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致富经
  • 农广天地
  • 致富早班车
  • 乡约
  • 科技苑
  • 农业电商
  • 农业要闻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深度
  • 独家
  • 宁德地区适合种植什么水果_宁德种植什么水果

    时间:2019-02-22 16:02:09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四季柚 福鼎县特产。约50年前由台湾引进,肉嫩无籽,汁多味甜,保鲜期长,被评为国家、省柚类优良品种。

    油柰 古田、屏南县特产。其外形似桃,肉质像李,人称“桃形李实”,柰果皮呈黄绿色,果肉为浅绿色,以柔软多汁,香甜适口。柰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果干,或制成油柰蜜饯。

    晚熟荔枝 盛产于霞浦、宁德、福安等沿海县(市)。闽东晚熟荔枝4月初开花,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具有果肉厚而多汁,核小,味甜微酸的特点。

    晚熟龙眼 宁德市的晚熟龙眼有800年种植史,粒大肉脆、汁多、味美,适于鲜食,制罐头及焙干,是滋补佳品。收成季节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柿丸 古田县特产。为驰名八闽的干果之一。柿丸甜而不腻,并含有较多的磷、钙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肺、止咳、补血的功能。

    芙蓉李 系福安、霞浦等县(市)特产。最宜鲜食,果皮较薄,可不削皮,果肉淡红色,清脆多汁,甜酸适口。芙蓉李又宜加工成果干或精制蜜饯,福安传统的名果干——李干,微咸适酸,曾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猕猴桃 产于屏南、寿宁一带山区县。粒大、皮薄、肉甜,营养丰富,用以酿酒气香味醇,屏南、寿宁酒厂酿造的猕猴桃酒已闻名省内外。

    水蜜桃 以福安、古田等县(市)盛产。果子略呈球形,顶尖,桃红色,表皮有绒毛,熟后质软如腐状,味极甘美,止渴消暑,且品种繁多,有雪里红、雪花露、琼浆蜜、红蟠桃、玉香液、黄肉桃等

    穆阳水蜜桃,葡萄沟葡萄 福鼎柚子

    种红香果,当年结果,种一次连收数年,亩1500斤,效益不错

    竹笋,水蜜桃,李子

    水蜜桃

    古田县地处福建省中北部,属于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十分适宜常绿果树和南方落叶果树的生长,特别在古田溪水电站库区和闽江水口电站库区周围,在两个大水体影响和调节下,气候温和湿润,果树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境内宜果丘陵地多(据统计有30万亩),水陆交通方便,劳力充裕,为我县发展山区水果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古田县水果栽培有相当长远的历史。据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境内已有桃、李、柚、梨、栗、桔、柰、枇杷等25种果树。后经引种、选育等,迄今栽培果树品种计14科、33种。盛产“油柰”、“水蜜桃”、“柿子”等名优水果。

    古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果产业的发展,把其列为主导产业加入培植,大大促进了水果产业的发展,现具有古田区域特色的水果产业已基本形成。2001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10.59万亩,产量5.27万吨,人均水果占有量107公斤,实现产值1.45亿元,增加全县农民收入8007.7万元,人均增加收入216.3元,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古田油柰"、“古田水蜜桃”、“古田蜜柚”、“古田柿子”等名优水果畅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市场,深受消费者好评。古田水果产业正依靠科技进步,向产业化、高效、优质方向发展。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水蜜桃,香蕉

    红豆杉、罗汉松、水松

    桃子,油奈,西瓜,柿子,桔子

    看是哪里的山区了,我们屏南就很适合水蜜桃、油奈,西瓜。到了宁德周边,由于天气比屏南热,就很适合种龙眼。建议实地考察下。

    板栗,榛子,马蹄等 这个也算宁德特长,一看就不是宁德人。

    二都的荔枝,和六都的龙眼都挺出名的。

    板栗,榛子,马蹄等

    太子参吧。

    宁德柘荣县的太子参就比较有名。

    应该是比较适宜种植的。

    名声也比较好,销路自然不错。

    肯定是太子参拉,不过最近中的人越来越多了,13年价格肯定下滑,有风险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闽东处于封闭、半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状态,以原始农业为主,没有农业机械,缺乏水利设施,粮食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人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通过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促使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转变。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4.7倍,年均递增6.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德走“立体式农业、填补型工业、多渠道引进”的道路,致力发展对外贸易,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至1992年,宁德市工农业总产值达54.61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比1978年增加2.9倍,年均递增10.24%。其中,工业产值28.87亿元,农业产值25.74亿元,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

    2012年全年,宁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7.7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8015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7%,47.8%,和33.5%。

    宁德是中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基地、茶叶种植基地、银耳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和太子参主产区。2011年,茶叶、水产、食用菌、水果、花卉、蔬菜、畜牧等产业已基本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

    1949年,宁德市年产粮食25.36万吨,人均年占有粮食203公斤。经过土地改革、生产合作化,变革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生产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宁德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302.5万亩增至1992年的443.7万亩。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从无到有,至199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540441千瓦,农用拖拉机8334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1209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24万亩;化肥年施用量23万吨,耕地亩均施用量106.30公斤;水电总装机容量4.85万千瓦。宁德市已建成引水工程43321处,蓄水工程284处,提水工程370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德市推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发挥。通过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改革耕作制度,改造中低产田,优化施肥,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92年,宁德市耕地面积比1949年减少34.37万亩,但粮食产量仍达到92.3万吨,为1949年的3.64倍。食用菌、茶叶、对虾、水果、畜牧、三菜(海带、紫菜、榨菜)六大商品生产基地基本建立。食用菌、茶叶、水果、对虾生产成为闽东农民经济收入的大宗产品。

    截至201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9.51万亩,比上年减少6.12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30.24万亩,减少4.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95万亩,增加0.1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3.18万亩,增加3.51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5.56万吨,比上年减少2.57万吨,下降3.8%,其中稻谷50.66万吨,减少2.27万吨,下降4.3%。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11.03万吨,比上年增长11.9%。肉类总产量9.11万吨,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猪肉产量8.0万吨,增长15.7%;牛肉产量0.07万吨,增长6.9%;羊肉产量0.13万吨,增长1.7%。生猪年末存栏74.10万头,增长9.7%;生猪出栏106.64万头,增长17.8%。奶产量0.25万吨,减产15.3%;禽蛋产量1.68万吨,增长7.0%。全年水产品产量73.21万吨,增长5.4%。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88万吨,增长11.4%;海洋捕捞19.06万吨,增长0.2%;海水养殖50.26万吨,增长7.0%。全市木材产量99.3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9.6%。2012年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68.0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89.82万亩。全市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市级234家。35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94.52亿元,增长28.4%;销售收入90.94亿元,增长29.8%;出口创汇3.41亿美元,增长35.2%;带动农户29.71万户。

    2012年全年,宁德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2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增幅连续八年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0.8%,集体企业增长12.8%,股份制企业增长20.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5.1%;轻工业增长23.4%,重工业增长18.5%。全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14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00家,比上年增加79家。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5.25亿元,比上年增长88.2%。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94.73亿元,增长82.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7.23亿元,增长230.9%;非公有制企业100.79亿元,增长80.2%。

    个体私营

    1949年,闽东只有40家手工作坊,生产或加工土烟、土纸、铸锅、家具等产品。1955年宁德市有私营手工业企业4310家,从业人员16921人。次年开始对私营工业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企业并入地方国营或集体企业,到1958年宁德市已无私营工业企业,只有极少数的个体手工业。80年代,宁德市各县人民政府鼓励城乡居民投资办工业,1985年宁德市私有工业3477家,从业人员5898人,年产值1923万元,这些私营个体企业利用地方资源,进行加工生产。古田、屏南、寿宁、周宁和柘荣等县以发展食用菌和茶叶加工以及手工业制品为主,其余县市则以发展电机、电器、造船及水产品冷冻加工行业以及兴办陶瓷业和花岗石板材开采业为主。1990年后,各县市都运用灵活政策,发展个体工业经济。1992年宁德市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企业8036户,从业人员22133人,自有资产6010万元,总产值32721万元,占宁德市工业总产值11.33%,上交税金1298万元。

    合营工业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宁德市公私合营企业陆续转变为国营企业。公私合营的屏南县酒厂率先转为国营企业,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随后,宁德、福安、福鼎、霞浦等县也相继对合营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造。1966年,公私合营的古田县纺织厂最后转为地方国营工业,区内不再有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80年代后相继开办合作经济实体。1985年宁德市有农村联营工业企业1244户,从业7962人,营业额2663.8万元,上交税金103.1万元。1990年后,城乡合作经营工业发展较快,1992年宁德市有城乡合作经营企业2301户,从业人员22451人,自有资金7981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4125万元,占宁德市工业总产值的15.28%,上交税金1942万元。

    集体所有 1950—1957年宁德市累计集体工业总产值272万元,年均34万元。1958年,宁德市工业一哄而起,集体企业也随之增加。其后重新调整工业布局,1962年集体企业增至446个,集体企业年产值达1184万元。1976年集体工业全年产值达6053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德市集体工业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978年集体工业产值达9481万元。乡镇集体工业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工业生产从单一的农副产品加工发展到建材、造纸、食品、食用菌、茶叶等多种门类的工业体系。80年代,集体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重视工业老企业的技术更新与设备改造,抓新产品的开发和创优,引进先进技术,新办胶鞋、注塑、弹簧等一批新厂,给集体企业增添了活力。80年代中后期,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乡镇企业主要依托当地资源,发展食用菌、缝纫、食品、五金、竹木加工、电机电器等行业,发展较快。1990年,宁德市拥有集体工业企业812家。1990年后兴办适合闽东特点的电机、铁合金冶炼、茶叶精制、食用菌加工、水力发电、水产品加工、石板材及船舶修造一系列开发项目。1992年,宁德地区拥有集体工业企业871家,工业产值84850万元,占全宁德市工业总产值的29.39%。

    国有企业 1950年宁德县在城关崇文街兴办国营第一碾米厂,同年,宁德市有国营加工厂5个,产值481万元。1952年宁德市有国营工厂23个,总产值447万元。1956年对私有工业企业进行改造,把大多数私营企业改为国营企业。1957年宁德市国营企业74家,产值1721万元,占宁德市工业总产值5070万元的33.94%。1958年大办工业,一些公私合营和手工业合作社也改为国营工厂,同时还新办一批工厂。1962年国营企业缩减为184家,产值5206万元。70年代,随一批小型骨干电站的建成,区内国营工业投资增大,生产有所起色。1978年后宁德市国营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当年国营工厂231家,产值22943万元。1985年宁德市国营工厂246家,工业产值40105万元。此后,通过技术改造,引进、扩建和新建一批企业。1992年宁德市国营企业达257个(其中中型企业7个),工业产值达89117万元,占同年宁德市工业总产值的30.8%。实现利税总额9976万元,其中利润总额514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7347元。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