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指南 致富视频 网上开店 养殖视频 范文大全 创业项目开店经验创业杂谈如何创业技术资料创业防骗项目分析微信营销农村创业投资理财
  • 创业起步
  • 创业知识
  • 赚钱经验
  • 养驯鹿的民族 驯鹿多少钱一只

    时间:2018-12-27 01:03:57 来源:东东创业网 本文已影响 东东创业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在历史漫长的岁月里,驯鹿在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古鄂温克人从野生动物“索格召”捕抓之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驯养成为今日的驯鹿。鄂温克语驯鹿称为“奥伦”,驯鹿雄雌均有角。驯鹿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身似驴而非驴,因而俗称“四不像”。驯鹿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驯鹿成为鄂温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经济动物,被誉为“林海之舟”的美称,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驯鹿的特征是:其性情温和,易饲养放牧,觅食苔藓等野生植物,适应于大兴安岭(额格登)高寒地带繁衍生息。驯鹿的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

    狩猎为生的鄂温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和保护驯鹿,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征。因此,驯鹿具有民族特色,很有代表性,鄂温克人将驯鹿确定为鄂温克族的吉祥物。

    据媒体报道,每年冬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萨米部族都会驱赶数千头驯鹿进行集体迁徙,从挪威进入芬兰,耗时长达两个月。萨米人都会驱赶大群驯鹿穿过雪原,完成一年一度的迁徙。大约3500头驯鹿和上百名萨米人,在零下15度的严寒中,从位于挪威的萨米首都卡拉绍克(Karasjok)出发,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雪原,越过芬兰边境,历时两月,行程数百英里,场面蔚为壮观。

    萨米族人生活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一向有驯养驯鹿的传统,而今这一传统也在慢慢消亡。如今在北欧只有大约2800名萨米族人专职以放牧驯鹿为生,过着半游牧的生活。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

    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4.“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族

    5.“曲棍球骄子”--达斡尔族

    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尊师重教的民族--朝鲜族

    8.“白山黑水”--满族

    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

    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

    11.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

    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

    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

    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

    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

    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

    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

    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19.“古老的茶农”--德昂族

    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

    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

    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

    .崇水爱水的民族--傣族

    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

    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

    .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

    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

    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

    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

    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

    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

    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

    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

    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

    37.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

    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

    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

    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

    41.多元一体的回族

    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

    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

    44. 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京族

    45.惜土如金的民族--毛南族

    4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47.亦工亦农的民族--仫佬族

    48.“南岭无山不有瑶”--瑶族

    49.擅长建筑的民族--侗族

    50.花衣银装不离笙的民族--苗族

    51.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

    52. 瀑布群中的民族--布依族

    53.以“竹”自称的民族--仡佬族

    54.巴人的后裔--土家族

    55.古老而年轻的牧羊人--羌族

    56.“山地同胞”--高山族

    驯鹿好象不是保护动物,你问的是麋鹿吧,2种比较相似!

    除了麋鹿是货真价实的四不象之外,我国民间还把另外几种动物也叫“四不象”。这些姑且称之为“假四不象”。这包括大兴安岭鄂温克人畜养的驯鹿;大兴安岭南部的驼鹿,又名麋;湖南南部产的黑鹿或水鹿;安徽黄山一带产的苏门羚,又名鬣羚。也许还有其他。没有学过动物分类学的人,往往把形态较怪的动物都叫四不象,这是误会。

    驯鹿: 在这么多“假四不象”当中,以驯鹿最容易引人误会,因为不仅在大兴安岭产地群众叫它四不象,而且许多种古书,例如《清文汇书》、《黑龙江外记》、《异域录》、《曹廷裘日记》等,都将它传得很广很久,使得人们相信这就是真的四不象。记得1950年春北京动物园重新开园之际,报纸上和动物说明牌上都有“四不象”一名,人们兴冲冲跑去一看,原来就是驯鹿。

    驯鹿和麋鹿在外形上的区别较大,即使外行人也不难一眼看清。麋鹿是尾巴最长的鹿,驯鹿的尾却极短。麋鹿的角好似没有眉杈,各杈皆向后发展,驯鹿却有非常复杂的向前生长的角杈,而且它是唯一雌雄皆长角的鹿种。在体形毛色上也有不少差别。二者唯一相同之处,就是蹄子扁平宽大,间距较宽,悬蹄发达。这是因为麋鹿原来生活在沼泽和湿地,而驯鹿则长期活动在冰天雪地,二者都需要这种类型的蹄子。

    中国没有真正野生的驯鹿。鄂温克族人所豢养的驯鹿,估计现有1000多头,不知当初是从哪儿得来的。它们与西伯利亚及北欧各少数民族养的驯鹿,习性上基本相同,都是属于半饲养、半野生的状态。日间大都任其跑到山野间自由觅食闲逛,晚上跑回村里过夜。有需要时,就把它套上拖雪橇,驮东西,挤鹿奶,甚至宰杀剥皮、割肉、炼油。寒带少数民族需要驯鹿,正好比青藏高原上的人需要牦牛一样。

    看看是什么鹿!

    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德昂族、侗族、东乡族、独龙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高山族、仡佬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

    还有拉祜族、黎族、傈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裕固族、藏族、壮族。

    少数民族指的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我们指的是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族,回族,西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和满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确定了56个民族。

    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于汉族人口相对较少,因此通常被称为“少数民族”。

    扩展资料: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居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居住汉族。

    这种分配模式是在各个民族互动和流动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虽然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少,但分布广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大多数县级单位有两个以上的民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区。

    中国最民族的部分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据《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载,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56个民族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黎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壮主义一族傣族土家族汉族萨克哈萨克族

    中国56个民族: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

    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

    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

    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

    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

    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

    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汉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清代文献中提到的"使鹿部"是个泛称,包括今天我国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属于俄国的雅库特人也在其列,他们是在外兴安岭以放牧驯鹿的部落民。

    今天一般把“使鹿部”认为是鄂温克,这是狭义的。鄂温克有“使马部”和“使鹿部”的划分。

    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雅库特”,是对额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人的称呼。雅库特人就是是历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也是我国迄今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

    没有。!

    56​个​民​族​的​名​称​大​全

    1、汉族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2、蒙古族 马背上的民族

    3、鄂温克族 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

    4、鄂伦春族 山岭上的人们

    5、达斡尔族 曲棍球骄子

    6、赫哲族 “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

    7、朝鲜族 尊师重教的民族

    8、满族 “白山黑水”

    9、纳西族 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

    10、藏族 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

    11、僳僳族 擅使弩弓的民族

    12、彝族 崇尚黑色的民族

    13、普米族 怀恋故土的民族

    14、白族 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

    15、独龙族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

    16、怒族 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

    17、阿昌族 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

    18、景颇族 雄狮般勇猛的民族

    19、德昂族 “古老的茶农”

    20、佤族 阿佤山的古老居民

    21、拉祜族 来自北方的民族

    22、布朗族 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

    23、基诺族 崇敬舅舅的民族

    24、傣族 崇水爱水的民族

    25、哈尼族 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

    26、门巴族 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

    27、珞巴族 人口最少的民族

    28、塔吉克族 高原雄鹰

    29、柯尔克孜族 “高山居民”

    30、哈萨克族 崇敬天鹅的民族

    31、乌孜别克族 祖居中亚的民族

    32、塔塔尔族 温文尔雅的民族

    33、俄罗斯族 持白种人特征的民族

    34、锡伯族 鲜卑人的后裔

    35、维吾尔族 戈壁绿洲上的民族

    36、裕固族 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

    37、土族 吐谷浑人的后裔

    38、撒拉族 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

    39、保安族 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

    40、东乡族 “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

    41、回族 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

    42、畲族 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

    43、黎族 五指山的英雄儿女

    44、京族 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

    45、毛南族 惜土如金的民族

    46、壮族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47、仫佬族 亦工亦农的民族

    48、瑶族 “南岭无山不有瑶”的民族

    49、侗族 擅长建筑的民族

    50、苗族 花衣银装不离笙的民族

    51、水族 苗族侗族的好邻居

    52、布依族 瀑布群中的民族

    53、仡佬族 以“竹”自称的民族

    54、土家族 巴人的后裔

    55、羌族 古老而年轻的牧羊人

    56、高山族 “山地同胞

    【中文名称】:驯鹿

    【拉丁学名】:Rangifer tarandus

    【俗名】:角鹿

    【英文名】:Reindee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未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濒危等级】: 稀有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森林、沼泽地带

    【保护措施】:迁地保护

    【国内分布】:黑龙江

    【保护价值】:驯鹿为珍贵动物,茸、肉、皮、乳均可利用。中国黑龙江省的鄂温克族用它作交通运输工具。

    ]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体长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都具角;角干向前弯曲,各枝有分杈,雄鹿3月脱角,雌鹿稍晚,约在4月中、下旬;驯鹿头长而直,耳较短似马耳,额凹;颈长,肩稍隆起,背腰平直;尾短;主蹄大而阔,中央裂线很深,悬蹄大,行走时能触及地面,因此适于在雪地和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体背毛色夏季为灰棕、栗棕色,腹面和尾下部、四肢内侧白色,冬毛稍淡、灰褐或灰棕,5月开始脱毛,9月长冬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西伯利亚南部。中国亚种分布在大兴安岭西北坡,目前仅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尚有少量饲养。

    [编辑本段]分布情况  驯鹿是环北极分布动物,广泛分布在欧亚和北美大陆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此外人工引进南乔治亚岛上,也生存得很好。据考证,我国的驯鹿与贝加尔湖东北部尼布楚河上游温多苔原高地的驯鹿有渊源关系(马逸清,1992)。目前,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

    [编辑本段]生境与习性  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鄂温克猎民照顾驯鹿很粗放,过着“逐石蕊而居”的游牧生活,不定期的迁居,主要活动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激流河、阿穆尔河、呼玛河、阿巴河一带。定期饲以食盐,夏季建栏熏蚊,在驯鹿产仔期间,帮助母鹿照顾幼仔,驱赶狼、熊等天敌。其余时间,驯鹿皆自由在林中采食活动,不予看管。每年9月中至10月为交配季节,争雌斗争激烈,性周期13-22天。受胎率较高,妊娠期225-240天,4-5月份产仔。每产1仔,偶有2仔者。哺乳期 165-180天。雌鹿1.5岁性成熟,个别发育好的个体当年即能参加繁殖,一直到14岁,繁殖能力很强,雄鹿性成熟较晚。驯鹿寿命可达20年。种群现状我国驯鹿都是半家养的种群。由于长期近亲繁殖,遗传衰退严重,加之疾病、天敌为害,生死数量大致相抵。

    [编辑本段]种群数量  在近50年来一直徘徊在1000只左右, 1939年853只,1945年400只,1957年629只,1967年795只,1976年955只,1985年904只(马逸清,1992)。驯鹿是鹿科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种,据调查全世界的野生驯鹿有390万只(William, 1986)。前苏联是拥有驯鹿最多的国家。据1985年统计,俄罗斯野生驯鹿有98万头,半家养驯鹿有223万只,每年利用约15-20%。因而,如果我国就近引进部分驯鹿种源,来发展大兴安岭林区经济综合利用是完全可能的。

    [编辑本段]致危因素  遗传衰退及疾病。饲养情况 我国现有的种群都属于半家养。现有保护措施依据牧业承包责任制办法,分群负责,承包给有管理经验的鄂温克猎民,按劳力按户分配只数和游牧地区。此外,额尔左纳左旗畜牧局定期选派有经验的兽医师上山为驯鹿检查治病。驯鹿是居住在北极圈附近的北方民族的肉食来源,同时也利用其毛皮、鹿乳或用为运输工具。例如北美的印第安人、科拉半岛上的萨哈来人和亚洲北部的鄂温克族,都很相似,他们对驯鹿的管理和保护都很重视。国际驯鹿会议每3年召开一次,交流各国驯鹿研究、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经验。

    [编辑本段]保护措施建议  可考虑由俄罗斯引进的新的健康种鹿,采取种群遗传复壮措施,提高存活能力;同时,应扩大游牧区或引进新鹿群,结合林区发展规划在大兴安岭东坡开辟新的饲育基地。应建立驯鹿疾病防治站,全年进行结核病、寄生虫等的防治工作。此外,当考虑建立种群谱系,开展驯鹿种群遗传学研究,发展这一森林型鹿类资源,为我国亚寒带针叶林的综合发展提供多样性模式。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驯鹿的中文名字有点名不副实,因为驯鹿实际上并不是人工驯养出来的。英文 Caribou是指分布于北美的野生驯鹿,而把分布在北欧,经过拉普人管理和驯养的驯鹿叫做Reindeer。驯鹿的个头比较大,雌鹿的体重可达 150多公斤,雄性稍小,为90公斤左右。雄雌都生有一对树枝状的犄角,幅宽可达1.8米,且每年更换一次,旧的刚刚脱落,新的就开始生长。

    就历史而言,鹿类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大约在 200多万年以前,地质上称之为更新世后期,分布在欧亚大陆上的驯鹿曾是人类主要的食物之一。那时的人类主要依靠捕食驯鹿吸取营养,维持了大约有几千年。所以,我们的祖先总是把鹿视为圣洁,赋予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西方也是如此,他们让鹿给圣诞老人拉车,给孩子们送礼物。

    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移。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自己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而且总是由雌鹿打头,雄鹿紧随其后,秩序井然,长驱直入,边走边吃,日夜兼程,沿途脱掉厚厚的冬装,而生出新的薄薄的夏衣,脱下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路标。就这样年复一年,不知道已经走了多少个世纪。它们总是匀速前进,只有遇到狼群的惊扰或猎人的追赶,才会来一阵猛跑,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扬起满天的尘土,打破草原的宁静,在本来沉寂无声的北极大地上展开一场生命的角逐。

    幼小的驯鹿生长速度之快是任何动物也无法比拟的,母鹿在冬季受孕,在春季的迁移途中产仔。幼仔产下两三天即可跟着母鹿一起赶路,一个星期之后,它们就能像父母一样跑得飞快,时速可达每小时48公里。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真正意义上的驯鹿为北欧拉普兰人和中国北方鄂温克人驯养的驯鹿,但在中国已经不会有真正的驯鹿了,在北方广阔的森林中,再也不会响起鄂温克人召唤驯鹿时敲响桦皮桶的声音了。

    极地的一种鹿

    • 创业指南
    • 网上开店
    • 养殖视频
    • 理财
    • 政策
    • 技术
    • 致富视频

    推荐访问