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创业起步
  • 创业知识
  • 赚钱经验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基本经验

    时间:2023-01-02 18:30:07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关巍 陈晓玥

    摘要:考察了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新时代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历程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指出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遵循客观性原则、矛盾分析方法和人民性原则的标准,发挥出其凝聚党心、民心,汇集党力、民力的最大效用。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和捍卫党的绝对领导权作为今后工作的基本遵循。

    关键词:建党百年;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凝心聚力;
    马克思主义;
    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5曰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1)04-099-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话语范式的革新研究”(19YJC710020)。

    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一直是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这一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凝聚思想合力为目标,团结全国人民、引导全国人民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继续坚持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坚持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将有助于为有效应对各项风险挑战提供巨大的支撑。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作用,总结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领域凝心聚力工作的基本经验,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这一工作本身的重要性,更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价值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把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此工作贯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并在每一历史时期发挥出不同的价值作用。

    (一)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在抵御外辱、保持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上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一大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开启了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旗帜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1中国共产党正是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所感召,积极科学地引导人民群众理解认同党的思想和实践。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共产党迅速意识到民族问题已经上升为当前中华民族亟须解决的问题并果断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2]344。中华儿女的顽强拼搏、浴血奋战使得中华民族于1945年8月15日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民族矛盾得以解决,但随之国共两党的矛盾继而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同年8月,重庆谈判的开始和双十协定的签订,使得共产党追求和平的态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愿望被全国人民所熟知,从而凝聚了民心、汇集了民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主要是围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展开,在扫除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诸多因素、指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国内一方面的压力来自国民党残余势力意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颠覆;
    另一方面,来自国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社会现状。国外的压力主要来自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打压。因此,“消除帝国主义思想以及国内残余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3]等非社会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并“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精神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3]刻不容缓。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生政权、凝聚社会主义建设的合力,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4月28日提出的“双百”方针为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继续添砖加瓦。党的八大基于前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快速把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奠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基础。

    (三)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从党内外两方面巩固和调适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來,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进入了新局面。面对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侵蚀,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积极巩固意识形态凝心聚力的思想基础,在指导思想一元化和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化统一的社会背景下,确保党内思想牢固、人民思想稳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强化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4]14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前期错误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邓小平同志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基础上,直面当时中国发展的客观情况,站在人民的角度提出了“共同富裕”。这一贯彻着“人民至上”思想的重要论述推动了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凝聚了人心、汇集了力量。

    随着中国渐渐打开国门,国外各种先进文化和技术纷纷涌入,随之而来的还有诸多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这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面对多元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冲击,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到发展“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5]85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不从党内外两方面巩固和调适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面对全国抗击非典疫情时,胡锦涛同志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指出:“我们要更好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6 ] 6 7同时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上,加强了党同人民在意识形态上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四)党在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攻坚克难,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保障性力量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服务于国内建设,服务于我国空前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客观现实。国内充斥的以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冲击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了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加之国际社会中的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够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崛起,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也不能够充分体会中国道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于是纷纷鼓吹“中国威胁论”,不断妖魔化中国、打压中国和封锁中国。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进行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党始终坚持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7]153,以马克思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依托和纽带,坚持马克思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凝心聚力领域的诸多问题,能够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理想信念。随着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思想充斥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8]29,确保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推进就成为新时代党进行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一方面,面对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党首先应积极引导舆论,构建网络良好生态环境,发挥网络反映民意的积极作用,提高人民的鉴别能力,从而形成主流思想最大合力。另一方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党坚决领导并打赢了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9]这伟大的抗疫精神正是我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原因。

    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发展标准

    纵观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百年发展历程,其始终按照如下原则进行。

    (一)客观性原则是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准绳

    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指导下,时刻以世情、国情和党情为核心,遵从客观性,客观地看待外部环境的变化,客观地看待国家建设的现实情况以及客观地判断我国所处的位置和发展方向。社会历史在变化,不同时代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必须以国家的客观条件为基准,在不同的客观情况下对工作的任务要有所侧重。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尚未对革命道路问题形成清楚的认识,照搬以城市为中心的“苏联模式”革命道路。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并不适合中国,中国要想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革命道路须客观把握自身特殊的国情。“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10]689这一时期,党将革命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在思想上和行动中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凝心聚力工作奠定群众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改革开放是我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党在对客观性原则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作出的伟大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基础上构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得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焕发出了与此客观情况相符合的生机与活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建设社会主义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聚焦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社会舆论领导和網络管理等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对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全方位领导作用。

    (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动力

    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始终站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的基础上,以矛盾分析方法来指导实践。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时刻坚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意味着要加强引导人民提高辨别良莠不齐文化的眼光,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和肃清网络空间错误思想是新时代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亟须完成的任务。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基于此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辩证看待此次变化,指出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机遇,党可以更好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面对挑战,党也可以检验构建的意识形态合力是否坚固,采取审慎的态度继续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波澜起伏、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注重一分为二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区分主流和支流、透过现象看本质”[10]472,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赋予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以新内涵。

    (三)人民性原则是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指南

    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引导下,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在坚持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将全国的思想意识统一起来,发挥出在任何时候都能动员起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人民”二字铭刻于心,时刻秉持着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两个先锋队”的性质、人民立场的根本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坚守,充分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价值目标并以此将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保持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作为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保障。邓小平同志指出:“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和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11]273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将人民性作为其最鲜明的特征。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什么重要时期,都不能忘记人民,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不会长远。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需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12]213。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实现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双赢。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基本遵循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综合国力变化,要求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以及在捍卫党的绝对领导权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创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先进性建设

    《共产党宣言》表明“共产党以科学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为最终奋斗目标,因此,先进性是共产党性质的集中体现”[13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并不是机械重复的教条,其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将党的先进性贯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是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保持我党先进性的理论支撑。邓小平同志指出:“假若没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走向胜利。”[11]252党致力于发挥出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精神力量,实现思想建设与社会生活的建构,从而发挥出凝民力、聚民心的效用。但马克思主义作为“舶来品”,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思维不同的论述方式,如果不做任何修饰直接宣传很难起到深入内心的效果。邓小平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4]382需要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按照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创造出一系列具有中国风格、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人民群众中展开宣传和教育。党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阐释力的基础上能够更大程度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以感召力、凝聚力、整合力和向心力发挥出来。处于新时代的中国面对充斥网络中带有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价值观念,党要在秉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发挥其在网络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同时采取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西方文化,发展同现代科学技术媒体相契合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从而凝民心、聚民力。

    (二)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这一最鲜明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谋利益,担当起谋大局的使命,凝聚起党心民心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贯穿于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百年进程中。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5 ]1031因此,秉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15 ]875的人民至上的理念是实现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基本遵循。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4]28,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满足人民美好幸福生活这一愿望,才能让人民认同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凝民心、聚民力。随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造福于人民”[5 ]540等思想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都丰富和发展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依旧秉持人民至上这一理念不动摇,指出:“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16]52党同人民群众风雨兼程、同舟共济,只有二者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才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汇集起最大的力量。

    (三)捍卫党的绝对领导权,在此基础上努力推进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创新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建党以来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凝心聚力的宣传动员工作,占领意识形态阵地,这就要求党不仅要发挥传統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更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以网络治理为主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7]16中国共产党居于全方面的领导地位,其中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作为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是党尤为重视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斗争的中心环节”[15]1094,强调了党在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中领导地位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18]160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19]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并强调:“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20]105,“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12]217,将意识形态凝心聚力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时代在捍卫党的绝对领导权的基础上努力推动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刻不容缓。首先,推动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内容创新就是在客观历史条件下,抛弃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和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旧有观念,吸收进步的价值观念,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精髓已经从“实事求是”扩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此后随着时代的变化亦会丰富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的领导方针和思想旗帜,是符合当今时代发展和社会现状的党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时代党进行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思想指南和理论武器。此外,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不仅要在国内进行,国际上的宣传也是极为必要的。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声音,扩大我国在国际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进一步达到凝聚民力、汇集民心的效果。其次,推动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方法创新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破除佶屈聱牙的僵化、陈旧的机械方式,创新宣传话语的阐释,全方位多领域进行宣传,加大投入和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平台,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凝心聚力。应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通俗化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使民众切身感受到主流思想的力量。此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加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提高高校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论信仰,做党实现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坚守者。在做好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引导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走向,坚守住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社会协同、网民自律、法律保障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21]中携手构建网络安全命运共同体,共同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弘扬和彰显理论价值的意义。最后,推动党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制度创新就是在制度层面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规范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2],这一论述首次将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升到制度高度,是党对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规范化的彰显。党内加强理论学习和执政能力;
    党外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用具有亲和力的话语和全方位宣传的方式深化全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研究。同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推动党进行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决守好“责任田”,健全完善意识形态督促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问责刚性和“硬约束”。对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23]

    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凝心聚力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价值作用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在新时代进行意識形态凝心聚力工作的发展标准和基本遵循。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意识形态凝心聚力的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凝聚民心”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突出凝心聚力工作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冯文燕,洪向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过程及基本经验[J].党政研究,2021(1):14-2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9]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0-03].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908/c64094-3185 4170.html.

    [10]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邓小平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13]吴育林.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先进性思想的百年发展创新———基于《共产党宣言》的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4):16-23.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8]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N].人民日报,2003-12-08(1).

    [2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1]董静.新时代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路径[J].人民论坛,2020(33):85-87.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0-10-08].http://www.xinhuanet.com/2019-10/31/c_1125178024. htm.

    [23]崔禄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N].学习时报,2020-08-07(1).

    责任编辑:董瑞军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前线(2021年3期)2021-04-01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锦绣·上旬刊(2021年7期)2021-03-15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2-21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商情(2017年25期)2017-07-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导刊(2016年12期)2016-12-27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法制与社会(2016年35期)2016-12-26浅析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若干经验商(2016年8期)2016-04-08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4期)2004-04-22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