洋,这就把我国航海史中的东方航线向东延伸了许多。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的,慧深其人与扶桑之国,都是一个正在研究中的谜。除了有许多证据来证明它们的真实性外,也同样有众多的学者提出很多的证据来否定它们的真实性。

    与殷人东渡、徐福东渡传说一样,慧深东渡扶桑的传说也同样具有某种神话色彩。

    扶桑一词在现代也指日本,但在中国神话及史籍中所指目前还存在争议。《山海经》的《海内北经》早就写着:“倭国在带方东大海内。”在这些史书的《东夷列传》中,“倭国”和“扶桑国”都分开立传,

    这个很深奥,你先了解一下日本,呵看看《山海经》

    拉普人是拉普兰的土著人,长得很像亚洲人。他们身材矮小,皮肤棕黄,黑发浓密。据说,早在一万年以前,拉普兰就有了人类的足迹。有人认为拉普人的祖先是从亚洲迁移来的。瑞典的拉昔族现在约有1.5万人,其中约有1/5的拉普人仍然保留着拉昔族原来的生活习惯。拉普人的生活自成一体,有自己的议会和语言。他们喜欢穿红绿相间的民族服装,头戴大帽子,世世代代以放鹿为生。驯鹿也是拉普兰最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拉普人今天放鹿的手段已经现代化了,他们驾驶直升飞机看管鹿群,用步话机进行联络,用摩托雪橇和汽车做交通工具,极为便利。

    每年3月,拉普人都要在北部最大的湖泊伊纳里湖上举办一年一度传统民间节日——赛鹿节。“驯鹿王之赛”是最精彩的赛事,选手需驾驶未经训练驯鹿行驶 2公里,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选手才可以跑完全程。只见每头赛鹿由一名手执缰绳、脚踏滑雪板的驯鹿者驾驭。号令一响,赛鹿飞快地在冰冻的湖面上飞奔起来。一些未经驯服的鹿时而跑得飞快,时而脚步缓慢,有时又会突然改变方向,使驾驶者冷不防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倒台冰面上。这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传统比赛项目,既能锻炼人们勇敢顽强的精神,也能检验驭手的驯鹿技艺。

    赛鹿节上还进行传统的套鹿比赛,这是拉普人从小都能掌握的扔套索技术的竞赛。参赛选手站在十多米处,将长长的绳索投向目标,经验丰富的选手扔出的套索得心应手,套索一出手便张开成椭圆形的套圈,缓缓落下时恰到好处地套住目标。有意思的是,参赛妇女的成绩往往比男子要好。拉普人很重视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的拉普人家既养驯鹿,又接待旅游者。一间小木屋就是小型的家庭博物馆,城面陈列着拉普人过去使用过的打猎工具,脚踏纺车和各式各样的拉普民族服装等等。院子里,悬挂着用鹿角做的旅游纪念品供游人观赏。曾作为运输工具的驯鹿雪橇也变成了旅游交通工具,游客们乘坐驯鹿雪橇穿行在林海雪原之中,不仅可以尽情地饱览拉普兰的自然风光,也可从阵阵清脆的鹿铃声中寻找当年拉普人游牧生活的感觉。

    另外,拉普人还可以为游客举行一场地道的进入北极圈的欢迎仪式——为游客解除烦恼;净化心灵;获得重生。以天时地利的独特条件,为到拉普兰旅游的客人举行跨越北极圈的仪式。一位身穿传统民族服装的拉普姑娘把一张驯鹿皮铺在北极圈的界标旁边,先请游客双膝跪在鹿皮上,再拉开游客的衣领,把少许冷水从颈后轻轻浇灌下去,中做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神”。随后把一个用桦木作成的木瓢递给游客,请客人品尝香甜的驯鹿奶汁。喝罢,拉普姑娘郑重其事地发给游客一张证书,作为客人正式跨越了北极圈的证明,留作永久纪念。

    拉普兰人是一个信奉自然的民族,即使是到了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拉普兰地区仍然一尘不染,看不到现代工业污染,所到之处都是广袤的森林、冰冻的湖泊和纯净的旷野。号称是“欧洲最后一块原始保留区”。据北欧传说,远古的拉普兰人经常与植物精灵接触,甚至相信精灵的植物能使生命短促的人类和精灵一样永葆青春。因此很早的时候拉普兰土著人就学会了提炼植物精华,保持青春童颜。远古的美丽传说已无法考证,但拉普兰人护肤产品崇尚自然环保的传统精髓得以传承,并融入到了现代护肤产品工业之中。

    吉拉普这个牌子还是不错的。吉拉普品牌创始人:吉.安蒂出生于北欧瑞典北部北博滕省拉普人,拉普人作为一个民族,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在北极地区安营扎寨,繁衍生息,加上气候寒冷的海洋性气候,降雨量最高的绝大部分地区但是拉普人依然向严寒微笑,这一地区有两类自然地理风貌:一个是东部太古代地岩石为基地低地;另外一种是西部占整个保护区面极2/3的高山景观。前者的形成时代更晚一些,冰川对这一景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动植物群的面貌是9000年前一次冰川的消融后,生物集群现象的明证。萨勒克山和大湖瀑布国家公园的北欧阿尔卑斯山景观以高峻的山峦、幽深的河谷和奔涌的河流而著称于世。这里有1800多米的山峰200多座。吉.安蒂于1979年创立“吉拉普”品牌在1979年,一场关于挪威在卡拉什克以北160公里的阿尔塔河修建河堤计划的争议却使他们突然变得富有进攻性。那一计划将淹没萨摩斯人居住的马西镇,并铺筑穿越驯鹿放牧和繁殖的主要区域的公路。萨摩斯人进行了为期3年的非暴力反抗运动的过程中刚好遇到百年一遇的严寒,吉.安蒂不忍心让她的族人忍受严寒之苦,于是立志解决此问题!萨摩斯筑栏棚养驯鹿,是过着游牧生活的民族,主要靠驯鹿为生,平均一人拥有300头驯鹿。萨摩斯的主食是土豆烧驯鹿肉和大麦饼,在宰杀驯鹿的过程中他们将驯鹿的皮取下已御严寒。吉.安蒂在创建品牌之处,发现驯鹿皮御寒之特性,便将此运用在服装之上,使服饰具有极好的御寒效果!吉.安蒂及拉普民族天性爱好和平,在他们的语言中,甚至没有‘战争’这个词,故取名为吉拉普JELPU. 含意着祝愿拉普民族吉祥幸福,并把产品融传统于现代,结合当地的气候严寒,创造出各种用来遮风挡雨,保暖性强,透气性强结构设计,服饰类产品有:户外冲锋衣、冲锋裤、滑雪服、摇粒绒、皮肤衣、防晒衣、速干衣、弹力速干裤、吸湿快干T恤、纯棉T恤、莫代尔T恤等;鞋类:登山鞋棉鞋、休闲皮鞋等,配件类:帐篷、手套、水壶、登山包等等产品来满足户外活动需求。

    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我国二类保护珍贵动物驯鹿的唯一产地,目前仅存800多头。驯鹿是鄂温克猎民传统饲养的半野生经济动物,因生长着马头、鹿角、驴身、牛蹄的奇特造型而得俗名“四不象”。最大特征是不论雌雄均生茸角,又叫角鹿。善于在沼泽塔头,枝丫茂密的森林中穿行,能驮运东西,是鄂温克猎民在原始森林中游猎的动力,被誉为“林海之舟”。驯鹿既是难得的观瞻动物,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蹄到角浑身是宝,用途极广,内销外贸,驰名中外。它皮毛可穿,制革做裘,柔软耐磨;肉可食,营养丰富,据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科学鉴定,维生素B1、B2、氨基酸和其它16种微量元素含量极高;鹿茸、鹿鞭、鹿筋、鹿心血等均为珍贵中药材。

    梅花鹿也全身是宝,鹿皮是皮革中的上等品,鹿肉营养价值高,鹿肉、鹿骨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鹿茸、鹿尾、鹿鞭、鹿筋、鹿心、鹿胎膏、鹿血,都是名贵的补药。

    目前,敖乡的驯鹿产品、猎产品被人们当作馈赠礼品之首选,深受国内外各个层次的人们喜爱,产品行销国内外。根河酒厂采用自产的鹿茸、鹿鞭配以名贵中草药经科学酿制而成的“鹿铃春”补酒非常畅销,新开发的“鹿血酒”也已投放市场。

    根河市重点培植的龙头企业——大兴安岭种鹿基地选用的梅花鹿是中国农科院特种动物研究所培育的优良品种。饲喂无任何污染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碱草和大兴安岭花叶草、红毛柳等高营养价值高的饲草,所产鹿茸和鹿副产品与野生梅花鹿的营养成份相同。企业面向全国各地供应优良品种梅花鹿、种鹿、仔鹿,产仔率高,产茸率高,1——5锯单产3.1mg,易饲养,不受地区和气候限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该基地生产的鹿茸、鹿尾、鹿鞭、鹿筋、鹿心、鹿胎膏、鹿副产品均属优质品。

    2004年,根河市鹿存栏总数3389头。

    二、发展优势

    据资料统计,全球鹿科共有九种,根河地区就占七种,这说明根河地区非常适合养鹿业发展。

    (一)政策优势。为了发展林木替代产业,根河市提出了“三个基地”建设,制定了扶持政策,为鹿产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科技农牧部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为增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政府还通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扶持加工企业,创立地区品牌来发展壮大养殖规模。

    (二)气候优势。根河市属于低丘陵山区,海拔800——1000米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春夏日照时间长,可达17小时,年均无霜期80天左右。驯养实践证明根河的气候条件适宜鹿的生长,而且长茸季节早晚温差大,气候凉爽,生长在这里的鹿健康不得病,身大体胖,鹿茸枝头大,嘴头饱满,药用价值极高。

    (三)饲料优势。根河市土质肥沃、水草丰盛,具有较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虽然大兴安岭区域内可采林木资源减少,但可牧资源丰富,多为草甸类,草质较好,无污染。林下可供饲鹿小灌木类及豆科植物资源丰富,麦秸、油菜秸秆、豆角秧、树叶等都是鹿的好饲草料

    驯鹿 又称角鹿,俗称“四不象”。分布在大兴安岭西北部,数量极少,是我国珍稀动物。雌雄头上都有长角,分叉很多,多者超过30叉,故称“角鹿”。长相奇特,真是角象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因此得了个“四不象”的俗名。

    驯鹿肩高1米多、悬蹄发达、尾极短。夏毛深褐,冬毛棕灰。性情温顺、有蛮劲,耐寒、善游泳。栖息寒带针叶林,以地衣、嫩枝、谷类、草类为食。除采取鹿茸外,皮毛柔软防潮防寒,肉可吃,乳营养丰富。

    梅花鹿 偶蹄目鹿科,是鹿科中体形适中、花斑最美的一种。鹿茸就是梅花鹿、马鹿等未骨化的鹿角。梅花鹿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生数量稀少,东北仅分布在长白山地。

    梅花鹿身体匀称,四肢细长,尾巴短,身长1.5米左右,体重100公斤左右。雌鹿不长角,雄鹿生有一对分杈角。毛色夏季为栗红色。身体两侧整齐而明显地生有白色圆斑,远望犹如朵朵梅花,故名梅花鹿。到了冬季,毛色为烟褐色,白斑消失。

    雄鹿第二年开始生角,每年增一杈,五岁后共分四杈而目。每年春季旧角脱落,生出新角,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鹿茸。成长雄鹿,一年锯收两次鹿茸。

    鹿肉可食。鹿皮能制革或入药。鹿血、角、骨、胎、脯、鞭、尾、筋、肾等均供药用。梅花鹿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还是著名观赏动物。

    驼鹿 它是鹿类中最大的一种。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数量稀少,是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身长2米多。头部又大又长。鼻形如驼,长而下垂。毛色棕、黄、灰混合。肩上突起很高一座驼峰,故得名“驼鹿”。

    驼鹿栖息森林湖沼附近,性孤不喜群居,善游泳。除可采用鹿茸外,肉可食,皮可制革。鼻子俗称犴鼻子,与熊常、猴头、燕窝齐名,合称为我国北方四大名菜。

    是驯鹿吗

    拉普人 生活在挪威北部的拉普人自称为萨摩斯人,他们以坚持使用本民族语言而闻名于世。他们认为,这种曾一度在挪威被禁用的语言已形成一种独立而悠久的文化,并在持续发展下去。他们的土地被连绵不断的国境线所分割, 以至于他们经常发现自己同时在向几个国家缴税。

    这个北极圈以北400公里,距芬兰15公里,距瑞典或俄罗斯160公里的卡拉什克还是挪威建立的用于表明萨摩斯人保护文化权利及其少数民族地位的议会所在地。迄今为止,该议会的权利还仅局限于与位于奥斯陆的挪威议会协商教育、自然资源保护、农业、土地和驯鹿等对于萨摩斯人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问题。然而,该议会对于萨摩斯人的意义日渐重大。萨摩斯人议会的行政官员托弗·安蒂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容貌外表是我们的烦恼,因为它使得萨摩斯人隐藏在其他人中间。如果我们长得与众不同,我们将更容易说服被同化的同胞,将更容易团结在一起……”

    萨摩斯人天性爱好和平。安蒂说:“在我们的语言中,甚至没有‘战争’这个词。”然而在1979年,一场关于挪威在卡拉什克以北160公里的阿尔塔河修建河堤计划的争议却使他们突然变得富有进攻性。那一计划将淹没萨摩斯人居住的马西镇,并铺筑穿越驯鹿放牧和繁殖的主要区域的公路。萨摩斯人进行了为期3年的非暴力反抗运动。他们在阿尔塔河和奥斯陆的国家议会周围举行抗议活动,并吸收了年轻的支持者参加这一运动。

    萨摩斯人以一种非对抗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多重国籍。安蒂说:“我们从来不说‘我们将去芬兰’,而说‘我们将去国境线的芬兰那边’;我们也不称议会为‘挪威的萨摩斯人议会’,我们称之为‘居住在挪威的萨摩斯人议会’。这很重要,因为语言具有巨大的力量。” 挪威拉普人议会中心外观像他们世代居住的帐篷

    几个世纪以来,居住在海边的萨摩斯人以打鱼为生,而居住在内地的萨摩斯人则过着游牧生活。他们以驯鹿为伴,带领自己的鹿群,冬天来到内陆草原,夏天又前往海湾地区。

    拉普人是欧洲至今仍过着游牧生活的民族,主要靠驯鹿为生,冬季南迁,春天北移,一年到头,赶着鹿群游荡。他们在每头小鹿的耳上都作上记号,而每头大鹿的脖子上都套上一个标有号码的项圈。拉普人是非常诚实纯朴的民族,路不拾遗,如果驯鹿跑失了,别人见到了,都会根据编号送回来。驯鹿在拉普人的生活习俗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比如,每年6月1日是拉普人的元旦。这是因为每年6月初小鹿出生;拉普人向政府缴税,也以5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的结束来结算。又如拉普人讲路程远近,也以鹿每行走7至8公里必须撒一次尿为一个计算单位。

    拉普人作为一个民族,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在北极地区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他们除了饲养驯鹿、捕鱼外,还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尽管每家每人都有自己的驯鹿,但他们在使用鹿皮时非常节约,整张皮做皮衣,边角料做其他工艺品,就是四蹄的毛皮也用来做皮鞋、手套,不仅物尽其用,而且设计得非常艺术。

    拉普人向严寒微笑——芬兰的拉普人筑栏棚养驯鹿,而瑞典的拉普人竟用直升机来赶鹿群。不要以为拉普人生活很清苦,他们可能是欧洲人中最富有的:平均一人拥有300头驯鹿。除了供自己食用外,还可以大量出售。驯鹿肉很名贵,在当地饭馆里被视为上等菜,幼鹿肝还是精品。在一些旅游餐馆,驯鹿肉常常供不应求,一头活驯鹿一般市价高于100美元。

    拉普人的主食是土豆烧驯鹿肉和大麦饼,其烹调自成一格:驯鹿肉放在露天火堆里烤熟;大麦饼在发烫的石头上烘至半熟后,再放在火上烤熟。吃时以浆和驯鹿奶制成的乳酪作佐料。拉普人喝咸咖啡,很少加奶,因为驯鹿奶难挤,况且幼鹿比人更需要奶。

    冬季,驯鹿绕着拉普人用圆木和单皮建成的帐篷式房子群居。它们把身体深藏在雪里,只露出尖角。驯鹿嗅觉灵敏,能嗅出被雪覆盖1米深的苔藓,用角和铲状蹄挖出食用。当春暖雪融时,驯鹿就要开始一年一度向北部高山草甸的大迁移,雌鹿也要在那里产仔。这时拉普人忙着卷起房子里的毛毡,收拾椭圆形的桦木树皮箱子,把雪撬靠在门房,套上驯鹿,准备远征。经过几乎无法喘息的奔驰,拉普人和驯鹿来到高山草甸。在这里,拉普人在世代相传下来的炉石旁搭帐扎营,驯鹿则四散东西求偶觅食。

    芬兰的拉普人一般戴厨师般的高帽,而挪威的拉普人戴四角帽,都很有特色。拉普人有一个共同点:性格豪放,常在篝火旁放声歌唱。尤其风雪凌人的冬夜,拉普人的歌声更是彻夜不息。

    拉普人也学会了通过兴办旅游服务业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芬兰的罗瓦尼埃米市素有“北极圈市”之称,该市北部有一个圣诞老人村,当地拉普人在此地每天为游客举行跨越北极圈的仪式。村口竖立着许多旗杆,挂着各国旗帜。一块高大的木牌上用各种文字写着“北极圈”,以此作为进入北极的标志,游客可在这里留影纪念。这里令人难忘的旅游项目是给游客“洗礼”,即每天中午,一位拉普族少女穿上民族服装,把一块驯鹿皮放在北极标旁,让游客跪在鹿皮上,解开衣服,灌进少量冰水,以让游客领略一下北极圈的寒冷天气。在此之后,拉普族少女给游客递上香烟和鹿奶,让游客品尝。最后,把一张印有鹿图案的北极纪念证双手捧给游客,证明某人某年某月某日跨越了北极圈。

    随着各所在国工业的发展,拉普人也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大部转向定居,并兴建现代化设施,使用现代化生活用品;有的已用直升飞机、越野汽车和摩托车放牧。生活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但仍有一部分继续过着游牧生活,夏天赶鹿群到沿海地区放牧,冬季又回到内陆地区,行程长达五、六百公里,不受国界限制。

    拉普人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正为维护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权益和文化传统而斗争。

    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不同的民族各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是56个民族的风俗: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

    14.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5.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日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7.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

    22.德昂族(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

    23.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25.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惟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26.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27.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28.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29.汉族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30.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31.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

    32.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3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34.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过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

    35.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省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的特有节日——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

    36.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

    37.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

    38.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史籍记载,称毛南族为“茅滩”、“毛难”。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今称。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

    39.仫佬族

    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

    40.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族过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41.羌族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42.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撒拉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43.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亦称“乌饭节”。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44.水族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借端)和卯节(过卯)。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端节水语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最初的端节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进行。

    45.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虽然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现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沙东、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1954年7月17日,建立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的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节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塔吉克人都要举行巴罗提节。奇地前笛尔节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视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多在三月举行。

    46.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塔塔尔族节庆、礼仪食俗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拔河、赛马等集体活动。

    47.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48.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

    49.佤族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节”上,佤族人都将旧火熄灭,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剽牛节”,以此来表达渴望丰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50.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过游牧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51.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亚各地,元朝时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15世纪,逐渐形成民族。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信仰伊斯兰教。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52.锡伯族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东北,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53.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瑶族除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30多个。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盘王节、仁王节、赶鸟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54.仡佬族

    仡佬族即中国古代“僚人”,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打铁业比较发达。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称为“打铁仡佬”。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仡佬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生活习俗等方面和当地汉族相似,传统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如春节、端午节、七月节和中秋节。糯米粑是仡佬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55.裕固族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裕固族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明初,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裕固族的节日习俗,反映着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裕固族的幼儿剃发仪式别具特色。

    56. 彝族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罗罗”、“撒尼”、“阿细”等。建国后,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2、蒙古族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民族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3、回族

    [民族简介]

    回族,有人口约8,000,000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其先民主要是1 3 世纪蒙古人3 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并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

    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宗教习俗]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 2 月1 0 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饮食习惯]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

    [服饰特色]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民族禁忌]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4、藏族

    [民族简介]

    藏族,约有人口4,000,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历史。公元1 3 至1 6 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宗教习俗]

    藏传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婚丧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 4 万两黄金。其次,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5、维吾尔族

    [民族简介]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共有7 2 1 4 4 3 1 人。史籍记载: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鹘”、“畏兀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沿袭至今,是“团结”、“联合”之意。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东南1 8 4 公里的吐鲁番盆地。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是他们的传统宗教节日。

    维吾尔族能歌善舞,闻名遐迩的音乐史诗《十二木卡姆》(意为《十二部大曲》)是他们的艺术精华。群众喜闻乐见的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等,最富民族特色。

    [宗教习俗]

    信仰伊斯兰教。

    [饮食习惯]

    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郁。

    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维吾尔族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

    [婚丧习俗]

    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服饰特色]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民族禁忌]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民族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3、回族

    [民族简介]

    回族,有人口约8,000,000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其先民主要是1 3 世纪蒙古人3 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并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

    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宗教习俗]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 2 月1 0 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饮食习惯]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

    [服饰特色]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民族禁忌]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4、藏族

    [民族简介]

    藏族,约有人口4,000,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历史。公元1 3 至1 6 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宗教习俗]

    藏传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婚丧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 4 万两黄金。其次,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5、维吾尔族

    [民族简介]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共有7 2 1 4 4 3 1 人。史籍记载: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鹘”、“畏兀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沿袭至今,是“团结”、“联合”之意。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东南1 8 4 公里的吐鲁番盆地。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是他们的传统宗教节日。

    维吾尔族能歌善舞,闻名遐迩的音乐史诗《十二木卡姆》(意为《十二部大曲》)是他们的艺术精华。群众喜闻乐见的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等,最富民族特色。

    [宗教习俗]

    信仰伊斯兰教。

    [饮食习惯]

    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郁。

    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维吾尔族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

    [婚丧习俗]

    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服饰特色]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民族禁忌]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保安族: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朝鲜族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达干尔族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

    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

    傣族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德昂族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青年男子戴银项圈等饰物。妇女上着蓝、黑色上衣,下着筒裙,在腰部佩戴数个腰箍。

    东乡族: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回族相近,妇女一般穿藏青色和黑蓝色布衣,外加一件齐膝的布坎肩;男子穿短衣、肥裤和坎肩,也有穿长袍的。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头盖分绿、黑、白三色。

    侗族侗族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侗族服饰分为南北两种类型。生活在北部地区的侗族男子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妇女上着无领衣,银珠大扣,下着裤。南部的男子多穿对襟衣,裹绑腿,头缠亮布;女子上着紧身衣,下着百褶裙,或上着短衣,下着长裤,盛装时着鸡毛裙。侗族妇女喜爱银饰,以多为美,以重为贵。

    独龙族独龙族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独龙族喜欢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既有古朴的山林风韵,又有现代时装魅力。独龙族男女均喜欢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妇女头披大花毛巾。

    俄罗斯族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其服饰较多地保留着俄罗斯人的传统特色。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皮帽。妇女上穿粗布衬衣,外罩一件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着长裙.鄂伦春族鄂伦春人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创造了适合森林游猎的狍皮服饰文化。

    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有皮袍、皮裤、皮坎肩、皮帽、皮手套等。冬季男子普遍穿前后开衩的长袍,妇女也穿长袍,但女袍比男袍长,不是前后开衩,而是两侧开衩。春秋和夏季多穿去毛的光板袍皮短袄和皮裤。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由于各地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鄂温克人有着不同的服饰文化特点。鄂温克人对服饰的制作和穿着比较讲究,无论男女衣服,其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等镶边装饰。男子一般都要束上带,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行为;妇女平时可以不束腰带,但劳动时也要束上。鄂温克人喜爱蓝色的衣服。鄂温克族的皮靴上饰有精美的图案。

    哈士奇的确是一个很棒的狗狗,很好养的。

    西伯利亚雪橇犬(Siberian Huskiy)又称为哈士奇,原产于西伯利亚地区,AKC分类属于工作犬组。西伯利亚雪橇犬是东西伯利亚游牧民族伊奴特乔克治族饲养的犬种,长期担任拉雪橇。引导驯鹿及守卫等工作。20世纪初,被毛皮商人带至美国,多年来,一直成为举世闻名的拉雪橇竞赛冠军犬。目前,西伯利亚雪橇犬多被用作伴侣犬。家庭玩赏犬。

    哈士奇的外表英俊潇洒,精致的五官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充满了奇特的表现,无需复杂的交谈,就能轻易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哈士奇时常会有点神经质。

    神经质

    小哈都有一点神经质,特别是母哈。总是莫名其妙的做一些你崩溃的事情,比如走在马路上突然啃完青草就开始狂奔,在屋里到处乱窜然后开始原地打转等等。你要有十足的心理准备,认为它是正常的在发神经。

    十足的破坏分子

    家里的任何东西,它都会细心的帮你检查N遍,以考究你的购买物品的坚硬程度。这种认真的程度,到了我一个朋友家一天就要买一个脸盆的地步。不但考验了你的购买能力,还考验了你的经济能力。

    极度自由散漫

    一出门,小哈就象被你虐待N久一样逃离你的视线,一般唤回的概率在30%以下。我记得有个朋友跟我分析,说是四条腿的小哈总认为两条腿的父母能追的上它……反正建议所有养小哈的用户,全部牵溜。没有十足把握它不跑,千万别松绳子。想一只长的象狼一样的小哈能乖乖的跟在自己后面的散步,而不到处乱跑的,那是做梦。

    特殊的肠胃

    小哈太容易拉肚子了,饭后喝多了水拉肚子,吃的太油拉肚子,吃惯了狗粮突然给它吃个馒头拉肚子,反正就是容易拉肚子。

    精力旺盛

    它总是要玩、要跑、要跳,折磨的你累的想跳楼,它依旧叼着球过来给你一身口水。甚至在你还没睡醒睁眼的时候,跳上床以要和你玩的理由来折磨你。

    极度热情

    小哈对你热情,对其他的人,一样的热情。比起对你的热情,也许对别人的热情还要疯狂一些。

    无视你的存在

    到了外面,不管你怎么喊它,它都自顾自的溜达,反正不理你就是不理你。

    不喜吠叫

    哈士奇吠叫的时候很少,它们只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发出狼嚎般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在晚上听起来有点让人毛骨悚然,但是却正适合了它狼般的外貌,可能很多人还会以此为傲。在大多数情况下,哈士奇几乎不发出声音,不少狗主人甚至会怀疑自己养了只哑巴狗

    聪明机灵

    哈士奇好奇心强且精力旺盛,是一种相当聪明的狗,在过去被用来在茫茫白雪中拉雪橇,为雪地中的人们指引方向。

    饲养注意事项

    第一,每天应有适当的运动。不能凭小哈士奇的意志随随便便,时而一日数次,时而数天运动一次。在户外牵引运动前,应先 让他们自由活动数分钟以排便,在运动中要保持正确的行走 姿势,与主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纠正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的 行走习惯。

    第二,狗狗在小的时候,我们应该多给狗狗一点点的关爱,再有的就是小狗狗正在发育的阶段,应该让狗狗吃一些营养比较全面的食物,在这里,推荐大家给狗狗吃麦顿狗粮,改善狗狗的毛发和泪痕,尤其是增强狗狗的骨骼发育!

    第三,应时常变换运动的路线不要每天只按同一的固定路线活动,运动中应防止它用鼻子去嗅闻其他小哈所留下的 排泄物或其他物体,更不能让小哈接触,也不要将小哈放到人或其他小哈聚集的场所,以防传染某些疾病。

    第四,在我们的生活中,尽量不要让狗狗吹空调,这样会导致狗狗拉稀,得空调病,所以做家长的一定注意这方面。

    第五,每年按时给哈士奇接种疫苗,定期给哈士奇体内外驱虫,当哈士奇发情时,若您还不想很快当“爷爷”或“奶奶”应在发情时重点看护她,或者带哈士奇去宠物医院做绝育手术。

    你儿子肯定是看上它光鲜的外貌了,我很负责地告诉你,哈不好养,这狗很不听

    话,要一直拴着才好,放开就乱跑,乱咬东西,(如果是住楼,那是很麻烦

    的),还会往你身上乱扑,万一跑出门,基本上,不会自己再回来,谁碰上,谁

    就有可能是它下一任主人,不看家不护院,有奶就是娘的那种,连哈巴狗都不

    如,我自己家就有一个哈,所以我知道这些,建议养其他犬种,实在喜欢它的摸

    样,可以养条样貌比较相似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就是个头比哈要大些,哈属于中

    型的,阿拉属于大型的,比哈要稳重多了。另外还要结合你当地的养狗政策,有

    些地方不准养大型狗的另谈。(另外补充:不要指望怎么去训哈士气,这种狗天生顽劣,可训性及差,因为这种狗太有自己主见,很难把主人当回事的.养哈士气的人,没几个能训好的,你想牵它出去正常遛下都很难,因为,一出门,不是你溜它,是它拽着你到处乱钻.)还有:哈的肠胃功能非常差,稍有不甚就上吐下拉,属于很娇气的那种!很难伺候的).还有啊,这狗任性到顶点,要是它想出门奔跑,你没注意它,它会拼命用大爪子抓你家的门,时间长了,木门被抓的一道道的很难看!而且屡教不改!有时候,会狼嚎,会打扰邻居的.养屋里的话,沙发呀,被单呀,被它撕扯的一条条的!

    1.哈士奇的帅气毋庸置疑了。

    2.这个狗确实不适合楼房养,因为哈士奇需要很大的运动量。但是请注意,不适合。不是不好养。哈士奇很容易养。很少得病。

    3.如果没有血统的哈士奇确实很淘气。出门必须带链子。毁坏家具是很有可能的。

    4.如果喜欢帅气,哈士奇是第一。如果你喜欢听话、服从性高的。建议别买哈士奇。

    5.你孩子肯定是被哈士奇的帅气吸引了。

    养哈士奇不能松绳子,容易走丢,溜狗时是它牵着人走,不听话,对谁都一个态度,不认主不能看家,肠胃差容易吃坏肚子,由于是工作犬,平时活动不够就会狼嚎,搞破坏,人家在雪域里养来拉车的,你养来玩不累死也只剩半条命了,随便养只牧羊犬都比哈士奇强,当然,除了拉雪车………传统的中国人不适合养那玩意。

    我是北京哈士奇俱乐部的,您在百度搜下哈士奇标准,了解下哈士奇品种特征和性格特征,再决定是否适合。并且建议不在狗市买狗,健康没保证,在爱狗网看看,有很多家养繁殖和专业的。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