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美食小吃
  • 开店资源
  • 实用知识
  • 养殖技术
  • 价格行情
  • 药材种植
  • 种植技术
  • 脱贫攻坚产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文 [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范文]

    时间:2019-04-26 07:15:35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致富带头人学习心得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范文一:

    **,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2003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2003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于是,在多数人的观望下,他敢为人先,是**镇第一个申报建设沼气池的人,从此踏上了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创业之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生活上虽说不算困难,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气池的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意想不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都摆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生活费用问题都重重压在他的头上。他没有被这么多的困难所压倒,他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成功的先例都经历过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从此坚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挣钱,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锹一镐地清除到池外。从2003年7月开始到2004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他投资2万元的沼气池在市农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建成,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我们问他的创业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说他流过血流过汗就是没有流过泪。

    创新才有发展,**所建的20立方米生态沼气池是**市农户中最大的沼气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农业局组织全市乡镇街道的领导在这里召开了**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当地的农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农民络绎不绝地到他家来参观学习。问他建这么一个沼气池,怎么能致富。他耐心地给农民朋友算细账,生产沼气,每年可以节约生活用柴近2万斤,如果用沼气酿酒可以节省烧柴10万斤左右,那么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柴可以节省200万斤薪炭林的烧柴,这是第一省;用沼气酿酒,就可以卖钱,酒渣可以喂猪,可以通过深加工的转化过程,成倍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粮食价格,这是第二省;沼气酿酒养猪,猪钱除了成本是净赚,猪粪可以继续做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渣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上等肥料,这都是白捡白赚得沼气项目钱。在场的群众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终于悟出了这里的致富经,许多农民朋友对沼气有了兴趣,开始建造沼气池。

    为了使沼气尽早地发挥作用,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4年秋,到2005年春他又自筹资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酿酒坊和同时能容纳50头猪的育肥猪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了总有回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气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每天酿出的纯粮精品小烧白酒在当地就供不应求,远近闻名。42头育肥猪膘肥体壮。**每年在沼气酿酒、养猪上就可以创收2万元以上,现在**正在酝酿实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发展10亩地的无公害蔬菜,降低沼气建设、酿酒、养猪的成本,形成一条沼气—粮食—酒—猪—猪粪—废渣—蔬菜良性大循环,高效益的产业链,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在创业的历程中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在2年多的时间里接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200多人,每次接待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腾出时间来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2005年4月的一天**接到远在西岗村一农户的电话,希望他能亲自去一趟他家,帮助解决在建沼气池中遇到的难题,**二话没说放下自己一天能挣上百元的活,搭车向西岗村驶去。西岗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岗顶上,距**村有30多公里,而且山高路窄,车只能送到山脚下,1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面对眼前的情况,**完全可以坐车返回,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望着眼前的羊肠小路和一眼看不见顶的山岗,依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西岗村的路。当他走到半山腰时,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雨伴随着4月的冷风吹打在他的脸上,衣服也很快地湿透了,冷风刺透了他的湿衣。他义无反顾地前行,终于到了西岗村这位农户家,稍坐一会,了解情况后,就亲自帮助他安装、调试和解决沼气的一些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他手把手的教,认真仔细地讲,很快安装调试完毕,故障排除,其他一些问题也解决了,在休息期间又传授了一些自己学到的沼气技术和实践中的经验,使这位农户非常感激。临走时,农户拿出100元钱作为他的辛苦费。他硬是不收,他说:“我能为大家做些能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通过建沼气池来致富,帮助大家共同致富这是应该做的。”**不仅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32户相继建起了沼气池,并都按他的模式设计建造,同时发展养猪业和无公害蔬菜,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些建沼气池的农户在建造中少走弯路,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到各户进行指导,使一户又一户的农民朋友顺利地建成,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他不仅是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新型农户代表,而且还是难得的进步青年。他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他虽然只是一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可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党支部鉴于他的一贯表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2005年至2006年,他先后受到了市、镇两级政府的表彰。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范文二:

    肖海山,从昔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成为今日白城市膨润土厂的厂长。十几年来,他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勇气和诚信,在商海中奋战搏击,闯出了一条利民裕家的致富路。

    经受磨砺

    1967年,年仅16岁的肖海山,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可是,就在初中第一个学期结束,第二个学期还没有开学时,他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艰难的决定——辍学务农。是什么原因迫使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就在他上初中的那年,他看到过年包饺子时,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从袋子里倒出后,把口袋翻过来,又仔仔细细的扫两遍,当饺子端上桌来,父母看着他们兄妹六个高兴地吃着,而自己却舍不得动筷时,他的心像针刺一般地难受,他再也吃不下。当他抬头看见父母额头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时,他体味到了父母的艰辛,作为长子,他感到自己应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于是,他决定辍学务农。辍学后,肖海山回到平安三甲村当了一个“半拉子”,虽然每天只拿一半的工分,但他终于能用自己年少的肩膀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的重负!这份责任感,让年少的他多了一种动力。在生产队里,为能早日不当“半拉子”,什么活他都抢着干,干什么,学什么,学一样,精一样。干活时,别看他年纪小,可他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干什么都要抢个头,占个先。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赏,1969年,刚满18岁的肖海山便当上了生产队长,从此,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分责任。在队上,别看他年纪轻,可处理起事情来,却显得少年老成,透着一种精练。干活时,他总是把重活、脏活留给自己;队上有什么好事,他总是想着别人;平时无论对老对小,他都以诚相待,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都主动帮助解决,用他的话说:“一家有难,大家都伸伸手,难关也就过去了。如果有难的是自己,没人来帮,你想想那是什么滋味。”凭着自己的吃苦和为人,肖海山很快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1973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他工作积极,努力向上,但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力少,又加上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他家生活过得依然十分清贫,一年到头要为一家人的生计忙碌苦干。但16岁务农,18岁当生产队长的经历,却磨练出了他的才干和胆识,为他日后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商海行舟

    1986年,时任三甲村村主任的肖海山,由于工作出色,被镇党委调到镇建材厂任厂长。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自己一没抓工业的经验,二没搞经销的经验,要经营管理好一个刚刚起步的工厂,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他靠不服输的劲,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摸索,积累各种生产、销售经验。为了抓好生产,他吃住在厂子,同工人一道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为了产品销售,他风里来雨里去,亲自跑市场。用户不了解他们的产品,他就耐心的向人家宣传。他把产品赊给人家,靠他的诚信,市场慢慢的打开了,产品销售有了门路。经过他两年多的苦心经营,建材厂共创利17万元。1988年,建材厂的生产经营刚刚步入正常轨道,他又被调到镇办植物油厂任厂长。又得一切从头来,4年下来,共创利60多万元。1993年,他又被调到镇办企业白城市特种耐火材料厂任厂长。当时,耐火材料市场萎缩,产品的销路不畅。他上任后,根据所做的市场调查,做出停止生产其它产品,专攻市场前景看好的膨润土生产的决定,通过朋友的帮助,他与膨润土的使用大户长山化肥厂建立起了供货关系,经过几年努力,到1997年,膨润土的销量突破了两千吨,工厂有了良好的收益。1997年,他荣获了“白城市质量管理十佳厂长”称号。十年的商海闯荡,肖海山家里的日子有了一定的好转,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让肖海山的眼界更开阔了,胆识更大了,才干增强了。

    艰难创业

    1998年,镇集体企业实行改制,镇政府决定用以资抵债的形式,将特种耐火材料厂通过竞拍的方式卖给个人经营,经营者通过分期分批替镇政府及镇办企事业偿还群众的集资款及利息的办法,取得经营权和所有权。当时特种耐火材料厂被竞拍到137万元,有两个城里人竞拍成功。不料,办交接关系的那天,债权被转到特种耐火材料厂的200多户群众,来了一多半,将厂子的大门堵住,不让办理交接手续,并说还是让老肖来经营,我们放心,他是本乡本土的人,靠得住,别人我们信不过。竞得经营权的人一看这阵势也撤走不干了。但企业改制是大势所趋,必须进行,于是,镇党委当晚召开党委会,研究解决的办法,并派人征求肖海山的意见,看他想不想接过手来经营。让肖海山把刚刚好转的企业交给别人经营,他还真是从心里往外的舍不得,这工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过他的心血,他怎能忘记,自己在机器旁边同工人一起研究如何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又怎能忘记带着方便面与销售人员一同跑市场,找销路。现在,大家想让他来接手这个厂子,镇党委也有这个意思,他还真动了心。镇领导找到他,让他把厂子接过去经营,但要再多为镇里还20万元的债。他深知,这157万元的本金加利息多达234万元,对刚刚好转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包袱。但作为有一定经营经验的企业经营者和党员,他感到这也许是一个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绝佳机会,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可以为镇里减轻负担,尽一个党员的职责。经过反复思量,肖海山决定接管经营耐火材料厂。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全新的个人创业的道路。厂子是接过来了,但要偿还234万元的债务,不扩大生产不行,不上新产品不行,不开发新的市场不行,而这一切都要钱,不踢好这头三脚,厂子就没有前途,所说的一切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徒劳。面对这一切,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亲戚朋友借了30万元,对原来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又购置了一套输送带、一台翻斗车,两台四轮车,新建了4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的两个新库房,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库存能力。经过改建和扩建,工厂的膨润土年产量可达4000吨。生产中,他更加注重抓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产膨润土在2001年被省质量万里行评为省级质量放心产品。为了给产品找到销路,打开市场,他一方面加强与老用户长山化肥厂的关系,帮助化肥厂在三甲村搞了三年的化肥试验,使农民认识了长山多元素复合肥,使化肥厂在当地打开了销路,在他的建议下,长山化肥厂在当地建了一个年收益100多万元的化肥分厂。为了增加膨润土的销售量和加快资金的周转,他又主动提出以货易货的建议,用生产的膨润土换回多元素复合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农民。这样,他不但帮助化肥厂增加了销量,也让自己的产品有了更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销量,加快了资金周转,又让群众买到了质优价廉的放心肥。同时,他又根据化肥厂的需要,上了生产硅钙镁的项目,现在年可生产销售硅钙镁600吨。另一方面,他不断的开拓新市场,由于在铸造、防水、钻井、型煤生产等上都需要大量的膨润土,他亲自到白城市的五个县(市、区)、突泉和通辽等地的膨润土用户处,推销产品,让人家免费试用,一次不行,就再去,直到用自己的诚意打动对方。只要用户有用货的需要,不论用量的大小,他都保证按时送到,逐渐的,他在用户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用户们与他建立起了信任。现在,这些地方都有他稳定的老客户,他用诚信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占有了市场。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偿还了167万元的债务,自己的固定资产也增加了50余万元。

    无私奉献

    肖海山在努力经营,搏击商海的同时,没有忘记养育了自己的这方土地和与他朝夕相处的邻里乡亲,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谁有个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他都会尽力去帮助解决。

    在工厂用工方面,他一方面处理好原厂职工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注意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和贫困户子女。现在,共从本乡镇招工18人,其中14人来自贫困户。他每月都按时为每名工人发放500至600元的工资。哪个工人家里困难,他都主动帮助解决。老工人潘贵财的房子不行了,他拿了一万多块砖,出工出资帮助他重新建了三间砖房,老潘激动地说:“这辈子我都没敢想能住上这样的好砖房,这全仗着肖厂长啊!”贫困职工郑庆武的父亲病了,是肖海山借给郑庆武4000元钱,帮他给老父亲看好了病,并说:“钱,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工厂女工呼兰英两口子没有房子住,是肖海山借了3000元给她在镇上买了房子,去年,他还出工出料帮助她家重新维修了房子。

    对职工是这样,对贫困户和公益事业他同样十分热心。2000年,平安村刘占海家,没钱买化肥,眼看着种不上地了,肖海山听说后,给送去了价值2400元钱的化肥;2001年,给平安村的贫困户宋宝军送去了价值1100元的化肥;2002年,给三甲村的杨春林解决了1400元的化肥……几年来,他累计为贫困户无偿解决化肥14吨。2001年,镇敬老院搞维修,他为敬老院更换了所有的照明灯具,并为一对新结合的老人购买了一套高级席梦思床垫。2002年,他又捐资2600元,购进10吨水泥,为镇中学硬化了篮球场,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场地。

    肖海山,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在商海中奋力搏击,以进取为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人生道路上不懈追求,以奉献为荣。在他身上体现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范文三:

    徐发青,山东省莘县古云镇徐庄村村民,现年52岁,被当地群众评为“养鸭致富能手”。<莲~山 课件>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勤学苦干,成就致富梦

    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徐发青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徐发青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小麦和玉米,不少投资也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聊城日报》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养鸭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鸭舍要求不如鸡舍高、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说干就干,筹建资金建设养鸭场,自此开启了他的养鸭事业和致富梦想。

    08年刚开始的时候,他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2000只雏鸭,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一场鸭瘟使雏鸭一下死去一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徐发青并没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科技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徐发青主动地参加了农民科技培训养鸭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稻田养鸭、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雏鸭防疫,成鸭防病等实用技术。他严格按照所学的养鸭技术喂养,定期为雏鸭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地实践中徐发青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同时徐发青抓住机会,与朝城天天食品公司和莘县立信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所有的雏鸭有这两家公司提供,养殖40天就销售至市场,第一年养鸭净赚2万余元。先如今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建设80米长的养鸭棚2个,养鸭数量高达6500只,一年平均养鸭六茬,年收入高达10万元。

    同业合作,成就致富带头人

    徐发青同志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秉承“带头致富,带领集体共同致富”的理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自己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徐发青看到其他养鸭户因为养鸭观念落后、设施条件不好、市场信息不灵、盲目跟风饲养等导致养鸭效益不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聘请养殖专业解救这些人在养殖技术上的难题,还专门去外地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以此来提高全村养殖户的水平。在他的带领下,村内的养鸭户也逐渐多了起来,目前村内养殖专业户有8家,向社会提供无公害肉食鸭3万余只,创利100万余元,户均收益5万余元,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每当提起徐发青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他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莲~山 课件>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范文四:

    近年来,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县农业局通过各种培训渠道,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涌现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

    现将我县部分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事迹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们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选准致富项目,尽快走上小康之路。

    发展食用菌生产 带领众乡亲致富

    现年49岁的刘银柱,是河南省武陟县小董乡磨庄村人,高中文化。他从事食用菌生产栽培二十余年,1999年他了解到食用菌中的稀有品种--白灵菇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就开始从事白灵菇生产,初步获得一定效益。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确保产品顺利销售成为头等大事,在农业局信息中心大力帮助下,他毅然投资8000元购置了电脑、传真机等设备,开展了食用菌网上购销业务,拓宽了销售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3年,以他为主创建的小董乡食用菌生产基地获得省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认定,2004年他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初,在他的发起下成立了小董乡磨庄村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打算今年新上一条白灵茹罐头生产线,以抵御和降低社员的产品市场风险,从而实现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发展。目前,该村的食用菌种植户已达600余户,占全村人口的70%,食用菌年总收入达250万元,占该村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人均增收800余元。(联系电话:0391-7441135)

    发展苗木花卉生产 开创利国利民事业

    郭颂东,男,现年51岁,高中文化,系河南省武陟县龙源镇祝徐店村人。他从1991年开始率先尝试苗木繁育生产,规模逐年扩大。1995年注册了"河南省武陟县东华园艺场",并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合作育苗协议,引进三倍体毛白杨种条和技术,与中国果树研究所、泰安果树研究所建立了长期

    1. 需要看当地资源条件。开展养殖业和农村致富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性。而资源条件才是建立起养殖业和农村致富之间的桥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结合养殖业具体项目特性立项,则事半功倍,可能能够推动起本村的经济发展。

    2. 必须要有科学养殖的领头人。没有科技为内涵的进步是虚弱的,经不起市场考验的。很多地方不管自己资源条件如何,到处打听什么赚钱,然后就一窝蜂。实际上就是无头苍蝇。而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地方还继续循环着的原始养殖循环观念,更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

    3. 现在的经济环境已经不再是当地经济、国内经济,而是已经发展到了世界经济贸易,接受世界市场的挑战。因此眼界要宽,不要紧盯着附近城市街上什么好卖,也不要仅仅盯着国内市场上什么好卖。眼界还不仅要看到对产品的原始利用价值,更要看到对产品的深入开发价值。

    仅供参考。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借鉴关中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升基层干部的创新和社会管理能力,2017年4月22-27日,由县委农工部、县委组织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带领各镇分管扶贫工作副镇长、扶贫专干、村支书、村主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致富带头人共计152人赴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6天的学习培训。

    我们先后观摩学习了兴平市马嵬驿民俗文化景区、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杨凌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凌创业工场及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区等点,聆听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涉农惠农强农政策解读、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了宁陕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培训学习目标明确、安排紧凑充实,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扶贫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础。

    脱贫攻坚战不是论持久战,而要通过过硬扎实有效的举措,摘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二是切实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意识,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同时,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自身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的主体的意识,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

    二、扶贫要在精准上下力气

    在开班式上,省农工办郑梦雄主任从现阶段脱贫攻坚新形势为我们做了精彩阐述。他强调,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精准即是指准确辨识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要立足群众实际、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使我认识到,扶贫首先要精确识别、精准帮扶,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我们乡镇干部处于带领群众脱贫的最前线,在扶贫路上一定要深入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农民增收渠道和发展方向,了解涉农惠农各项政策法规、实用技农业技术,搞清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只有细致地了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群众最期盼最迫切对脱贫的诉求,并经常进村入户,和他们认亲戚、结对子,带着感情和担当去帮扶他们,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只有通过抓住产业促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

    以筒车湾镇为例,因为距西汉高速公路近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了筒车湾欢乐水世界4A级景区、苍龙峡、七里村美丽农家等一批旅游产业。有了旅游产业支撑,就有了造血功能与内生动力,就能够依靠自身努力和主动作为来摆脱贫困。

    培训期间,王征兵教授就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打好脱贫攻坚战上了生动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脱贫攻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资源要素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主动作为,因势利导,在培育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上下大力气,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扶贫更有底气。

    四、电商发展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

    在4月25日的现场观摩中,杨凌创业工厂及电商物流园区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线上运营、线下服务的农产品电商模式,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为农民卖农产品,让我打开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电子商务已在全国扶贫路上遍地开花,现在宁陕县的农村电子商务也在全面铺开,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我们镇村干部进行产业扶贫,完全可以用开放的心态与创新的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让大山深处的特色农产品有市场、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让电商扶贫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

    总之,这次学习培训体现了省委农工办、西农大、县委县政府对宁陕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干部的关怀与厚爱,今后,我们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善做善为、善做善成,带着感情与担当去扶贫,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是什么项目呢?

    土地流转主要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也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目前,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规模逐渐扩大,不断呈现出新的问题,并引发多方面的社会矛盾。为此,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流转水平偏低

    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能,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决定了农民不能轻易离开土地,绝大多数农民仍把土地作为命根子来看待,不少农民恋土情结较为严重,认为只要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障。还有不少农户怕政策多变,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概念混淆不清,担心土地流转后,可能会丧失以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和征用时的经济补偿。另外,由于企业资金、就业技术市场、农民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可就业的行业有限,发展第二、三产业的能力不足。同时,广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还没有完整发展起来,大多数农民的收入还局限于有限的土地耕作,所以,农民对土地流转存在后顾之忧,即便粗放种植,造成土地经营不善,施肥搭配不合理,杂草丛生,产量逐年下降,使土地没有经济效益,也舍不得把土地流转出去。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正常、合理、有序的流转。

    今天看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份。但是,目前农村干部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缺乏对农业发展中适度规模经营的认识,将土地流转看成农户个体的问题,其利益关系只限于农户和业主之间,所以听之任之,缺乏统筹管理,对之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担心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有可能被认为是否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进而承担政治风险;或担心规模经营引起农民之间的矛盾,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因此缺乏规模引导,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水平。

    (二)土地流转缺乏应有的规范

    目前,不少地方由于缺乏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土地流转主要依靠农民自发进行,想转出土地的农户寻找流转对象难,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却苦于挨家挨户的谈判费时费力,使流转成本增大。另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争议和纠纷隐患。例如,不少农户还停留在口头协议的认识上,缺乏规范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书面说明,诸如土地转让资金的多少、支付时间方式、土地转让起始时间等,都需要通过书面合同确定下来。面一些地方的村集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缺乏民主意识,不经过征求农民意见、统一群众认识,而以村委会的商议作后的决策,往往导致一些农户消极对待土地流转,有的还存在一定的抵触,这也是土地使用权流转迟缓的重要因素。当然,有的乡镇政府主动进行规模化的土地流转,通过村流转出租,尽管有较为正规的协议合同,但合同的某些细节还不够详尽,存在一些可能引起纠纷的潜在问题。如承包费、租金确定和调整的依据及标准,流转后地块边界如何界定、土地权属如何定义等。还有的基层干部干预、强迫承包权人流转,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引发社会不稳定;发生纠纷时没有权威机构调解、仲裁,流转双方相互扯皮。如1996年,岳阳纸业集团在柏祥镇村承包1000多亩山林用作纸业原材料生产基地,到了2009年开始实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因部分农户反对,产生矛盾,争产权、争利益风波一直持续二年才慢慢平息。正是国为土地流转过程中缺乏合法的中介组织,才导致这类事件一再发生,使得土地流转速度缓慢、缺乏应有的规模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既受农用工业品质量、数量、价格的制约,影响产出和效益,又受初级产品生产与加工、储藏环节分置不同行业和部门形成的利益流失的影响。而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不少地方农业由于缺乏有效“反哺”,而处于低效弱质产业的境况,这些问题导致了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缓慢,资源优势难以发掘,拳头产品难以形成气候,从而既影响农民增收,又影响市场物流量的增加和加工业的需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订单农业”,使得龙头企业有了充足而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同时农民的农产品也有了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及市场,降低了龙头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但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的市场风险,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土地流转规模不够,阻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民个体性的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地荒芜,但是不少地方的农村土地流转,仍然停留在分散的个体经营上,缺乏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不得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产业化的生产,农民收益仍然低下。这种分散的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土地流转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小农经济的状况,没有从实质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现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转组织化程度很低,大部分土地流转后仍旧处于零星分散状态,以小块土地为主体,无法集中连片,没有形成土地集中的态势,形成不了规模经营,不利于产业化发展。从目前大多数情况来看,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本村村民之间,大多以村内流转为主,而且流转期限较短,流转方式只有出租、转包等形式,经营规模比较小,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缺乏科学、有效的配置,大多数农户还没有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更多的收益,缺乏主动投入现代农业的意识。

    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资金和技术限制,缺乏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相应的生产技术,同时,承包者的文化素质也影响了管理水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科学的经营能力。当然,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广大农村鼓励和扶持多行业的致富带头人,让现代经营理念与科学的管理逐渐渗透到农村。

    二、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对策

    (一)改变土地观念,提升流转水平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民赖以生存之本,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基。虽然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和土地理论的传统观点,土地不是劳动产品,因而缺乏价值。但是,土地使用权流转不畅,就会限制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得土地资源难以优化配置,不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小生产与规模效益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农民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民生活的改善;不利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利于吸引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从事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其实,土地流转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方面,要结合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进行农村土地流转。

    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学习土地流转政策,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和宣传栏等,并结合一定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消除农民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疑虑,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土地流转。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要尊重农民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流转应坚持等价有偿,确保农民和业主双方的利益和生产活动的稳定。改变传统的农村经营方式,整合耕地资源,流转给现代农业经营者,从而有效配置土地资源、通过一定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并让流转土地使用权的农民获得应有的收益,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面向广阔的市场,探索新的劳动和就业渠道。

    农民是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必须按照农民自愿、因势利导的原则,在做通农民群众工作的基础上依法、公开、透明、公正地推进土地流转。尤其要通过普法宣传和典型示范引导,让农民看到土地流转的好处,消除误解和疑虑,提高发展意识,实现观念更新,打牢思想基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科学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既要确保农户在土地流转后实现比耕种土地有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要保证业主能接受,使双方都满意。同时要广泛宣传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遏制耕地抛荒,加强耕地的利用、保护,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潜力,是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以实际行动加入到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行动中来。

    同时,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广大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改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土地的市场功能。在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养老保险制度探索试点,先“低水平、广覆盖”,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农村规模经营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而失地的农民,要按与国有土地“同等同价”的原则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体系,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提供的农业保险业务给予政策优惠。通过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养老和伤残等社会保险。并形成非歧视的劳动就业制度,甚或推广农民工的土地置换社会保障,纳入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合理的地土地流转农户,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

    其实,农村土地资源、经济、社会、文化、农民素质等都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过程中,要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能强行推进或加快,更不能急躁冒进、一哄而上,但是又要采取得力措施,创造条件,扎实推进。只有利用政策或财政资金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资于农业,农业产业才会加快发展,才能有效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促进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

    为此,基层级政府要认真把握土地承包政策,向广大农户提供规范的与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信息服务。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各地不同的状况,协助土地流转合同的公平制定,及时解决对土地流转同变更问题,减少土地流转的纠纷与冲突,规范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这就需要在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的过程中,引导农户坚持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书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土地的面积权属、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调价原则及方式、流转合同续签约定、流转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和违约责任等内容。

    对于流转土地,各级政府部门在统一管理,实施登记造册,建立合同与档案的统一管理,以便对土地流转双方纠纷进行有效的处理,保障流转双方的权益,促进耕地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规模、科学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提高土地效益,从而达到流转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科学、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建立与维护是土地流转过程的重要方面,而流转中介组织是沟通买卖双方最主要的桥梁和纽带。为此,可以以县为单位,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介和监管机构,对土地使用权承包和流转进行政策、方案与业务上的指导,并做好土地流转信息的发布。而未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镇(乡)、街道要抓紧组建,已建立的要启动进入正常运作,要落实土地流转信息员,加强流转监督管理、信息收集发布、对外招商引资,指导流转合同签订,建立流转台帐档案,调解流转纠纷。可由政府扶持,培育以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达到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流转,流转促进发展,发展维护民权的目的。

    在保障农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多元和长效机制。例如,对于一些具有现代化的种植观念的村镇,缓缓转包和入股分红等方式,进行规模化的合理流转。同时,县上依托农业局农经站、乡镇依托农业服务中心或经发办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乡镇和村社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服务中介,对土地流转进行登记和信息发布、价格评估、法律政策咨询、提供合同范本、调解合同纠纷、建立流转档案等,充分发挥服务、引导作用。并定期不定期对流转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要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保障中介组织能正常开展业务工作。解决有人办事和有钱办事的问题。

    (三)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土地流转必须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路子。推进土地流转,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可以选好发展项目,结合地方不同的情况提出具有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借助招商引资,利用这些项目实施的机会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流转。并对农业科技项目招商引资进行一定的的政策扶持,争取科技含量高,并具有较好的效益的农业项目,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化发展。为此,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培育和发展新的农业企业。鼓励农村种养大户和村组干部带头发展规模经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鼓励农村种田能手、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利用自身在生产、技术、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土地流转。鼓励多类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鼓励各类工商企业、农业科研机构、社会能人、城镇居民等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到农村与农民联合兴办农业企业,或者与农民以不同形式进行联合,发展规模经营,促进土地流转。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惠农政策、涉农项目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加大对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的综合配套扶持。特别要在土地流转中,对建立专合组织,组织农民提高生产手段、劳动力素质、生产条件、产出能力,应用先进技术与装备,带动主体及其生产基地,加强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全程服务和全方位扶持。同时,可由市、县政府安排一定土地流转扶持资金,确定一批示范性经营大户,对流转规模适度、经济效益和组织带动效应显著的给予以奖代补。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重点专合组织进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和建立规模生产基地的情况纳入年度动态监测,不合格的要予以淘汰。要加大对土地流转业主和大户的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着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对已经进行了大量投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使用权、地面附着物、非永久性建筑物等抵押或担保贷款。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要把规模经营业主和大户纳入重点担保范围予以方便快捷支持。要积极探索并创新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如对业主、大户投资建成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可实行政府以奖代补;对规模经营业主、大户用地,国土资源部门执行用地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获得流转土地的经营者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参股和经发包方同意后再转让,合同到期后,原经营者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获得继续流转土地的权利等等。

    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经营能人、种养大户是土地流转的带动主体,必须重点培育发展、加强引导和全程支持。各区县、各乡镇都要结合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合理定位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包括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设施农业园区和规模效益农业园区等,作出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规划,制定现代农民园区建设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以此为平台和载体,引导吸纳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各类业主大户集中开发,实现整合投入。引导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自控原料基地,示范和组织带动周边农户连片建设“第一车间”。加快培育发展专合组织,引导支持有能力的个人或组织以特色产业为纽带,吸收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或以统一经营单独核算等多种形式组建专合组织,直接组织农民发展规模化经营,丰富土地流转的方式和内涵。引导支持农业生产经营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发挥规模效益和组织带动效应。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强能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从而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要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改变土地观念,提升流转水平,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这样,才能使农村土地流转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摘自网络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和各成员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双学双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以组织广大妇女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农村妇女综合素质、服务创业就业、帮助增收致富等工作为重点,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双学双比活动取得了新成效, 为美丽乡村示范市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围绕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合力优化双学双比工作环境。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南,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努力营造双学双比活动和农村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开展美丽主题活动,营造向上向善的道德环境。大力弘扬中国梦主旋律。在全市农村妇女中开展“我与中国梦·巾帼共筑梦”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巾帼梦·家庭梦·中国梦”征文和演讲比赛、“湖州最美妈妈”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用中国梦团结凝聚妇女力量。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发挥《湖州日报—半边天》月刊、市县区妇女网、妇联官方微博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农村妇女典型和妇女工作,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七家中央主流媒体聚焦美丽湖州、美丽家庭、美丽女性,开展“创业·建功·圆梦”市女村官女大学生村官创业论坛,利用“湖州新女性讲坛”举办“女性、创业、励志”专题讲座等,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坚持先进典型引路。组织参加“2013年感动湖州”、“时代新农民”和“浙江最美女性”等系列评选活动,一大批农村妇女典型脱颖而出,引领广大妇女争做美丽女性,激扬巾帼正能量。二是争取各级党政重视,营造男女平等的政策环境。我市双学双比工作一直以来得到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去年全市双学双比工作会议上布署工作意见后,各级党政进一步强化男女平等国策意识,加大对主体活动领导力度,对本地“十二五”中期双学双比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监测,市、县区政府和部门及时调整成员,明确职能分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市政府出台了《湖州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将来料加工列入实施项目并通过以奖代补促进妇女就业增收;市妇联向政协提交了《关于出台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项目的建议》,得到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德清县实施关爱妇女的“百千万”工程,长兴县妇儿中心落成并全面启动妇女培训工作,安吉县出台“女性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等,从政府层面加强领导、优化环境。一年来,市、县区政府给各级协调小组办公室下拨工作经费约50万元。三是加强成员部门合作,营造互利互惠的工作环境。各成员单位积极整合资源、齐抓共管,从政策、项目、经费、服务、信息等多方面共同推动双学双比活动。市农办帮助申请“市校妇女组织合作”和“美丽乡村样本户创评”项目经费,市林业局、市妇联建立“三八绿化示范工程”,市计生委设立“生育关怀基金”,市农业局、市妇联举办女农民培训班,省农信联社湖州办事处提供“巾帼创业创新贷款”,各级卫生部门牵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科技和科协部门服务“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民政部门推进农村贫困妇女儿童救助工作,教育部门实施“贫困女童入学”工程,水利部门扶持“三八”水利工程建设,工商、供销部门优化农村妇女商贸服务程序,广电、报社等文化新闻单位加大妇女工作宣传力度等,进一步加大服务农村妇女发展的工作力度。

    (二)围绕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农村妇女人才培育。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有效利用市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中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的政策资源,根据农村妇女需求和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妇女素质培训和人才培育工作。一是拓展各类妇女培训阵地。各地农办、农业、科技、妇联等部门依托农函大、农广校、成校、远程教育点以及各级妇儿中心、巾帼创业基地、妇女学校等培训阵地,组织农村妇女参加现代农业知识以及失地、转移就业妇女创业就业技能等培训。目前,全市妇女培训基地达到514个,市、县区建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4个,并拓展四级妇联培训联动平台,市妇联加强湖师院女子学院、与浙大妇女组织合作工作,德清县成立社区教育学院开展女性素质培训,长兴县启动“万名新型女农民培训工程”,吴兴区开设“青年女农民大讲堂”,南浔区实施“浔溪家政大嫂”培训项目等,有效发挥了规模培训和幅射带动作用。二是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工作。组织首届湖州市妇女SYB创业培训班、女能手“湖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农产品营销等专题讲座;市妇儿中心承接了政府“学历+技能”农民大学生培训项目,举办高技能人才系列培训班;各县区妇联举办家政服务员、月嫂、来料加工等技能培训班。组织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培训,共有200多名妇女参加“中国女性创业能力开发培训项目”、全国巾帼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省农村妇女“两创”实用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女经纪人等系列培训班。多形式、有成效的培训使农村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三是各项培训取得成效。培训面和量实现新突破。2013年,全市组织女农民新科技和就业技能培训1157期,培训妇女10万多人次,1.5万名妇女参加农村经营创业型培训,组织失地妇女转岗培训2.9万人次,帮助转移就业妇女2.4万多人,全市农村妇女素质培训面达20%以上。培训成效呈现新亮点。各地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专家教授田头指导、项目实施上岗培训等形式,将课本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课堂讲解与田头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去年,全市有4023名妇女参加农函大培训、1556名妇女获得绿色证书、149名妇女评为农民技术员、22户评为科技示范户,累计培育农村女能手966名。

    (三)围绕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努力拓宽农村妇女致富渠道。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紧紧围绕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在着重满足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要求上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创新科技服务助推发展。市妇联、浙大女工委、市农业局、浙大农推中心合作签约,以“141N”模式成立了“湖州市妇女创业科技服务联盟”,即:建立1个覆盖全市的联盟组织、搭建四级妇联联络站、各地设一个专家组、科技服务幅射所有“妇”字号基地。目前,己建立科技服务站29个,6个专家组成员67人,开展妇女培训和科技交流服务30项,经济合作项目25项,其中4个项目获得市校合作财政资金补助,85%以上项目投产并取得经济效益。各县区以科技联盟为平台,以科技下乡、产学研结合为载体,助推农村妇女发展生产。德清县农业局帮助女能手沈桂英建立了“省农科院优质鸡生产基地”,女能手罗亚琴的长兴鑫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浙大合作的“大棚瓜果蔬菜基地”项目被列入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安吉县组织科技服务小组走进女子专业合作社,吴兴区与浙大专家和区级农技人员建立了“1+1+N”新型产业发展联盟合作关系,南浔区开展浙大专家教授科技现场咨询活动等,科技服务的“组合拳”,为农村妇女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有效服务。二是开展实事项目惠及妇女。抓好妇女来料加工项目推广项目。组织妇女参加义博会、村企对接、商贸洽谈,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女经纪人培训等,积极鼓励妇女从事来料加工业。目前,全市来料加工业形成了“一县一业”和“一乡一品”的规模和特色。2013年,全市来料加工点达到916个,从业妇女5万多人,年发放加工费2.5亿多,成为农村妇女就业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实施新一轮“巾帼创业创新贷款”项目。市妇联与农信联社湖州办事处签订了新一轮合作协议,推出助创、助飞、助强三类新品种,以更加优惠便捷的信贷服务妇女创业。截止到今年3月底,巾帼贷款项目累计授信18亿,贷出15.5亿,扶持10233名妇女创业。争取省“妇女创业创新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省“爱娟”和双学双比等资金扶持项目85万元,各县区妇联设立“巾帼创业扶持基金”达100多万元,从多渠道帮助农村妇女缓解创业资金紧缺问题。推动巾帼助困帮扶项目。各级卫生、财政、民政、妇联等部门合力做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和救助工作,2013年,全市完成宫颈癌筛查15518例、乳腺癌筛查9663例,超过省下达任务数的141%%和207%%;市妇联与慈善总会设立了“湖州江南巾帼助困基金”和“晓玮关怀基金”,争取全国农村妇女“两癌”救助金10万元,全市共帮扶困难妇女儿童4000余人次,募集资金200余万元。三是发展经营主体带动增收。积极探索农村妇女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途径,按照“培育重点、特出优势、立体发展、示范带动”的思路,加大工作推动力度。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参加“发展家庭农场”、“组建专业合作社”等课程培训、实地参观考察;举办“湖州市女企业家休闲旅游产品洽谈对接活动”,吸引“妇”字号农特优产品进入旅游景点,提升品牌、扩大销售;邀请农业、科技、工商等部门专业人员为女能手家庭农场注册与管理、产业科技项目申报等进行指导帮助,协调金融部门为女能手提供信贷支持等,激发农村妇女开办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各地根据实际有序推进,形成了特色。如德清县、长兴县巾帼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安吉县巾帼农家乐越做越强、吴兴区巾帼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南浔区巾帼电商崭露头角。目前,全市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229家,妇女领办的专业经济合作社102家、“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114家,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53个、巾帼农家乐173家,“三八”绿化工程185个,妇女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四)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创新推动“五美庭院”更加出彩。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市为目标,以双学双比活动为载体,发挥妇女作用、立足家庭创建,全力打造“五美庭院”升级版。一是全面启动美丽乡村样本户创评。根据省美丽乡村建设样本户创评率1%的要求,市农办和市妇联下发了《关于开展湖州市美丽乡村样本户创评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我市每年按2%发展、五年递增至10%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创评条件、考核办法和工作要求。样本户创评在“庭院设计布局美、杂物摆放整齐美、清洁卫生环境美、种树栽花绿化美、户户创建和谐美”的“五美庭院”基础上更加突显农户文明素养、创富能力,是“五美庭院”的深化。各县区及时贯彻意见,将样本户创评工作纳入本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及双学双比工作中,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开展宣传发动、专业指导、督促检查工作,为创建村及农户提供资金信贷、通讯优惠、苗木赠送、文化下乡等服务,激发农户的创评热情。2013年,全市共有624716户参与创评活动,产生各级样本户15452家,创评率达2.47%,评选表彰市级示范样本户100户,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二是大力推进星级美丽家庭创评。发挥家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召开湖州市文明家庭暨星级美丽家庭创建工作会议,下发《湖州市“星级美丽家庭”创评活动实施意见》,市妇联在太湖度假区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联合广电等部门开设《美丽家庭幸福事》栏目,宣传50户文明家庭先进事迹。德清县深化“和美家庭”创建、长兴县举办绿色家庭创建表彰暨妇女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大会、安吉县开展“美丽家庭文化年”活动,吴兴区评选表彰了500户区级幸福家庭、南浔区开展家家参与“文明城区”创建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家庭创建活动,彰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气象,展示农村妇女及家庭新风采。三是积极组织巾帼志愿者活动。创新巾帼志愿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载体。在全市各界妇女中开展参与“四边三化”、 投身“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湖州”行动。组建1078支巾帼保洁队参与村庄、公共场所绿化、美化、洁化和长效管理。组织“创生态城市、建美丽家园”巾帼志愿者绿化造林月、“巾帼示范村”创建、建设“巾帼护水工程”和“三八”绿化工程等活动,使“五美庭院”创建工作内容更丰富、参与面更广。

    回顾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和辛勤工作,得益于各级妇女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的团结奋斗和积极参与。在 此,我代表市协调小组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双学双比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工作载体和方式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农村妇女的素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与整合,这些需要我们作出新的努力。

    二、关于下一步工作意见

    下一步,全市双学双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为主线,以提升农村妇女素质、服务创业就业、促进增收致富、推进协调发展为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双学双比活动新局面,组织引领广大妇女为建设“四个湖州”作出新贡献。

    (一)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发挥双学双比活动在农村深化改革中的载体作用。一是围绕大局,充分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主导作用。要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大政方针,围绕加快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区的中心任务,将双学双比活动主动融入大局,在大局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在大局中争取工作的资源和条件,在大局中推动农村妇女协调发展。目前要以帮助农村妇女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实施规划、出台政策时向妇女和弱势群体倾斜,大力支持双学双比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成员部门优势,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把服务农村妇女的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各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专项调研,提高建言献策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创新工作的能力,促进双学双比活动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夯实基础,组织引领广大妇女构建精神家园。要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引领妇女做改革的拥护者、实践者,坚定不移跟党走、听党话、做党的好女儿。深入开展“我与中国梦·巾帼共筑梦”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唱响“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主旋律,引导妇女群众成为中国梦的追梦者、筑梦者、圆梦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农村女性典型的培树力度,表彰“湖州美丽妈妈”、农村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塑造湖州农村妇女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组织成员部门和巾帼志愿者开展送文化、送文明、送科技、送健康、送绿色的“五送进农家”活动,组织巾帼文艺队、巾帼宣讲团开展多种宣传活动,传导农村精神家园中的巾帼正能量。

    (二)以全面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要求,进一步加大农村妇女人才培育力度。一是实施“十万农家女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要在农村妇女中进一步推动学科技、学技能,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大力培养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女农民。加强各级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巾帼创业培训基地、妇女之家等阵地建设,整合成校、劳动力培训机构、农村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开展有针对性、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现代农业科技、就业技能、创业能力等学习培训,举办家庭服务业、母婴护理师、公共营养师等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等,切实提升农村妇女创业就业能力。计划全年完成组织10万农村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二是实施“百名巾帼创业带头人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促进农村女性人才层出不穷。深化市校妇女组织合作共建。组织“市妇女创业科技服务联盟”启动“带科技、带项目、带信息,进企业、进基地、进农户”的“三带三进”活动,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项目对接、基地扶持、产业带动等科技服务。拓宽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培育渠道。组织参加全国、省市级“两创”人才培训、考察交流、商贸洽谈等活动,提升女能手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大与各金融部门的合作。年内发放“巾帼创业创新贷款”3亿元以上,积极争取省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推广建立“巾帼创业互助基金”等,多渠道缓解妇女创业资金瓶颈难题。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加大对妇女来料加工业的服务和扶持,组织来料加工洽谈对接、“民间巧手”评选、义博会展销、电子商务推广等,打造湖州来料加工升级版。计划全年要培育100名市级以上“巾帼创业带头人”。

    (三)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共识,进一步引导妇女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增收。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做好引领文章。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要确实树立“发展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扶持农业,就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就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思想理念,加强工作领导、加大服务扶持,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的农村妇女了解政策、知道做法、得到实惠,吃上“定心丸”。要针对农村女种养大户组织学习培训、实地考察、现身说法,发挥女能人在当地及家庭中的影响力,带动个体经营向家庭农场的转变、农业大户向企业家的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精细化经营的转变,推动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二是在培育壮大上做好服务文章。围绕我市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中产业发展工程,积极引导农村妇女调整发展方式、进行产业升级转型。要以政策引导、项目推广、科技服务、小额信贷、示范带动等为手段,引导妇女发展农村服务业、乡村旅漩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农家乐等新型农业业态,组建开办规模化家庭农场、专业经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电商销售平台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以湖州市与浙大实施“新1381行动计划”和市校妇女组织合作为平台,继续扶持“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做强做优,发挥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幅射作用。今年,计划开展市校妇女组织学习交流活动13项、实施经济合作项目20个,新培育“妇”字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个。

    (四)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市为目标,进一步打造“五美庭院”新亮点。一是立足工作创新出成效。要按照《湖州市美丽乡村样本户创评工作意见》,进一步加强创评指导、政策扶持、考核奖励等工作。要将“五水共治”中心工作与“五美庭院”创建有机结合,在农村妇女和家庭中开展“投身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湖州”巾帼行动,召开市女村官女大学生村官“五水共治”现场会、组建巾帼宣讲队进村入户宣传,组织巾帼志愿者清理河道、植树造林、治理环境,巾帼保洁队村庄长效管理,深化“巾帼示范村”创建、“千个城乡妇女组织共建美丽乡村”等系列活动,创新主体活动形式、拓展妇女工作手臂。推进“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推动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扩面和救助工作,关爱农村贫困母亲和儿童、留守儿童和老人、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妇女同步发展。二是立足家庭创建树新风。以文明家庭创建为主线带动家庭共创美丽乡村。开展“美丽家园、人人参与”,“文明家庭文明行”和“家庭节能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星级美丽家庭”创评、表彰“美丽乡村示范样本户”等,共建文明和谐的美丽家园。承办以“建设美丽家园·争做美丽女性”为主题的第二届杭州都市圈妇联联席会议;进一步丰富各县区开展的“美丽家庭、和美家庭、魅力家庭、幸福家庭、魅力水乡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内涵,使我市“五美庭院”创建更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更贴近妇女和家庭,更好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并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美丽乡村,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全力推动双学双比活动深入发展,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实现“四个翻番”、打造“四个湖州”,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