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美食小吃
  • 开店资源
  • 实用知识
  • 养殖技术
  • 价格行情
  • 药材种植
  • 种植技术
  • 班子带头学业务【村班子带头致富能力不强】

    时间:2019-04-28 07:01:50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农村干部本应是农村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是农村致富带富领头人。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及开放程度,一方面农村文化程度高的大多进入其他领域就业或创业,尽管政府想尽各种方法鼓励支持有志人士回乡创业,但传统农业的发展实难为能力强的农村青年提供更大的舞台;另一方面尽管各地政府一再提高村干部待遇,但与开放发达地区的务工收入相比,报酬还是相对偏低。因此,留在家里任村干部的往往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致富带富能力不高等状态,处于“出门想致富难、在家搞生产不愿”的两难境地,这些直接导致农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办法不多、步子不快,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因此,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广大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必须找准破除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差的关键环节。

    一是整体提高队伍素质。要选好、用好、育好村干部队伍,将那些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人才吸纳到村干部队伍中,形成良性的人才循环和队伍形象。同时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从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年龄结构和致富带富能力方面把好关,为整体提高党员队伍能力和活力构建良好环境。

    二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村干部报酬。报酬局限往往是导致干部积极性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村级组织机构庞大,村财力不堪负担,各地财政往往只拨付村级“四职”人员的报酬,其他职务干部无报酬保障致使工作积极性相当局限。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村干部报酬很有必要。

    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内地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被弱化,村党支部处于想办事又无钱办事、办了事又无力额外支付干部报酬的境地,村党支部地位和威信明显下降。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树立村级组织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群众威信。

    四是提高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意识。公益事业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导致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民得不到实惠,对村级组织和干部难免产生看法,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就会下降,工作难度势必就会增加。要通过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提高村民信任和增进村民感情。

    五是推进考核奖惩科学化进度。逗硬干部的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使干部才华有舞台、想法有讲台。要打破干好干坏无区别、区别不大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成绩明显、群众反响好的干部,探索完善政治上、经济上的双重保障激励机制;加大对不作为和乱作为村干部的查处机制,让百姓从根本上信服和依靠党组织。

    1、要拓宽农村党员群众的致富思路。

    2、要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

    3、要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带头致富、带领民富的意识,充分利用村部、电教片等阵地。

    4、通过定期邀请相关技术员、致富能手到村里讲授农业科技,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传授经验、观看实用技术片等各类中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本领。

    5、要增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

    6、要加强考核,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感。

    一是“双带”能力。村干部不仅要带头致富,还要带头学技术、引项目,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当前的中心工作就是立足本地,尊重群众意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创新发展思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广辟增收渠道;抓好村庄示范整治,加快非农化进程,让广大村民尽快富起来。

    二是服务能力。作为基层干部必须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村干部不仅要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先进文化的传播员,更要当好农村工作的服务员。村民在发展生产中缺项目、缺技术、缺资金,村干部就要当好信息员、技术员、协理员;村民在生活中办事不方便、衣食有困难、灾时有危险,村干部就要当好代办员、民政员、救护员。

    三是协调能力。现在农村也存在着各种不安定因素,村干部要善于发现苗头性问题和各种矛盾的新动向,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常用的法律知识,依法调处各种矛盾纠纷。针对各种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方法予以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确保农村稳定。

    四是示范能力。村干部的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带头勤劳致富,带头执行三大国策,带头完成国家任务,带头兴办公益事业。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只有干部带头做好了,才会有说服力,才有制止群众的违章行为的发言权。带头示范不仅是对村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也是一个基本的农村工作方法。

    本身要有真才能

    一些礼仪知识

    有很强的交际能力

    一些心理学知识

    适应能力要强!

    良好的管理能力

    1:交际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遇事冷静

    够硬的关系

    一.说话有有气势 会扯!~

    二.带大家发财,大家就拥护你,支持你。

    三.人情世故 ,这很重要,不解释!~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元化的特点,这给做好新时期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挑战。村干部作为村里的当家人,特别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排头兵,必须要紧跟形势,加强学习,增强素质,努力做好“四种人”。

    一,要学政策法规,做“明白人”。

    农村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最后关键一环,作为村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准确领会政策精神、把握政策内涵,才能善于用政策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凝聚人心,才能把党的政策转化为推动发展、建设新村的直接生产力。同时,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凡事都想讨个说法,问个明白。如果村干部遇事仅凭经验,胡乱“拍板”,就会造成群众有意见,影响基层社会治理。因此,村干部必须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不当糊涂官、不办糊涂事,努力提高依法治村、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要学致富本领,做“发展人”。

    当前农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脱贫攻坚,群众最盼望的事就是发家致富。作为村干部,要牢固树立带头致富、带领村民致富的意识,要有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强烈责任感,要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要有敢想、敢干、敢试、敢闯的进取意识,思想再解放一些,思路再开阔一些,胆子再放大一些,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围绕如何在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多思考、多研究,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

    三,要学处事原则,做“民主人”。

    公道民主是一名干部最基本的处事原则。作为村干部,只有具备了无私无畏、公道民主的高尚品质,才能够让干部信服、让群众满意。首先要处事公道。常怀公正之心、常行公正之举,无论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要坚持以心正求公正、以公正服大众,特别是在村财务收支、低保户推选审定、各项惠民补贴发放等热点焦点问题上,更要坚持按程序办事,坚决杜绝优亲厚友、贪图私利等违背原则的行为。其次要民主决策。凡涉及村里重大事项都要坚持民主原则,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好会,多沟通,多商议,确保走好每一道程序。增强党务、村务、财务透明度,该公开的一定要公开,该公示的一定要公示,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

    四,要学惠民之法,做“真心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评价一个村干部干得好不好,工作出不出色,不是看他的功绩、政绩有多少,而是看当地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村干部要牢固掌握惠民方法,做到经常深入群众家中,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做到“三个真心”:一是对惠及群众的事要真心办。村干部要办好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善于从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多办一些暖民心、管长远的事,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对群众的呼声要真心听。真心听,才能了解群众之所想、群众之所盼、群众之所求、群众之所怨;真心听,才能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真正建立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只要村干部多跨群众的门坎,群众就会把村干部记在心坎。三是对困难群众要真心帮。关心群众,首先是要关心困难群众。只有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农村富裕了,村干部才会受农民欢迎,基层政权才会稳固。

    资料来源——人民网: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0310/c117092-29136687.html

    这个问题在心中念叨一任三年,即使老百姓还没致富,你也给自己开拓了宽阔的路!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开放思想,走出去,请进来!集思广益,因地制宜!

    近年来,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同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共同致富的理念较差,缺乏利用市场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年富力强的基层干部和青年党员普遍偏少;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外出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亟待调整和改进;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把经济工作作为“硬任务”,把党建工作看成“软指标”,存在“谈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基层政权运转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出现了农村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兴办农村公益事业也出现了一定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不仅难以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而且将严重削弱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第一,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一切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加快农村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其领导发展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和排头兵。安顺市委市政府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四有”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基层党组织“有型化”建设,使党支部活动有阵地,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抓队伍稳定,使村干部工作有报酬,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三是抓工作保障,使组织运转有经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四是抓教学平台,用远程教育提升干部群众素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在抓村党支部“有型化”建设过程中,做到了经费投入多元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督促检查经常化、活动开展正常化、发挥作用最大化。在抓队伍稳定方面,全市统一解决提高了村干部报酬、村公用经费等问题,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使村干部报酬从不定到固定,增强了村干部的责任感;从报酬相同到不同,增强了村干部的紧迫感;使村干部从怕当到争当,增强了村干部的荣誉感。在着力解决村干部报酬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将解决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作为转移支付资金重点来安排,切实保证了基层党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了办公经费由无到有,集体经济由弱到强,村级班子由“软”到“硬”的转变。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安顺市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掌握致富技术和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成为安顺市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安顺市在此基础上还落实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旨在帮助提高村级组织的整体素质。

    实践证明,大力实施“四有”工程,农村基层干部的责权利进一步明确,促使农村基层干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选好配强支部一班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要使广大农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就需要有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奉公、开拓创新的村级领导班子来带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农村基层干部是最基础的落实群体。因此,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建设一个好班子,特别是选好一个好书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因此,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把党性强、作风正、懂经济、会管理、能经营、受拥护的人选为党支部书记。按照“抓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队伍”的工作要求,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和培养,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使我们的每一个农村基层党员都能够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能手,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如何当好一个基层干部?这个题目,恐怕是每位农村干部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也是最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实践、不断创新着的一个话题。笔者的感悟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要紧,不断增强信心感。宋平同志曾说过:“学习上的懒惰与无序,将造成政治上的淡漠与进取精神的丧失。”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大潮中,要当好一名农村基层干部,首要的就是不断抓自身学习,要用“无时不学、无处不学、无事不学”的学习精神和学习习惯,读国事、读理论、读现实、读社会、读政治,当然不能只读名词、读术语、读有字的书,更要读趋势、读规律、读无字的书。要通过不断扩大知识的流量与增量,更新、过滤、整合、放大知识对基层工作的贡献率,增强自己对基层工作的信心感。

    二是心态要好,不断增强归宿感。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让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考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保持好的心态尤其重要。这个好的心态,就是要能静得下心来、守得住孤单、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惟其如此,才能不断增强对基层工作的归宿感。

    三是定位要准,不断增强真诚感。要当好一个基层干部,摆正位置是个关键。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人成长轨迹,农村基层工作只是一个人生驿站,但既然当了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就要始终把为群众服好务当作自己的最高目标。要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始终站在解决好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事情的角度去谋事想事。在实践锻炼与复杂局面的磨练中,不断增强对农村工作的真诚感。

    四是作风要实,不断增强责任感。现在有一种观点,说的是“上等人谋势,中等人谋人,下等人谋事”。笔者以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要特别注意克服这种短期行为与短视眼光,要把农村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来做,要始终保持踏实诚实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对基层工作的责任感。

    五是工作要新,不断增强创造力。在这个充满创造的世界,在这个呼唤创新的时代,当一名基层干部,除了扎实、务实地开展工作,还必须不断创新,适时求新。只有不断地拓展思维、拓宽视野,创造性开展好工作,才能真正当好一名基层干部。

    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加快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党员队伍老化,许多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够,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普遍感到老办法不好用、硬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同时,后备队伍比较缺乏,个别地方只注重发展经济,放松了党员队伍建设,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不够,在党员发展工作上积极性不高。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思想状况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忽视了党员思想建设,有的党员观念退化,在群众中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有的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茅盾,把社会上一些现象扩大化,把表面现象的东西看成本质的东西,在群众中没有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三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与农民思发展、想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由于镇雄县经济贫困落后,多数行政村是集体经济“空壳村”,党总支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改水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四是农村党组织设置与经济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基层党小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最小单元,长期以来,其设置多数是以地域来划分,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党员流动量增大,传统党小组设置的弊端日显突出。首先是活动难组织,因为人员流动性大,在活动时间上很难求得一致。其次是任务难完成,许多年轻党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不少支部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总是选拔那些相对闲一点的党员担任小组长,这些党员往往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开拓意识,导致党小组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另外是作用难发挥,党小组内党员之间由于行业不同,不利于党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方式、观念形式和农村管理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增加了农民组织管理的难度,有些农村长期不开村民大会,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思想教育工作大为弱化,致使部分农民政策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利已主义抬头,对已有利的事抢着干,对已无利的事不愿干。甚至在个别地区,旧的思潮死灰复燃,宗族观念、家族势力抬头,赌博和封建迷信、非法宗教势力、各种黑恶势力横行乡里,影响群众安居乐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

    为此,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 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设一个好班子,关键是有一个好带头人,要在选准用好村党总支书记上下功夫,拓宽选拔范围,采取适当形式,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党总支书记。要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对那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观念淡漠、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甚至是有损党的形象的党员,应放开出口,实行劝退。同时应把那些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当前农村除了注意把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农村党组织中来,还应重点将能够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私营企业主、农民经济人、种养大户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农村党组织中来,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第二, 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先进性是我们党获得执政地位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第一要素。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为此,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使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 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实践验证,每一次思想上的飞跃都会带来工作上的飞跃。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从思想建设入手,把“云岭先锋”、党的先进性教育与村支部建设结合起来,扎扎实实抓好思想解放工作,努力做到“四要”:一要敢于否定陈旧的东西,从传统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开拓的精神,全新的姿态开展工作;二要敢于否定自我,从自我满足中解放出来,确立更新的目标,寻求更快的发展,实现越位奋进;三要敢于否定成功的经验,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传统工作方式中走出来,走高效快速、全面协调发展的路子;四要敢于否定常规方法,从传统的常态运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尊重客观规律与打破常规的统一上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第四,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直接打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党群关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党员“三评”活动,及时全面了解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德能勤绩情况,不断提高干部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要从增强村级工作的透明度入手,抓好村“两委”跟踪管理,加强村级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民主议事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村级干部的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程序和办法。通过这些措施,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自觉性,保证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第五,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农村党员实际和农村工作特点,明确党员岗位,制定工作职责,党员适合做什么,就相应安排做什么,如民间纠纷义务调解员,计划生育义务宣传员,农业科技义务指导员等。通过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使广大党员成为团结群众的模范,生产管理的典型,发家致富的能手,政治学习的榜样,遵纪守法的标兵。另一方面,要建立农村党员养老保险制度,采取财政拨一点,机关党员捐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县管党费提一点等办法,建立完善农村党员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党员,每月发给适当的养老金,从而增强党员永远跟党走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第六,改革农村基层党小组设置。一是以行业进行分类设置。对于那些经济较好,专业分工相对明显的行政村,可按行业划分成党支部或党小组,这样设置可以使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上的党员既能够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又能为共同切磋技艺、交流体会创造条件。二是以各类经济组织进行分类设置。现在已有不少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各类经济组织,如“经济合作社”、“经济联合体”、“农民协会”等,大多数党员都参加了这些组织,有不少党员是这些组织的骨干。根据实际分类设置党小组,这样既便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也便于村党总支加强对各类组织的领导和监督。

    第七, 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教育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履行各项义务,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切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强化农民的国家意识。二是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现代文明新风走近千家万户。三是强化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农民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守法和用法意识,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民参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使农村走上法制化管理道路。四是坚决打击农村村地痞、村霸、黑恶势力等犯罪活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农民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五是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守则、文明公约、卫生管理规定、邻里关系处理等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

    第八, 正确处理 “两委”关系。解决好村民自治条件下党总支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党总支的作用。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村民自治工作的实施细则,细化村党总支、村委会各自的职责范围,使村“两委”的日常工作及各项活动走入正规化轨道,避免工作中撞车现象的发生。二是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由管琐事向管大事转变,由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向依靠法律手段转变,使村党总支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于谋划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重大问题的把握和决策,用于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和指导。三是健全决策程序。在农村,目前是行政命令与村民自治的交替、转轨时期,村民素质不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不强,面对这种实际状况,必须加强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健全决策程序,以保证村党总支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和村民自治的健康运作。

    第九,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好多实事,就会说话有人听,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机,带领群众建设小康社会就大有希望。

    一是解放思想,树立敢想、敢闯、敢干的观念,选准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突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发展典型,把党组织的凝聚力牢牢构筑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做到乡有村为典型,村有能人特别是党员能人为典型,这些典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任何说教。三是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在农村党组织中,培养更多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能人。

    组织基本涣散,定期的组织学习活动是找不到人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工作基本没有了,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上门。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上名存实亡。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基层组织建设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诸如“五好支部创建”、“双培双待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管理”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支部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战斗堡垒得以巩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发挥,为稳定农村形势、加快农村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纷纷出现,农村工作面临着新一轮的严峻挑战。在某些地方,个别支部、个别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或 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从事农村基层工作近三十年,现从村级的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支部活动开展以及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就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班子建设方面

    1、村党总支书记难选

    村级班子建设首先是人的建设,尤其是班长——总支书记的配备。一个优秀的总支书记要求政治素质过得硬,发展经济有思路,群众方面有基础,可是目前农村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村总支书记的选拔成为村级班子建设中最大的难题。原因是:(1)现任村书记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上述的三个要求。前些年,在选配支部书记时,往往侧重于行政管理型,能把化解民事纠纷、完成上级各项任务方面等事干好,就是好干部。但这些干部往往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村干部,已无法再干下去。现在相当一部分村总支书记文化程度不高、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争先进位意识不够,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的能力不强,群众对此反响比较强烈。(2)具备条件的不愿意干。众所周知,现在村干部工资待遇较低。尤其是村级负责人,他们得到的报酬和他们的付出远远不成比例,与“按劳分配”严重脱节。而且由于多方面原因,他们工作风险大,容易得罪人,有时候即使是为群众办好事,但也未必能得到承认和理解。这些都使得一部分优秀人才对“村官”望而却步。(3)选拔配备的范围有限。大多只能局限于本村,跨村当村官缺乏群众基础,再有才能的人也很难开展工作。

    2、村班子难配。

    原因是:(1)由于农村干部岗位缺乏应有的吸引力,素质稍高的农村青年通过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了本村,致使有的村选拔干部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因此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距较远。(2)选举出来的干部不一定能胜任工作。应当承认,目前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还没有高到没有私心的地步,村干部选举往往被大家族势力、经济实力等左右,同时受干部的结构、选举条件(如:年龄、文化、性别等等)的影响,会导致选上不能用,管用的选不上。有的人动机不纯,从当干部那一天起他就不是想如何为群众办点实事,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家致富,或者是为了本家族的利益。此外小村并大村后,群众小村概念根深蒂固,干部分配还要兼顾到各个小村,这样就会出现选上的没有好职位,没选上的得安排好职位。(3)不靠选举不行。这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靠行政命令指派任命村干部是违法的。这就造成了有的人为了选票,工作没有力度,怕得罪人失票,选上后因曾有求于人拉不开手脚,因而完不成任务,尤其是计生手术之类的硬任务。

    3、村干部难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几千年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和观念,给村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开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造成对村干部的管理越来越难。这是因为:(1)由于决定某个村干部能不能干的主要是是群众,党委政府对其任免决定权严重削弱。因此他们在开展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宁愿得罪上级而倒向群众。因为得罪上级是一时的,下次选举还可以东山再起;但是一旦得罪群众是就一世的,他就有可能永远当不上村干部!这时候一些政策的落实就会遇到来自村干部自身的阻力。(2)村干部待遇低。有的人是为了面子当村干部,有的是碍于情面干的,当前的村干部报酬对其无太大吸引力,无论政治还是经济的。(3)当前农村的工作形势、环境都不大好,村干部压力大,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4)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还达不到现实农村发展的需要。绝大多数村干部还没有从旧的工作理念中转变过来,工作方法陈旧,“官老爷”思想严重。有的人见到利益就容易产生私心,处理问题时有失偏颇,缺乏公平。也有的缺乏气度,心胸狭窄,工作时只想到家庭家族利益、小团体利益。

    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

    1、支部缺乏凝聚力

    一个组织,没有凝聚力,就没有战斗力。当前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应当说是不够强的。原因有三个:(1)大环境使然。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个转型期。行政部门乃至村级组织的工作方法正由过去的指令慢慢的转向指导,职能也应由过去的领导逐步转向服务。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在这种转变中速度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工作方法老一套,缺乏活力,成效不显著,很难吸引党员群众参与到党的组织建设中来。(2)小环境决定。相比较而言,我们整个皖北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手中无米就唤不来鸡。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群众有意见。我们不能抱怨党员群众功利心强,因为飞蛾具有趋光性,动物具有趋食性,人都具有趋财性。特别是经常在外务工的党员群众见惯了苏浙的发达,回到家再看到本地的落后,他们从心里就对当地的基层组织有一种无形的抵触心理。(3)社会发展转型中村干部各方面素质跟不上,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能给群众带来什么,群众求干部不如干部求群众的时候多。

    2、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

    受经济观念转变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党员专注于自己发家致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普通党员自身的优越感、荣誉感不强,和一般群众相比没有什么优先权,他们担心发挥模范作用影响自己致富。有能力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经商了,留在村里的党员本身素质就不高,年龄老化,知识退化,能力弱化。年龄偏大,难以发挥带头作用。能力偏弱,无力发挥带头作用。

    3、发展党员难

    这方面原因有四个:(1)党组织吸引力减弱。过去党票是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现在农村发展党员要靠分指标,给任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党员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只有责任没有报酬。各级组织对普通党员,尤其是农民党员只提要求,不给关怀,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2)个别村干部尤其是基层组织负责人心胸狭窄,怕有能力的入党后,在群众中威信超过了自己,担心这样的人将来会夺自己的“权”。为达到长期任职的目的,当这些人想入党时,不是举贤荐能,而是百般刁难,极力压制,优秀年轻人被他们拒在党的大门外。(3)有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宗族观念、小团体观念严重。发展党员大多是“圈子里的人”或听话的人。对那些想入党但平日跟自己关系不好或一般的人,怕将来选举时驾驭不了,不和自己站在一条线上,因此控制这样人入党。(4)发展党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认为,入党必须主动申请,组织没有必要去动员农民入党。同时,不少农村青年认为,如果组织不授意,自己不能冒然写申请,时间一长,一些农村优秀青年在消磨中便放弃了入党的念头。也有一些村支部书记思想落后、观念守旧,总是以老眼光、旧标准来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总是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和潜力,求全责备,不给那些不够成熟、但有潜力的青年以培养锻炼的机会,使一些思维活跃有经济头脑的青年难以在支部大会上通过。

    我在下村调研时,曾经有个村书记这样说:农村想入党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自己想当干部,或亲属亲信想当干部的人。另一种就是“少脑子的人”。这句话虽有偏颇之嫌,但也道出了当前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发展的尴尬。

    三、党组织活动开展方面

    面对农村基层党建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少基层党组织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主要因为:

    1、 无人组织。村干部报酬待遇偏低,与一些迅速富起来的农民相比,经济上差距较大, “付出”与“受益”不均衡。加上对村干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开展组织活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

    2、无处开展。普遍缺少标准的、现代化的能够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活动场所,阵地建设步伐缓慢。

    3、无钱办事。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比如学习沈浩同志,想组织党员干部到凤阳小岗去切身感受他的先进事迹,但经费从何处来。

    4、无人参与。部分普通党员对开展活动没兴趣,参加组织活动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收益,而且参加多了会影响自己发家致富。党员流动量大给活动开展也带来一定的难度。有的村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在外务工经商,有时党员大会一年也难开上一次。

    5、活动方式老化,缺乏创新。受条件、组织者的能力水平限制。现在农村党组织活动还大多是开开例会、读读报纸、看看专题片等,形式内容都没有新意。有的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把组织活动作为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有的过分突出实用科技活动,弱化了政治理论教育;有的没有根据农村党员的文化层次,盲目照搬外地先进经验,操作性差。除非是硬性任务,一般情况下,没有党员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

    四、制度建设方面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对党员管理出台了很多的制度,凡事都强调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事实上制度不仅有而且全,但是坚持的不多、落实的不够。很多制度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收在盒子里”的摆设,大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真正落实到位的太少了。这是因为:

    1、有的制度标准定的太高。不要说普通党员,就是干部党员也做不到。世上没有不吃草的马,有些制度却“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这些党员之所以没有职务、没有外出务工经商,应当说他们本身各方面能力、觉悟就很有限,我们却要把他们应推到一线办事管事,而且只给责任,不谈报酬。再比如“党员联系户”:按照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一个普通党员要联系20至30个农户,试问:普通党员有这些能力和精力吗?

    2、有的制度千篇一律,不切实际。好多是上级在办公室统一弄好下发的,根本不考虑各支部的现实状况,城镇和偏远农村情况不同,支部的任务怎么可能一样呢?为什么要用同样的制度来管理呢?

    (3)缺乏落实制度的必要的政治、经济保障和相应的监督措施。村级组织目前以自治为主,宗族势力普遍比较严重,受农村党员素质低、经费不足、监督机制不到位的限制,一些制度落实起来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意见和建议:

    1、严格落实村干部的“一定三有”,解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要让他们:(1)工作有保障---目前急需解决没保障、缺安全的问题以及待遇问题、保险问题(既要给政策又要给钱才行)、反对者无中生有的诬陷上访问题。(2)干好有希望。目前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村干部报酬转财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等,这可以说是曙光初现,希望能够迎来更加灿烂的阳光,让我们的村干部在工作中得到组织上更多的政治关怀。(3)退休有所养。有几人真正能干到退休呢,应切实解决好离职后的问题。

    2、积极为村干部松绑、减负、降压。现在好多部门行政行为、商业行为事事都让我们村干部去做,往往还用评比等机制来给他们加压,有时有的村一个月要迎接一两起来自上面的检查。上面千根线(文化、土地、综治、卫生、安全、计生、公安、民政等等),下面就一个小小的村委会的那么几个人,村干部工作负担太重、压力太大,这怎么能够让他们有心思搞好新农村建设,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呢?

    3、适当增加办公经费。2000年定的标准至今一直没变,随着物价的上涨,这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村级组织正常活动的需求了。

    4、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力度,增强其集体主义观念、大局观念、长远意识。结合农村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发挥作用,受到教育。可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培训,创新培训模式,不要把培训局限在教室里,要把活动更多的安排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种养基地。通过各类培训途径,积极为党员干部“补脑”“充电”,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

    5、出台相关政策。让普通党员有荣誉感,得到与其付出相应的回报。支部是核心,周围是党员,外围才是群众。核心发出的光和热,首先感觉到的应该是党员,其次才能是群众,若跨过党员直接给群众会出现“夹冷层”形成“夹生饭”(有违自然规律)。用政策、用光和热促进先进人物积极入党,让普通党员争做奉献。积极创造环境,激发普通党员的参政、议政热情。

    6、在坚持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政策。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愿意当村官,争着当村官。

    7、提高农民基本素养,让“八荣八耻”深入民心。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受农民的基本政治、经济、文化素养不够高这一因素的制约。群众的各方面觉悟不高,使农村的各种工作落实起来阻力非常大。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道德素养、科技素养。给基层党组织、给基层党员干部创造一个和谐、舒心的工作环境。

    (一)农村班子建设方面。谈到班子建设,说白了就是村班子在农村是否有威信、是否能做事的问题。在解放后到上世纪80年代的几十年来,村党支部在农村是拥有绝对权威的,那时候,我们的村干部,特别是我们的书记们在一个村的份量是最大的,但是,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的情况,相当一部分村党支部在农村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已经在下降了。当然,那是有时代背景的,但是,我们还得从自已身上找原因,我认为,村党支部在农村权力的流失、凝聚力和号召力的削弱,关键原因在于我们的工作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这几十年,在中国农村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制变了、生活水平变了、农民思想意识也变了,那么,我们的村党支部能否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本人认为,导致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工作方法方式跟不上新的变化和要求,我认为,这点是最重要的;二是党员作用发挥得不够好;三是一些村级班子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碌碌无为,出不了政绩,不能服众;四是村级干部实行直选后,一些干部缺乏安全感,对能否在三年后连任信心不足,工作得过且过,思前怕后,看重短期政绩。五是一些村“两委”关系不够协调。现在在农村,部分村村委会对村党支部的地位和职责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村务工作是村委会的事,党支部是管党务的,对村务工作无权过问和管理,个别村委会干部甚至对乡镇党委、政府都采取抵制态度,认为自已是村民直选的,上级管不了,在工作中不配合、不支持、甚至是不服从。这种现象是十分错误的,其危害也是十分大的。

    (二)农村干部队伍方面。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全县农村干部队伍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东源县,2008年全县258个村中共有“两委”干部1246名,平均年龄达46.3岁,35岁以下的只有67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而初中以下的有496人,呈现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特点。二是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有文化、有头脑、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农村青年,通过经商、办企业、打工致富之后,在外地安家落户,从“农民”变成了“市民”,不愿再回农村,导致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三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差的现象比较突出。当前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发家致富,而农村干部队伍中,大多数人缺乏致富技能,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懂农业的多,懂二三产业的少;懂生产领域的多,懂流通环节的少;懂传统生产技术的多,懂现代科学技术的少。这种现象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尤为突出,许多村书记、主任看摊守业,被动完成上级交给的税费收取、计划生育等基本任务,只起到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四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一些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不注重学习,对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领会不及时,理解不准确;开展工作习惯于老一套,凭老经验,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山区、库区村,经济条件、交通条件都比较差,而群众期望值和上级要求都比较高,一些村党支部书记感到力不从心,好象再怎么努力都难以做好,工作上存在畏难和消极情绪,影响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

    (三)农村党员队伍方面。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如:08年东源县共有农村党12170名,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达8443名,占总数的69.4.6%; 35岁以下党员1934名,仅占15.9 %,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现象突出,高学历党员和年轻党员严重不足。二是党员队伍血液不新。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着老党员多,青年党员少,党员队伍血液不新的问题。有的村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虽有计划,但仅停留在纸上,培养跟不上,发展不落实;有的村支部书记思想保守,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搞关门主义,个别村甚至连续多年未发展过党员。有的村发展党员“近亲繁殖”,致使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萎缩。三是党员队伍先进性不强。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缺乏致富本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不强。不少村党员致富本领还不如一般群众,自己本身还没致富,根本谈不上带领群众致富。部分农村党员思想觉悟不高,利己主义思想严重;还有的集体观念淡薄,只要权利,不尽义务;只要自由,不遵法纪,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村级集体经济方面。2006年市委出台行政村入股经营高新区厂房的政策后,我县各村积极筹资参股,通过分红,使村级集体经济基本上每村达到了3万元以上。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当前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着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经营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是村级集体负债率过高。普遍存在欠债过日子、搞建设的现象。二是集体经济产业结构单一。部分村主要依靠传统型农业,村级集体收入无从谈起。发展工业和上规模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的村较少,加上销售渠道不畅通,农民积极性不高,难以组织大规模发展。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全县整体情况分析,位于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距城区和镇驻地较远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四是一些村长期靠吃政策饭。如东源县,不少村的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靠生态公益林补偿款、移民资金提留款,用农村的话来说就是“吃祖公业”,有的就仅仅靠高新区的分红过日子,发展集体经济一筹莫展。

    (五)为民办事方面。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级不能向村民收费摊派的新的政策环境下,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快,部分村为民办事、发展农村公益事业难度也在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学校维修、农田水利建设等一些集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妨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村党支部、村委会被紧缺的经费捆住了手脚,有心办事,有人办事,却无钱办事,想办的事办不成。有些党员自身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上发挥带头作用。由于办不了实事,少数村党支部存在“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的现象。实践证明,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集体经济为物质基础,如果缺乏为民办事、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势必导致党支部号召无力,指挥不灵。

    应该说,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一)主观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人员配备、资金支持、专题研究上仍存在薄弱环节。二是村级党组织存在党建工作比较虚,很难抓出成效的思想。部分村党支部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非常虚,抓与不抓一个样,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当前村级工作方式方法不科学,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用不好,新思想不接受,老观念根深蒂固,造成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弱化。三是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农村基层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认识也出现一定偏颇,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二)客观上。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资金保障欠缺。部分乡镇、村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关键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活动开展无经费,干部工资不兑现,村级债务沉重,影响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水平和档次。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个别乡镇、村没有形成系统、长效的工作机制,工作缺少抓手,实际工作中存在短期行为、短期效应,工作连续性不强。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措施

    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关键要从八个方面下功夫,概括起来,就是:“建好班子,带强队伍,加快发展,理顺关系,健全制度,凝聚民心,多做实事,维护稳定”。

    (一)建好班子。“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党支部实现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首先必须要领导和建设好村“两委”班子。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村级班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一是始终坚持从学习入手,增强村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学习是很重要的。现在,党和政府的每一项政策一出台,就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等对外宣传,很快就会传到千家万户,群众也很关心,也会学到政策的,所以,干部如果不学习,可能还不如群众懂政策。二是制定和完善村“两委”班子理论学习制度、财务制度、接待制度、议事恳谈制度、民主生活会和党风廉政建设等一系列制度,使村两委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加强团结,增强工作合力。贯彻执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村党支部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做到村委会自觉接受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村党支部积极支持村委会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形成合力发展本村事业。四是在配强班子上下功夫。要注意从新农村建设中发现、培养、推荐村“两委”干部人选,把受群众认同的经济能人充实到村班子,提高村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培育新生力量,做到后继有人。

    (二)带强队伍。首先,要带好干部队伍。做好农村工作,村干部是关键,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带好干部队伍。管理村干部的方法有很多,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四个:一是合理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干部定职定岗,确定具体分管的工作;二是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在村干部之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工作上的不足,督促今后工作,使村干部对自已的工作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也可采取通报会和座谈会的形式来进行;三是制定激励机制,在工作中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四是定期开展干部评价活动,可以通过召开测评会的方式,让群众、党员来评价村干部的具体工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其次,要带好党员队伍。在一个村,党员队伍强了,党员队伍带好了,党员支持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了,那么这个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肯定是强的,党支部的领导地位也肯定是高的,所以,建设好党员队伍相当重要。如何建设好党员队伍呢?一是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党员集中学习、集中参政议政,激发党员活力,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二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起农村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平台。比如,开展 “党员奉献日”、“党员义务劳动日”、“党员家庭带头支持村务”等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带头发挥作用。

    (三)加快发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抓住机遇,推动发展?具体来说,当前我们应紧紧抓住四个机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一是紧紧抓住“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这个机遇发展村级经济。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两个机遇,通过驻村单位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主动联系,努力争取各级挂钩单位的扶持,发展扶持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开展产业园转移活动这个机遇,大力发展经济。要利用好自己的土地,协助好工业开发过程中的征地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工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紧紧抓住市、县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之机,立足本地本村的自然资源,发挥优势,发展壮大村级经济。要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自然资源,林业资源,水库资源等等,通过引进外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渔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四是紧紧抓住市、县政府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之机,发展壮大本土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理顺关系。“做干部首先要会做人”,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农村党支部与镇党委政府等上级部门的关系。首先,要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其次,要争取上级对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二是处理好村“两委”内部的团结关系。三是要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主要要把握好四点:第一,要深入群众,关心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第二,要学会用群众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做工作。第三,办事要公道。第四,要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五)健全制度。村党支部抓村务工作,重点要完善和落实好村“两委”议事制度、财务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完善村“两委”议事制度。要把村务决策和管理工作制度化,制定严格的办事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发挥集体智慧,避免出现工作失误。二是建立完善财务制度。只要落实好了财务制度,才能避免干部之间互相猜疑,消除群的疑虑。还有,要落实好党务、村务公开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促进村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六)凝聚民心。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村要怎样发展,农民最期盼什么,农民最有发言权。因此,要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农村面貌。要深入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转变群众观念。要通过各种形式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寻求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要探索在自然村组建立理事会。理事会主要由村组干部、致富能人、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组成。充分发挥理事会成员德高望重,在群众中有较强影响力的优势,解决那些政府难以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尽可能地把群众发动起来,自发支持和参与村务工作。要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政绩取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七)多做实事。要抓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办实事。只有把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好,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才能体现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战斗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强村道建设。所谓“路通财通”,只有进一步加强村道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地生产,才能引进外面的资金,才能引进人才为本村服务。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技化水平,着力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及农村电网建设。三是加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农村信息网,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全面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体系。着力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健全农村文化中心和信息网络建设。五是搞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有效解决农村“十乱”等影响村容村貌的突出问题,深化和完善“四有一落实”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卫生管理规范化。

    (八)维护稳定。村党支部要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解决本村在社会治安、村风民风等方面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政策领悟能力差。村组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不透,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二是思想观念旧。有的村干部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是个人显能耐、露本事的时期,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意识比较强,而在工作配合上只希望保证工作不出岔子、村

    里不出乱子就行了,满足于维持现有状态,不求发展,思想拘泥于传统思维框架,抓农村党建工作靠老经验办事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党建工作没有超前眼

    光,没有长远打算,工作被动应付,得过且过。

    三是经费投入少。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村村级经费困难,各村对各项工作投入较少,影响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研究不够,指导不力,表现在抓农村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活动载体不明,组织措施不力,工作中表现为盲目性、应酬性。

    五是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少数农村党员干部不深入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加之农村干部素质低,很少组织群众学习,致使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甚少,甚

    至一无所知,严重的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

    六是工作方法不够适应。工作被动适应、管理方式陈旧。

    七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与群众联系不紧密,片面追求政绩,作风简单粗暴,疏远了党群、干部关系。

    一是党支部书记任选问题,选好一个村党支部,是一个地方村建工作的关键;二是宣传问题,时下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去了,村一级组织建设对这个强势群体缺乏行之有效的党的宣传,导致村党支部后继无人......

    小村官大作用,小职位大作为,小角色大舞台,村干部承担着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承担着上传下达、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勇挑重担的村干部队伍非常重要。但是,当前村干部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有的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工作思路不清,创新意识不强,群众威信低;有的村干部缺乏新形势下驾驭农村工作全局的能力;有的致富带富能力差;有的办事不公,个别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财务管理混乱;再就是个别村班子不团结、搞内讧,新老班子矛盾冲突等等,这些问题虽不是普遍问题,但不抓紧解决,势必影响整体,影响大局。因此,必须大力提升村干部队伍的素质,提高新一届“两委”在新形势下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为县域、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新时期村干部要具有六种意识

    1、组织意识。村干部这个岗位,代表着组织形象。不管你原来干什么,从现在开始,原来可以说的话、可以办的事现在有的可能就不能说、不能办,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进了这个门,就得上对组织负责,下对老百姓负责。要有组织观念,要懂得党的组织原则,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要有服从意识,有的村干部只听一个人的,这不叫组织原则,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上级决策和工作部署,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大局意识。当村干部站位要高,观念要新,不能等同于一般老百姓,想事、做事要从大局着想,看事要抛弃个人意识、小农意识,树立大局意识,要站在全村、全镇、乃至全县的角度考虑问题。个人利益、全村利益都要服从于全县大局利益,要跟上全县发展的步伐,不仅自己要顾全大局,还得要教育引导群众顾全大局。

    3、团结意识。首先班子要团结,干不好工作是能力问题,处不好关系是做人问题,在一起搭班子、一起工作是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要留下和谐,不要留下矛盾。胡锦涛总书记说过“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庭、一个村也一样,只要是为了村上的发展,为老百姓好,谁说的对就听谁的,不要争这个争那个,要互相包容理解。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互相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要强强联合,合作共赢。其次是村党支部书记要用好人,班子成员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用人之道关键在信任,发挥每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天生我材必有用”,用人一计之长没有不可以用的人,用人之短无人可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吸取教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三、团结村内外各阶层人员,对已退下去的村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要胸襟宽广一些,肚量大一些,原来有隔阂,不能打击报复。要学会团结对立面,否则你就是一个不称职的干部。把敌人变成朋友非常难,要把朋友变成敌人非常容易,做官做事先做人,人做不好什么也不行,在社会上要站的住脚。第四,团结老党员、老干部、红白理事会和小老板,这些人就是你的新闻发言人,能够帮你取得各阶层人员对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4、廉洁意识。一是公私分明,不能左边条子,右边钱,开发楼盘到底是公家的、私人的,不能假公济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增加透明度。二是要利用好村干部公共资源,要多为村上、老百姓谋福利,不能光把这种资源为己所用,成为为自己谋利的工具,要做到不该拿的不拿,要利用这个资源多为村上增加积累,为群众谋取最大的利益。三是会计要把好关,利用好会计的监督作用,会计要出好主意,保护好村干部,不能纵容村干部犯错误。四是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和“村财镇代管村用”制度,要把村级财务活动全部纳入视野,大额资金的使用要规范,从源头整治,搞好监督。下半年对村上有开发项目、有收入的村,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公开透明账目,还干部一个清白,给老百姓一个明白。

    5、民主意识。当今社会,群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村干部现在开始就应该为三年后选举做准备,干实事,让老百姓认可,否则到时候就被动。一是大事议政制度的落实,实行“三议一行一监督”工作机制。三议一行一监督就是:村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村委会执行,监督小组监督,规范村级议事规则,减少拍脑门,一个人说了算。二是村务公开,定期定时,让老百姓有知情权,减少误会。群众天天想知道村上还有多少钱,钱是怎么花的,你就是不让他明白,时间长了,造成瞎猜疑、甚至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关注舆情,关注网络。网络、微博、贴吧,一是利用,再一个就是应对好。反应对的我们要利用好,该办的办,该解决的解决,成为了解民意、关注民生的一个途径;对于反映问题与事实不符合的,应该积极回应,澄清事实。

    6、宗旨意识。党的宗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党的优良作风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基层干部必须做到的,要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急难盼愿问题,做到勤政为民,多干对老百姓有利的事。

    二、新时期的村干部要提高四种能力

    1、组织协调能力。离开了协调,寸步难行。要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对上要和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搞好沟通协调,没钱的村要靠协调各部门帮扶项目、资金,给村上干点事只能靠跑办。钱、项目给谁都行,谁主动、谁协调能力强给谁,这是事实。对下要和老百姓处好关系,取得支持,左右村与村之间、班子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等等均要协调好关系。

    2、致富带富的能力。“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村干部必须提高致富带富的能力。有句话说的好:“自己不会富,不能当干部”;“只会自己富,不是好干部”;“带领大家富,才是好干部”。作为村干部观念要新,思路头脑要活,一个村和一家子过日子一样,不能没底没数。村干部能力体现在,一是增加集体积累,二是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提高了村民的福利,达到这三点,你就是一个合格的村干部。

    3、维护稳定的能力。为官一任,稳定一方,发展一方。要做到守土有责,稳定地盘,天天乱哄哄,都是告状的,还有什么心思谋发展。矛盾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中国现在正处在转型期,各种利益诉求,各种矛盾集中暴发,政府承担着前所未有的信访压力。中国用了30多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程,所以有矛盾也是正常的,造成上访的原因也很复杂。干部跟不上形势了,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稳定工作,一是要正视矛盾,不回避矛盾,不推不拖不搡。拖最可怕,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把握解决矛盾的最佳机遇,要做到新矛盾随时化解,老的矛盾逐步化解,否则尾巴越留越多。二是要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谁的孩子谁抱走。解决矛盾,真正有办法的还是村干部,因为他们知道谁家是怎么回事,用什么方法管用,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是谁造成的,都要把该担的担子担起来,要客服无关论,我们国家的信访政策是属地管理,村干部不能光接好事,不接难事,这是一种责任。三是对待信访案件要做有理推断。不要把上访的老百姓都看成是刁民,大部分还是好的,对待老百姓的合理诉求要尽快办,马上办;合理不合法的要尽力办;即不合理又不合法的要做好工作解释清楚,再无理取闹的视为无理访,应该严厉打击。四是搞好稳控。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稳控好,三句话:矛盾要解决,人不能上去,方法要得当。大部分矛盾、案件能解决,就要看你是否拿它当事办,当自己的事办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办有的是办法,不想办有的是理由。到盐山镇后,排查出各种信访案件、矛盾纠纷89件,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56件,事实证明,再难的案件,只要想法也能解决。

    4、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农村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肩负着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一是提高政策法律水平。不能说政策不如上访户,说技术不如专业户。二是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有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出现问题有办法、有能力解决,特别是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不能光想当太平官。三是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说到底也就是征地拆迁的能力,关键时候要冲得上,打得赢。要提高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不能当三拍干部,一开始想干的时候拍胸脯,没问题;遇到问题拍脑门,没办法;最后拍拍屁股走人。

    三、新时期的村干部要抓好以下五项建设

    1、党的建设。一是班子建设。一个好班子,一个好带头人,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选人用人导向:有廉政意识,有致富能力,有帮扶素质,有共富境界的新型“四有”村干部。班子建设两点,一是调整:换人;二是调理:换思想、换观念,先换思想后换人,思想不换就换人。同时,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二是阵地建设。也就是两室,一是有,不能连党的活动阵地都没有,前几年有的村没有钱花都给卖掉了,近几年大部分村又建起来了。再一个就是要用,在用上做文章,发挥作用,不能成为摆设,要成为办公、议事的场所,学习开会的场所,凝聚民心的场所。三是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以推进“三议一行一监督”为主的村级议事工作机制;以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主的农村班子管理办法,以约束村干部行为为主的农村财务管理办法,促使我们村干部做事要依法、遵规、履程。四是素质建设。推广干部学分制经验,提高法律、政策、法规、水平,特别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的学习落实。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开拓眼界,更新观念。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农村财务管理、廉洁从政、新民居建设、调解矛盾等方面的培训,使村干部的观念新,原则性强,廉洁意识高,提高村干部为民办事、服务群众的能力。五是典型建设。一定的历史时期推出不同的先进典型是非常必要的,它对推进社会进步,历史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乡镇也是一样,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带动身边的人,对于老的典型要有所创新,不能吃老本,要跟上新的步伐,否则就会落后,失去典型的意义。新的典型要树得住,树的长,不能昙花一现,典型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经得住历史的检验,我们要在村干部、致富能手、企业家等各领域培树典型,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六是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组建秧歌队、京剧社、打鼓队等多种自娱自乐的组织,组织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破除迷信,促进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同时也密切联系了群众,有些误会矛盾得到缓解。

    2、城市建设。盐山镇是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因此服务城市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重中之重。尤其是今年城南新区、北二环、常惠线、燃气公司等县委政府确定的大事实事,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大,难度大,特别是新区建设。村干部要明白新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品位。要做好群众工作,要算大帐,不要算小帐。不但看眼前利益,还要看长远利益,要顾全大局,让群众理解支持新区建设。

    3、经济建设。村级发展经济要因势利导。本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户制宜,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要引导扶持一些优势特色产业。一是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增加集体积累,不要吃光、分光、卖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增加群众福利。四是搞好土地流转,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已经制约农村发展的潜力,走农场式,专业化发展道路,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五是搞好劳务经济、劳务输出,农民增收的主要收入来源。

    4、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这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二是新民居建设。不能简单的看做是房地产开发,应本着量力而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建设一个,盐山镇还得要符合城镇规划,主要是融入新城区;新民居建设也不是一个村一个新民居,要有规划,其目的:一要节约土地,二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不能出现新民居和旧民居并存,如果是这样就会留下败笔。再就是要搞好规划,把商住区、工业区、现代农业园区一并考虑,把节约出来的土地进行置换,其剩余指标用于工业和城市建设,解决发展和用地之间的矛盾,转移好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跟本。三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省政府的幸福乡村工程1号文件,其主要内容就是八个大。第一、大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第二、大流转(推动农业园区进度)。第三、大流动(劳务输出、回乡创业、打工返乡、大学生返乡)。第四、大产业(蔬菜、果品集散地)第五、大社区(新民居)。第六、大生态(环境)。第七、大开放(农业引进龙头企业)第八、大政策,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政策,帮助后进村、落后村改变面貌。

    5民生建设。一是要把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好,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在落实这些惠民政策的过程中要公开、透明,不能优亲厚友。二是研究国家在农村的扶持政策,积极跑办资金、项目、改善民生。三是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事情。四是关注弱势群体,吃不上饭的、上不起学的、住房有困难的,不能视而不见。五是有条件的村最大限度的为老百姓谋取福利。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