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开店创业
  • 小吃店
  • 美容院
  • 餐饮店
  • 服装店
  • 饰品店
  • 咖啡店
  • 宠物店
  • 特色店铺
  • 水果店
  • 母婴店
  • 烧烤店
  • 茶叶店
  • 便利店
  • [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分布] 中国水稻种植面积

    时间:2019-03-01 16:04:52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分为6个稻作。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以双季稻三熟制为主,部分地方为一季稻与两季旱作或一季旱作复种。还有水稻与旱作年间轮种的水旱轮作。

    栽培上要求熟制、育秧、品种、生育期都以能避开春、秋寒与台风、暴雨为原则来调整和布局,做到趋利避害;栽培管理技术向吨粮田技术开发、杂交稻高产规范化栽培方向发展,近年来重点推行旱育稀植、抛秧、免耕抛秧等技术。

    (2)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长江以南多为双季稻三熟制或单季稻两熟制;长江以北为单季稻两熟制或两年五熟制。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盆地的冬水田一年只种一季稻。

    栽培特点:针对三熟制季节紧和自然灾害多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缓和季节矛盾及防避自然灾害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搭配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施用穗粒肥、施用微肥,水层、湿润与搁田(烤田、晒田)相结合等。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由模式栽培发展到吨粮田建设。近年来示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如旱育秧、直播、抛秧、少免耕等。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以单季稻两熟制为主。水热条件好的地区有双季稻种 植,或杂交中稻后留再生稻。冬水田和冬炕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

    栽培上须按照不同海拔高度布局品种类型。近年来推行的杂交稻良种、保温育秧、规范栽插、配方施肥、综防病虫及旱育秧、抛秧技术表现有突出优点,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本区冬水田面积大,半旱式栽培对改变冷浸田水稻迟发或僵苗不发有明显效果。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华北北部平原种植制度为一年一季稻,或一年一季稻两熟,或两年三熟(其中稻一熟或两熟)搭配种植;黄淮海平原普遍一年一季稻熟。

    栽培上针对水资源缺乏、生育后期易受低温危害的特点,采用水稻旱种、旱育秧及其他节水技术,同时充分利用夏季光温条件,加强管理,防避冷害。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一年一季稻。部分地区推行水稻与旱作物或绿肥隔年轮作。

    栽培上从防御低温冷害出发,选用耐寒早熟品种,采用保温育秧,提早播栽期,推行旱育稀植栽培和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有条件的地方用机械收获。直播栽培还有一定面积,形成以育苗插秧为主、移栽与直播并存的两大栽培体系。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一年一季稻。部分地方有隔年水旱轮作。南疆水肥和劳畜力条件好的地方的麦稻一年两熟。

    栽培特点:一是以水定稻,节约用水;二是移栽与直播并存,直播方式多种多样;三是水稻种植以主茎成穗为主,密度高;四是种稻与治理盐碱地结合,以稻治涝,以稻治碱。

    全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

    中国稻区辽阔,南至海南省,北至黑龙江省,东至台湾省,西达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低如东南沿海的潮田,高至西南云贵高原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都有栽培。但主要稻区分部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并以栽培籼稻为主,而在此以北则以粳稻为主。在此线以南,太湖流域多种粳稻,云贵高原海拔较高之处宜种粳稻。按省统计,除青海省外,其余各省均有水稻栽培。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该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8%。

    2、华中双季稻稻作区。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颚、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南和青藏高原,共319个县(市)。改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移动,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工457个县(市)。该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该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全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

    中国稻区辽阔,南至海南省,北至黑龙江省,东至台湾省,西达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低如东南沿海的潮田,高至西南云贵高原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都有栽培。但主要稻区分部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并以栽培籼稻为主,而在此以北则以粳稻为主。在此线以南,太湖流域多种粳稻,云贵高原海拔较高之处宜种粳稻。按省统计,除青海省外,其余各省均有水稻栽培。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该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8%。

    2、华中双季稻稻作区。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颚、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南和青藏高原,共319个县(市)。改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移动,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工457个县(市)。该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该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http://www.chunyu.cc/InfoContent/&id=f8f6b615-190c-4315-af3a-6cbb3c1e95c9&comp_stats=comp-FrontInfo_listMultiPage-001.html

    南方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中国水稻主要在东部季风区,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横断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中国水稻主产区应是长江流域,我就是搞水稻收获机械跨区的

    中国每一省都种水稻,很分散,算得上产区的应有还有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还有辽东半岛,内蒙的通辽等地);

    我国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在北方,即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这里主要属于单季粳稻分散区。

    我国北方水稻分散产区的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具体地说,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

    1、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

    2、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

    3、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南方是我国的水稻集中产区,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黄淮海、东北和南方稻作区是我国三大粮食主产区,,也是三大水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分别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63%和67%,其中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4%、64%和71%和85%,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我国高效现代农业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好这三个区域的粮食生产,国家粮食安全就有了基本保障。

    我国水稻的集中产区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

    东北地区的稻米产区较我国其他稻米产区,所处纬度较高,故热量不足,人口密度较小,主要靠机械化生产;但黑土肥沃,且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故品质优良。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热量充足,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粮食单产高,但是水田农业不利于机械化。

    我国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很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均有种植,除青海省基本没有水稻种植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水稻种植。从种植区域看,长江中下游是水稻的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2.9%,其次是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和华北,分别占全国的18.1%、15.1%、12.4%、0.9%和0.6%。水稻单产以东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区较高,平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7平方米。产在470千克以上;其次是西南和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单产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双季稻面积比例较高。

    1.中国水稻集中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的高温多雨地区。

    2.中国水稻集中分布在南方平原地区,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中南半岛等。

    长江三角洲平原 松江平原 江淮平原

    基本上这三个产粮基地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尤以江汉平原盛产

    (一)我国稻谷的种植分布:

    我国现在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以南方为主,水稻生产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黑龙江水稻产区集中。目前南方稻区约占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的94%,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占全国的65.7%,北方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的6%。以2005年为例,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 江苏、湖北、 浙江、福建、云南等12个省( 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分品种来看,早稻生产共有13个省,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4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5以上;中稻及一季稻生产分布在除广东、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其中四川、江苏、黑龙江、安徽、湖北、 云南、湖南、重庆等8省(市)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晚稻生产分布在南方15个省,与早稻分布相近。

    我国的稻谷在生产上大体土可划分为南北两大稻区:按秦岭一淮河一线分界,长江流域的主要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及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市自治区,以及陕西和河南南部为中国南方稻区,以种植籼稻为主,籼粳并存;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中部和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中部和北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为中国北方稻区,基本上种植粳稻。南方稻区是中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生产地区,2000-2005年,播种面积在全国前8位的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北均为南方稻区,其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7.92% .其产量占全国的68.02%。

    (1)籼稻的种植分布

    目前籼稻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16个省(市、区),即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和河南。其中四川、重庆、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水稻种植基本上全部是籼稻,按面积计,湖北水稻87%以上、安徽70%以上、贵州92%以上、河南75%以上均为籼稻,浙江约65%、云南32%、江苏17%的水稻为籼稻。按照2000-2005 年各省区籼米产量进行统计,湖南、四川、江西和湖北四个省份生产出全国50%以上的籼米。

    (2)粳稻的种植分布

    粳稻主要分布于东北粳稻生产区、华北粳稻生产区、西北粳稻生产区、长江中下游粳稻生产区和西南云贵高纬度粳稻生产区。包含东北三省、内蒙、华北、西北(除青海外)及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和云南等省市。按照2000-2005年各省区籼米产量进行统计,江苏和黑龙江两个省份生产出全国48.8%的粳米。

    (二)我国稻谷的产量

    我国常年稻谷种植面积为2680-3000万hm2。稻谷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首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比例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43.05%下降到2005年的37.31%。

    1980年后,中国水稻总产呈现阶段性的变化特征。1980-1984年为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水稻产量由1980年的年均增长达到959万吨;

    1985-1994 年为缓慢发展阶段,年均增长只有82万吨;

    1995-1997年为第二个快速发展阶段,水稻产量由1995年的18523万吨增至1997年的20073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达775万吨;此后6年水稻生产出现大幅度滑坡,2003年下降到16066万吨,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产量;2004年和2005年水稻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达到18058万吨。

    水稻播种面积是决定总产变化的重要因素。1980年以后,中国水稻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2003年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26508千hm2,之后又逐步回升,2005年达到28847千hm2。

    播种面积减少趋势与水稻总产增长趋势相背,说明水稻单产是总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980-1984年水稻生产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的快速提高,其间水稻单产年增长6.85%;1984年后,水稻单产增加速度放缓,1985-1998年,平均每年提高1.92%;中国水稻产量、面积和单产变化

    1998年后,中国水稻单产保持在6200kg/ hm2左右,没有显著提高。

    水稻生产的波动使中国稻米国内生产供给相应波动,按照出米率70%计,1997年国内稻米生产总量达到最高值14051万吨,

    2003年跌至11246万吨,2004年和2005年恢复至12000万吨以上。

    我国东南部气温高,水稻生长季长;雨量充沛,宜于水稻生长,稻田分布集中。秦岭淮河以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稻田。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等都是我国的水稻产区。

    云贵的填地平原,浙、闽和海南等省的滨海平原,以及台湾省醅平原也都是我国稻作集中区域。

    黄淮海平原的南部水稻种植面积较大,河北省的渤海湾地区是水稻集中栽培区。

    东北的辽河下游、淞花江流域是我国高纬度地带水稻集中栽培区。

    西北地区稻田面积小,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栽培水稻。山西的汾河各地、陕西的渭水平原、内蒙的后套平原、宁夏的银川平原、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新疆的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等都是靠河水、高山雪水和泉水灌溉种稻。

    东亚,南亚,东南亚,美国密西西比河延岸,南委内瑞拉(不知道怎么这四个字写)。

    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860~3000万公顷,其中粳稻为730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25.5%。截止2007年1月,我国有24个省区种植粳稻,但种植面积分布极不平衡。以2005年为例,种植面积最大的江苏省已达到189.6万公顷,最小的湖南省只有1066公顷。超过10万公顷的省区有10个,但超过20万公顷的省区仅有7个,包括东北三省、江苏、浙江、云南和安徽。7省区植面积总和为630万公顷,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86.3%:产量为4489.6万t,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86.5%。在这7个粳稻主产省区中,东北三省和江苏的种植面积分别为314万公顷和189.6万公顷,分别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43.0%和25.9%。产量分别为2118.9万t和1567.5万t,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40.1%和30.2%。东北三省和江苏的粳稻种植面积合计为503.6万公顷,约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69%;产量为3686.4万t,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71.1%。由于近年国内粳米市场东北大米的价格持续走高,稻农种稻积极性空前高涨,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据初步统计,2006年东北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335万公顷。作为我国重要粳稻主产区,东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粳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6%、产量达到50%以上。2011年,我国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7408万亩和3427万吨,较去年分别增加11.47%和15.67%。

    在种植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物是粮食作物,而我国水

    稻、

    小麦、

    玉米三大粮食作物面积约占全国粮食总面积的

    75

    %,

    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86

    %。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的三

    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生产现状展开分析,在此

    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种植业生产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种植业生产的现状

    (一)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在不断增长

    和提高

    1

    、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

    “十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波动。“九五”时

    期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1998

    年达到历史最高点

    51000

    万吨。

    我国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南方及东北地区,宁夏,陕西也有分布。袁平隆的超级稻南方种植较多。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