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大学生创业
  • 百姓创业故事
  • 农村创业故事
  • 网络创业故事
  • 特殊职业创业
  • 致富经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行为自画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大学生创业者的深度访谈

    时间:2023-01-21 14:45:08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黄正福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浙江水文化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目标的逐步推进,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已从政府召唤内化为高校育人和大学生的实际行动。近年来,有关高校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文件不断出台,政府、高校、企业间的协同程度不断加深,高校和企业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导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于国家的创新创业战略,推动了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人是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创新驱动归根结底是人才驱动。高校必须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然而,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讨论一直是“鼓励与质疑”并存。一方面,政府出台政策、企业提供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另一方面,社会质疑大学生创业的价值性和实效性,认为这种创业质量低、存活率小、可持续性差,并由此质疑甚至诟病高校创业教育的存在价值。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行为过程,从最初产生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实施,其间会经历来自心理、生理及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与困难,而这些只有在亲身经历创业之后才能体会感知。因此,唯有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者的真实场景,透视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并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分析,才能真正找到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有效办法。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不断增多,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一是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梳理研究。此类研究主要梳理和分析创业行为的研究背景、内涵与意义、现状困境,归纳创业行为的核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冯刚(2018)通过梳理十八大以来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文件,认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积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保障措施,主动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努力建构创业教育的育人合力(1)冯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93页。。李鹏等(2018)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路径演化系统收敛于良好状态和锁定状态两种模式,通过模式转换,可为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长效机制提供非常大的操作空间,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性发展(2)李鹏、范明、李洪波等:《创新驱动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演化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年第12期,第70-79页。。袁利平等(2019)梳理21 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经历的自主探索、初步发展和深度发展三个阶段,认为高校创客教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体系构建将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的最新前沿(3)袁利平、廖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主题构成与未来趋势》,《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第95-106页。。二是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张瞳光等(2017)认为,当前大学生实际创业率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未形成创业行为的关键原因是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创业环境缺乏匹配性(4)张瞳光、高建军:《区域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与提升》,《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第8期,第17-19页。。尚云乔等(2018)分析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业环境、个人特质、创业政策和竞争优势(5)尚云乔、姜京彤、康月等:《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日照大学城为例》,《中国市场》2018年第17期,第177-181页。。谭宏等(2018)认为,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对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不仅对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以创业意愿为中介变量对创业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6)谭宏、苏毅:《高职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年第6期,第25-31页。。三是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学者对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化研究集中于地区差异和院校差异:宋宇(2009)分析浙江与陕西之间创业行为的差异,指出陕西的创业者拥有更高的学历背景,而浙江的创业者则更有赚钱的动力,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7)宋宇:《创业行为的地区差异:以陕西与浙江为例的比较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S1期,第180-187 页。;
    宁德鹏等(2017)基于全国百所高校的实证考察,分析不同性质高校学生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得出不同性质高校学生的创业激情差异性不显著的结论(8)宁德鹏、莫怀荣、葛宝山:《不同性质高校学生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差异分析——基于全国百所高校的实证考察》,《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第201-206页。。四是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学科研究。王贤芳(2015)认为,从事创业活动的大学生主体具有显著的经济人特征,大学生作为理性经济人,只有创业能力评价概率、创业资金保障率及创业市场可拓展率均大于一定风险数值时,才有可能获得最佳预期收益,也才有可能进行创业(9)王贤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行为博弈分析——基于理性经济人视角》,《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年第1期,第17-20页。。王娟(2019)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较强的耦合性,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应优化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能力打造和生态构建,实现共建融通(10)王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江苏高教》2019年第9期,第111-115页。。当然,现有文献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关注点集中于数据调研和数据分析,对创业主体关照不够;
    影响因素分析不够聚焦,尤其鲜见大学生创业者决策行为的深度分析;
    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创业主体,他们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自我认知、效果反馈的真实情况如何,缺乏相关的深入调研和挖掘。

    本文采用目的性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式选取样本,再对样本进行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及编码,进而描述大学生创业行为的自我认知,探讨相关影响因素。选取杭州下沙大学城的40名大学生创业者为样本,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受访大学生的描述性统计

    在开展深度访谈前,先制定预访谈提纲,随机选择不同学校共15名学生进行预访谈,并根据结果修订正式访谈提纲。随后开展正式访谈,根据现场问答实际情形以及延伸出的相关话题,及时追问;
    经受访者允许,采用录音和笔录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记录;
    最后将访谈录音和现场笔录整理后录入电脑,转化为统一编号的文本文件,形成质性研究的原始资料。之后,对访谈资料编码、登录,采用类属分析法进行归类和分析。首先,将涉及“大学生创业行为”自我认知因素和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归类、提炼,形成12个三级编码:创业意愿(01)、个体特质(02)、创业价值(03)、创业智力(04)、创业资本(05)、创业目的(06)、创业准备(07)、创新效能(08)、政策释意(09)、风险判断(10)、机会识别(11)、面临困境(12)。其次,对三级编码进行抽取、转译,挖掘三级编码背后的深层含义并建立多重编码之间的相关联系,抽象出8个与创业行为紧密相关的二级编码:感性与理性(A1)、个体与社会(A2)、市场与需求(A3)、媒体与舆论(A4)、机遇与风险(A5)、资源与能力(A6)、生活与教育(A7)、政策与氛围(A8)。最后,对二级编码再分析、再抽象,形成3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影响创业行为的一级编码:矛盾与冲突(M)、失衡与调适(S)、突破与优化(T)。编码登录汇总情况见表2。在此基础上,构建分析框架,得出具体结论。

    表2 编码登录汇总表

    基于对大学生创业行为自我认知的质性研究,从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市场与需求、媒体与舆论四个方面刻画大学生创业者的自画像。研究发现,从事创业活动的大学生主体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独有的标签,他们在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中努力追寻着初心。

    (一)在感性冲动与理性思考的双重权衡中寻找平衡点

    在受访者眼中,创业行为是感性冲动与理性认知的双重结合,他们既不自觉地在创业过程中流露出年轻人的感性,也会在创业决策和把握机遇中保持经济人的理性。在感性冲动与理性思考的双重权衡中,首先,他们寻找校园人与社会人的角色平衡点。“目前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主要做毕业照和日常证件照的拍摄与设计工作,业务范围主要在学校,路程时间比较短,可以兼顾好学业与创业之间的主次关系。”(MA10701)。其次,他们寻找情绪化与理性化的博弈平衡点。“创业听上去高大上,但是其中涉及很多因素和环节,比如我们决定进一批潮鞋,就要考虑消费对象、消费能力水平、消费行为习惯等,很多时候大晚上我们还在跟客户沟通交流,有时会有所收获,但也有白忙活的时候,所以创业过程中需要适度自我鼓励,激励自己和团队,当然更多的是要用理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MA10201)。最后,他们寻找目标追求与现实境遇的平衡点。“我是一名在职博士研究生,创办了一家信息技术工程公司,读博士是为了推进公司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我的创业感受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总会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创业的非智力性因素比较关键,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创业是一种职业,冲动是一种激情,理性是一种谋略”(MA10402)。

    (二)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取向同构中寻求立足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由此贯穿于创业行为的现实逻辑就是“先实现个体价值追求还是先实现社会价值追求”。如何在个体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同构中寻求立足点,是大学生创业者表露出的共性特征。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同构中,创业者首先寻求功利与责任的立足点。从访谈来看,大学生创业行为的诱因主要集中于短期内获取超额利润,功利心态是他们的标签,但他们仍徘徊在功利与责任界线边缘。“潮鞋中有一部分是高仿鞋,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算是灰色地带,但是我们在出售时会与顾客说明实情”(MA20301)。其次,寻求成效与目的的立足点。大学生创业者既是财富创造者又是财富消费者,他们创业不仅是为了获得高利润,还为了获利后进行高消费。“我创业只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用来赚点零花钱,够自己过相对体面的生活。创业好比自己给自己打工,先致富再考虑其他问题”(MA20601)。最后,寻求名利与奉献的立足点。大学生创业者大多认同创业的最终目的是回馈社会,为社会带来一些改变。“创业所带来的金钱和名利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应该考虑到它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能够为社会带来价值。但是这种境界的创业应该已经达到规模效益了,我们这种创业与个体户差不多,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下来都算是为社会做贡献了”(MA20301)。

    (三)在多变市场与新生需求的机遇中摸索创新点

    在受访者眼中,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上升既是传统就业观念转变的产物,也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巨大新兴需求和创业机遇增多的结果。整体而言,受访者能够意识到创业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在于把握市场机遇、满足新生需求。如何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新生需求的机遇把握中摸索创新点,是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挑战。首先,摸索行业细分与技术升级的创新点。“摄影以前只是我的一个爱好,所以我选择摄影工作室作为创业起点。现在随着专业修图软件的降维处理,付费就能修出一张完美的图,这就大大降低了入行门槛。我除了降低运营成本之外,还提供上门咨询、满足个性定制的服务,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MA31101)。其次,摸索需求缺口和盈利模式的创新点。“尽管电商已经超越一大批线下商铺,但电商并不能完全代替线下购物需求,线下购物需要向提升服务品质、满足用户现实体验感转型,与电商错位发展”(MA31102)。最后,摸索信息对称与趋势研判的创新点。“市场瞬息万变,如果创业者在市场中是盲目的、滞后的,必然会被市场浪潮所淹没。很多创业者的创业方向都是跟风,看到这个鞋子火,就想尽办法去囤货,结果游资进入以及鞋厂加大供应后,就会面临价格暴跌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掌握相关的经济知识,尤其是要增强市场研判能力,解决生存危机之后才有资格去谈创新”(MA31001)。

    (四)在创业泡沫与媒体宣传的环绕中寻觅突破点

    创业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创业泡沫也日益膨胀,尤其是在媒体的宣传之下,创业似乎成为时髦的代名词和一夜暴富的捷径。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过于理想化,开始拿着所谓的风投(多数来自父母的资助)到处宣讲,入驻创业园,有的甚至成为媒体眼中的“连续创业者”。受访的创业者能较为理性地看待创业中的浮躁环境和功利化心态,并试图从中寻觅创业的突破点。首先,他们努力寻觅财富增长的突破点。“我的创业项目是为中小客户提供电器终端解决方案,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身无一技之长,拿什么创业?真正的创业者很多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提供一项新的服务”(MA40702)。其次,他们努力寻觅创业分流的突破口。“距离‘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提出已经过去5年了,在媒体舆论的宣传下,呈现出一大批创业精英典型,例如‘拼多多’的黄峥、‘伏特猫’的杨剑南等。一般比较好做的或市场前景比较明朗的领域已经有很多创业者了,趋于饱和状态。要想在当前多元、复杂的创业环境中真正去做有竞争力的项目,就需要静下心来去考察市场需求,在创业分流的方向上有所突破”(MA40703)。

    创业成功与否既取决于创业者自身能力素质等诸多内部因素,也与市场环境、社会氛围、制度政策等诸多外部要素紧密相关。内外部多重要素共同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行为。

    (一)市场门槛与风险成本的综合考量

    大学生在创业起步阶段需要对市场门槛与风险成本进行综合考量,因为市场门槛不合适、风险成本把控不足等都可能使创业中途夭折。首先,综合考量创业门槛与市场门槛的有效衔接。随着“互联网+”热潮和“双创”政策的落地,大学生创业项目倾向于专业技术前沿及社会需求服务缺口等领域。受访者认为,一定要将创业门槛与市场门槛进行对比,既要想尽办法降低创业门槛,也要瞄准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提升产品竞争力。“创业是一个高门槛行业,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职业经验和生活经验很难在这个市场立足。好在互联网时代使很多资源供给扁平化,降低了创业门槛”(SA51101)。“大学生创业要选择合适的市场门槛,比如我们开的3D打印工作室能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一般人想进入还是有一定挑战的”(SA51102)。其次,综合考量风险成本与承担效能的可控程度。陈从军等(2018)指出:“创业是一种针对风险投资的行为,创业失败的概率要大于成功的概率,但一旦成功,创业收益也非常大。大学生的风险倾向、过度自信、自我效能显著影响创业风险认知。”(11)陈从军、杨瑾、姚健等:《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影响因素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第176-181页。受访者在风险认知和承担效能上均表现出市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在风险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实施更为激进的创业行为。“管理好运营团队、控制好风险成本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必修课。面对市场风险,创业者既要懂得研判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也要加强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只有团队认为风险成本是可控的,即便出现状况也是能够承受的,才会考虑去落地”(SA51001)。

    (二)资源整合与能力特质的合理匹配

    大学生创业行为往往还受到社会资源的外部干预。能力特质挖掘与资源充分整合可以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情形中弥补制度的缺失,降低偶发因素的负面影响。首先,资源维度整合与个体能力特质的合理匹配。个体能力特质包括自信感、合理化水平、创新效能、人格魅力以及感知判断等,不同的创业个体存在多维度的能力特质倾向,同样社会资本也存在诸如社会关系发展、社会关系利用和社会资源积累等维度,当两者进行多维度匹配时,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会越发明显。“我们团队有井然有序的分工。我对市场需求有敏锐的识别能力,也有一定的交际能力,能与学校创业中心、政府创业部门打交道,与合作方洽谈,所以负责市场研判和社交沟通工作。另一人在社会资源和客户资源方面有一定基础,负责资源开拓工作。还有一人在VR领域中有较多供应商资源,负责技术工作。”(SA60501)。其次,资源类别识取与个体能力特质的合理匹配。从访谈来看,创业者认同个体能力特质应当与创业资源整合起来,并用自身特质去激活创业资源。“很多社会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但是哪些资源是真正有用的,需要创业者去识别。我希望可以依靠团队力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资源,抢占未来资源,尽快找到发展的主线和商业模式”(SA60502)。最后,资源认知调适与个体能力特质的合理匹配。创业主体对于资源认知的调试将影响团队抵御偶发因素干扰的能力。“做资源信息共享项目,关键要看项目本身能否发掘到一个有潜力的市场,有没有强大的资源转换能力。创业资源就这么多,但如果能够重新排列组合,也许就能收获不一样的结果”(SA60201)。

    (三)自我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融合

    在互联网用户思维的影响下,资本逐利性思维正日益被用户中心思维所取代,创业者的成功往往在满足社会需求缺口的同时实现个体财富的增值。首先,在利他动机与利己动机的融合中识别创业机会。利他动机在于通过满足社会需求,将其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吸引客户群体,获得市场知名度;
    利己动机则隐藏于利他动机之下,让公益性、社会性和创造性掩盖其营利性。“大学生创业者不要以多赚钱为价值引导,应该做一些对社会进步、产业发展有意义的事。当你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时,自然能赚到钱,自然能找到支持者”(SA70801)。“创业和做生意不一样,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在自我满足的同时也应有一份社会责任”(SA71102)。其次,在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的融合中实现社会认同。“我选择创业是想证明虚实交互产品是可以成功的,并不是所谓的PPT上的噱头”(SA70802)。“我希望创业项目可以尽快成形,然后拥有足够多的用户,让大家能通过专业领域的图书共享认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专属于我们书友的朋友圈”(SA71101)。最后,在自由追求与理想生活的融合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能够使创业者摆脱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从而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实现个人理想。“我也给别人打过工,但这种为别人工作的满足感远不如为自己工作。自我驱动、独立解决问题并能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感觉,是创业以外的其他工作满足不了的”(SA70601)。“我比较喜欢自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传统朝九晚五的上班形式让人觉得生活枯燥乏味。创业可以使自己实现想要的生活方式”(SA70602)。

    (四)创业氛围与政策配套的支撑保障

    创业氛围和政策配套也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创业氛围越浓厚,创业者之间的技术模式创新、市场资源共享的流通速度就会越快;
    创业政策配套越完善,越能够调节创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动,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首先,创业氛围营造的友好程度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选择与坚守,部分大学同辈群体和家庭对于创业行为仍持观望甚至贬低态度。“朋友对我选择创业觉得不可理解,硕士研究生毕业找个高校工作,既体面又稳定,何必折腾那么多。在他们看来,创业是找不到工作才退而选择的”(SA81201)。“我父母一开始不太支持我创业,虽然他们也做生意,但是他们觉得太辛苦了,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以及突发问题。他们想让我过得稳定一些”(SA81202)。其次,创业政策配套的完善程度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行为的舆论氛围与兜底保障。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完善与落地,能有效引导创业分流、激活创业动因和引发从众效应,但创业政策的微观性不足、连续性较弱和协调性偏低等缺陷抵消了创业的有利因素。“现在政府的创业政策主要集中在宏观方面,如杭州市余杭区就在试点创业失败最高补贴30万元的新政,但是创业者也是由个体构成的,创业政策能否在微观上有所突破,例如社保补贴、代缴等”(SA80901)。“政府的扶持资金一般是5万~15万元,这对企业成长来说可能太少了。建议政府在政策与风险资本之间做一个匹配,消除创业者创业资金的来源顾虑”(SA80902)。

    创业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够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并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或者在已有的市场上开拓新业务。创业导向是描述企业通过怎样的决策、实践和过程,从而实现以上结果。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公司创业战略的核心就是创业导向(12)黄扬杰、吕一军:《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第81-87页。。如今,大学生创业已经进入了新的转型期。为此,本文提出科学构建基于不同主体定位的大学生创业生态网,即由“大学生创业者主体—高校创业教育—政府政策法规—企业实践经验”四个子系统组成,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教育运作模式。

    (一)大学生创业者要强化内功修炼,重视提升创业能力

    创业者自我认知在创业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13)秦剑:《基于创业研究视角的效果推理理论及实证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7期,第1-7页。。在创业活动之初,创业者是从认知自我能力、个人特质与已有资源开始,思考该阶段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如能做的事、人脉关系网、社会经验等。从已有资源出发,在行动的过程中寻找机会、联系他人。由于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创业胜任力,即“创业者成功完成创业任务所需具备的能力”(14)陈建安、金晶、法何:《创业胜任力研究前沿探祈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9期,第2-14页。。提升创业胜任力,一是要提升能力胜任力,在创业准备期和积累期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智能训练,包括创新智能训练、分析智能训练以及实践智能训练;
    二是要提升心理胜任力,增强心理耐受力,具备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冒险精神,由此形成持续而稳定的创业毅力;
    三是要提升社会胜任力,善于协调并联合多方利益和资源,以更好地拓展市场和整合资源。从大学生创业案例的跟踪调查来看,创业成功者一般会联合利益相关者,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与机会。此外,在面对风险时要勇于作出决策,重视风险评估,尽可能选择在可承担的范围内进行创业,并将风险分布在创业的各个阶段,以减少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理性看待创业失败,不将失败后果过分扩大化,而将其视作创业过程的一部分,并由此学会面对不确定性和挫折危机时谨慎试错,从容应对各类意外事件,必要时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合作联盟分散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高校要精准介入大学生创业引导、培育和服务的全过程

    从受访者的实际反馈来看,高校创业教育与创业者需求之间不匹配,亟待提升: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要深度融合,加大引导力度,让广大师生意识到创业教育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教育,并非专属于创业者;
    要满足精细化需求,基于个性化的需求差异,提供专业化扶持,提高对大学生创业者科学指导的精准度,在微观创业教育上有所突破;
    要用系统眼光看问题,解决好创新创业与立德树人、创业与创新、课堂教学与实践创新等多对关系。

    创业过程不是线性的静态过程,而是立体多变的动态过程。创业教育范式亟待优化升级。高校要勇于尝试,主动导入多方联动的合作育人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潜在教育资源,将“双创”教育的基础课程真正纳入大学的必修课并加以落实;
    将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相结合,面向所有学科领域形成创业训练的辐射模式;
    联合构建“大学生创业者—学校—政府—企业”协同育人平台。要积极开发优质的创业教育课程,精心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课程群,开设适应不同教育阶段的阶梯形创业课程,开发权威性的创业教育类教材,并在专业结合度上加大权重。要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鼓励各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并引入拥有创业背景和实践经历的创业导师;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实操培训与交流活动,检查开设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的融合情况。要科学制定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估标准,可尝试构建由学生、学校、政府和企业多方参与、共同制定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和评价规则。要构建必要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包括浓郁的创业氛围、良好的硬件设施、多元的经费渠道、广泛的沟通交流等。

    (三)政府要担负起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的重任

    大学生创业政策要在应对不确定性的同时保持稳定发展,体现创业政策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针对大学生创业生态网建设,政府应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舆论导向、服务体系和部门协调等方面既保持原则性,又兼顾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性,保持政策的动态平衡,主动释放政策善意,为大学生创业搭桥牵线。同时,政府应扮演好衔接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优化服务职能,整合产品、品牌、项目、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帮助大学生创业者与市场对接;
    做好减负工作,真抓实管,解决创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政策制定层面要系统体现大学生创业激励导向,政策执行层面要制定具体的落实细则,政策反馈层面要加强督查与评估,提高政府政策效能,最终形成大学生创业者、高校创业教育、社会创业支持与政府创业政策的良性互动局面,使大学生的创业既可望又可及。

    (四)企业要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上发挥助力作用

    随着互联网创业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大数据等要素基本打破了诸多行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商业模式的创新周期大幅缩短,新兴产业的创业壁垒不断加高,这些变化使得许多通过模仿创业的企业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逐渐变小,模仿型创业的市场淘汰率升高。因此,创业企业必须积极作出调整,以提升市场生存能力。这些创业实践在提升企业创业成功率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积累了经验财富,可以给创业的后来者直接的经验借鉴和参考。能够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创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其形象对大学生创业者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强大的吸引力。创业企业天生具有创业基因和资源禀赋,它们的创造者深谙创业实践之道,能给大学生创业者最直接、最有效的帮扶和指导。应鼓励这类企业在大学生创业生态圈中推进新的战略决策,能够从组织特征的角度探索创业效应的前因变量,包括通过创业文化为大学生创业者营造创造性、开放性的氛围,吸引更多大学生创业者参与企业的创业项目。通过实验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和利用,进而促进大学生依靠单项学习实现模仿型创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从模仿原有业务、拓展新业务到通过模式创新积极融入现有企业的商业生态圈。通过业务合作伙伴共创、共享价值,逐步形成以现有企业为核心主体、周边或上下游企业为补充的生态链互补式创业系统。在国家对企业帮扶大学生创业出台若干优惠政策的背景下,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学校和政府关联来获得更多自身所需的资源和机会,以降低企业在扶持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类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

    猜你喜欢 创业者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桑梓情深的创业者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7期)2017-06-21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人生十六七(2016年14期)2016-12-01互联网创业者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40期)2016-11-02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